《回到北宋当明君》第五百一十八章 自己造自己的反,何其困难

    李纲非常理解官家的想法,甚至在内心的深处,支持官家的决定。

    但是在眼下的环境里,官家的那个想法,真的不合适。

    眼下是什么样的环境

    民智未开,大宋的百姓,刚刚从乡绅土豪手里拿了土地,刚刚有了口吃的,对国政的理解,就是官家足够的圣明。

    在民间没有任何的基础。

    群敌环绕,金人依旧是心腹大患,现在是倒逼着金国,进入了全面防御的状态,但是岳飞带领的军卒,被金人逼退也是不争的事实。

    更惶恐还有铁勒诸部、西夏、残辽、吐蕃诸部、大理、李朝等等都在等着大宋弱小的时候,咬一口大宋。

    国际环境,没有任何的基础。

    官家的眼光,无疑是长远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多少次已经证明了,官家的一些决定是真的非常合适大宋。

    官家的军功爵均田征兵,彻底补齐了大宋的下限。

    而官家不断的削减内帑的想法,是在拔高大宋的上限。

    官家的想法,李纲之所以有一丝的认同。

    完全是因为登基之前的太上皇,各种政令,祸国殃民。登基之后,赵构的各种做法,也让官家寒了心。

    李纲认为,官家内心的想法,是通过不断放权,来限制皇权。

    省的再出一些颅内缺髓的皇帝,带着大宋,或者说中原王朝摔跟头。

    但是眼下的局势真的不合适。

    等到哪天,文德殿上那副天下堪舆图上的领土,全部归大宋所有的时候,才该考虑这个问题。

    他也没想过,官家内心真的打的主意是造自己的反。

    而李纲有充分的理由,阻止官家的这项昏政。

    官家的目的无疑是好的,但真的贯彻下去的结果,就是另外一个王莽。

    不合时宜。

    所以李纲找到陈冲,这个陈家的孩子,是即将建立大宋钱庄的负责人,他需要说服陈冲,务必保证大宋的皇帝的财权。

    在大宋崛起的路上,全国上下,务必保证都是一个声音。

    李纲敲响了陈冲的门,他当然知道有皇城司的察子,在朝堂重臣的身边。

    当初李师师作妖的时候,李纲还曾命令过跟着他的亲从官,去执行自己的命令。

    但是他不在乎,反正官家都知道了自己的想法,没必要掩饰。

    李纲驻足门前,忽然想到一件事,脸上挂上了笑容。

    其实官家对自己的评价也是极为准确,一个极度的理想主义者。想要成为道德圣人,和官家不是一样的理想主义

    陈家府邸的房门缓缓打开,李纲走进了陈冲的家中。

    而赵桓处理完了早上讨论的政务,赵英伺候在赵桓身边,腿,还是有点打摆子,手还在抖。

    “赵都知啊,你可是大宋皇宫里的老祖宗,就这点胆子吗”赵桓打趣的问道。

    赵英在害怕,他今天在常朝上那个举起来又放下的手,是赵英在表示自己的主张。

    而作为赵桓手下的头号大太监,不知道官家会怎么责罚自己。

    “臣,臣,臣还是不同意…”赵桓腿肚子也不打摆子了,直接跪在地上,说道:“官家,不能啊,本来内帑就没有多少收益了,勉力维持。”

    “这要是票号钱庄也交出去,而所获盈利也归了国帑,这内宫的各项用度,都入不敷出了。”

    “官家,内帑虽然还有三千万贯,但是坐吃山空,立地吃陷。”

    赵桓看着赵英的样子,笑着说道:“你先起来,朕又没说怎么你。”

    “你是大宋皇宫的老祖宗,是大宋内廷的入内内侍省都知,你也有参与朝政的权力啊,本来就是臣,别一副朕是暴君的模样,朕没有不让你说话。朕还没那么小气。”

    “起来吧。”

    赵英依旧趴在地上,回道:“官家,老臣一直跟着官家左右,官家在太子时候吃的那些苦,老臣都看在眼里,那不是人过的日子!日日担惊受怕,吃口羊肉都得吐了,还闹了三次。”

    “这好不容易才阔了起来,官家也没过什么好日子,也没什么嗜好,就一个口腹之欲还都是臣在张罗,未曾有过铺张和浪费。”

    “官家,臣这是第一次反对官家的政令。臣觉得官家对自己太差了些。”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你先起来。朕都说了,你是臣,不是奴,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虽然你从未反对过朕,行使这项权力。”

    “你这,还在地上跪着,是不是要朕亲自扶你才行啊”

    赵英略带委屈的说道:“哪里敢啊,这不是吓得腿软了,起不来吗”

    赵桓都被赵英的模样气笑了,他让宫人给赵英搬了个凳子,让他扶着坐了起来。

    赵桓看着赵英哆哆嗦嗦爬起来的样子,笑着连连摇头,一个个都是奥斯卡影帝,小金人的有力争夺者,大宋的朝臣太会演了。

    不过赵英从自己睁开眼的第一时间,就从来没有反对过自己,自己难道是真的错了吗

    但是他能怎么办

    一个昏聩的皇帝,真的会让一个王朝走向衰弱。

    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在潼关前的一顿瞎指挥,把直接把盛唐,变成了晚唐。

    历史上的宋徽宗、宋钦宗、赵构,三个人一顿瞎操作,把整个大宋的半壁江山,拱手让人。

    历史上的明英宗朱祁镇和明景帝朱祁钰,两个兄弟的一顿瞎操作,把大明的东胜卫丢了,导致河套地区被占,大明再没有了进宫草原诸部的能力。

    这都是皇帝的代表。

    一个昏君对于朝政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即使是赵桓的头号马仔李纲,都只是以为赵桓在不断的放权,来限制皇权。

    可是李纲不知道,赵桓把历史罪责都归罪于了皇帝的本身。

    赵桓看着赵英的样子,笑的很开心,这个赵英虽然办事能力不行,但是是个活宝。

    他已经看明白了,赵英腿抖的模样,其实只是在逗自己开心罢了。

    今天诸事皆顺。

    只有李纲又杠了自己的朝政,而赵英也破天荒的反对了一次。这都让赵桓的脸色有些沉重。

    所以赵英,才会一副胆小如鼠的模样。

    可是赵桓在河东路巡查的时候,可是亲眼看到过,赵英草上飘的迅捷速度,还有极为阴柔的功夫,以及与野猪相搏斗周旋的武力值。

    这个下盘稳了几十年的老臣,绝对不可能腿抖。

    赵桓笑着说道:“行了,别装了。去准备下午饭吧。朕自己想想。”

    “诶。”赵英答应了一声,依旧一步三抖的走出了文德殿。

    他走出文德殿之后,扶着柱子喘着粗气。只有赵英他自己知道,他刚才有多害怕,他没装。

    官家的权势越来越大,赵英一个内廷的太监,真的被官家砍了,也没人给他求情。

    “官家不会砍了我吧。不会的,不会的,官家是个仁善的人。”赵英一边扶着柱子自我安慰的说道,一边往御膳局走去。

    赵桓依旧靠在椅背上,他还在思考今天内帑削减的事。

    在他看来,皇帝本身是有原罪的,所以他在做的事,就是自己造自己的反。

    他不知道局势未稳,做这些事,不是时候

    他知道。

    但限制皇帝的权力,这不是建立一个商部、新计省,成立工赈院、军器院、大宋军官学校这些简单的事。

    限制皇帝的权力,削减内帑只能现在做。

    否则,随着对金国作战的不断的胜利!随着国土的收复越来越多!随着大宋的基业越来越广!

    自己的权势会越来越盛。

    这是一个王朝在复兴之路上,必然会出现的皇权膨胀。

    若是等到金国没了,再限制皇帝的权力,那就晚了。

    那时候的皇权,根本没任何办法限制,他的名字将会和大宋的国名融合在一起,再没有限制的可能。

    所以,赵桓才会一意孤行的削减内帑。

    但是显然,他失败了。

    “造自己的反咋这么难呢我开始还以为,只需要自己同意就行了。结果这么多人反对。”

    赵桓没想到这一个削减自己福利的政令,会有如此大的阻力。

    赵桓忽然想到了当初在燕京的时候,工部上书,求官家给朱贵妃起个宫室的事。

    天下的臣工、百姓都认为赵桓对自己不太好。

    赵桓挠头的看着面前,这就陷入了一个跳不出来的循环。

    现在的局面,不适合自己造自己的反。

    未来的自己,皇权太盛,造自己的反的阻力和难度,会呈指数倍的增长。

    这咋整

    赵桓陷入了沉思,难道想方设法培养自己的继承人

    赵桓犹豫了很久,只能将这件事暂缓。

    不管怎么说,眼下的主要矛盾,是金国。

    自己瞎折腾,金国就有喘息的机会。

    国仇家恨,在赵桓的内心是第一序列。

    大宋皇陵的一千多具遗骸,依旧在暴尸荒野。

    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只是平定了金国,收复了辽东之后,自己还有机会造自己的反吗

    赵桓心里有了疑问。

    陈冲第一次接待李纲,听到李纲拜访的时候,他真的是欣喜若狂。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