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一部 煮海 第二十七章 明招山

    到了五月二十二日,诸人相约,一齐去婺州的明招山拜会吕东莱,此次张从正已确认了东莱先生的重病消息,虽有江南名家皇甫坦守在身边,但老皇甫也早已束手无策了。

    吕祖泰也不遮掩,此次相约诸人南下,便是存了带吕张去医治东莱大兄的计划。

    “皇甫道长实在已无计可施了。若是吕兄不从,你这泰然小弟当时都存了掠人的念头呢。好在眼下倒是不必了”。陈亮倒算镇定,淡淡打笑了吕祖泰一回。

    张从正这几日着实忙碌了,不但要细审医案,更是在楚州大肆搜罗各类药品。还时不时的约上吕祖安、欧阳攀谈药理,希望能救治吕东莱。

    加上吕轻侯也已藏身此处,外面官差、衙役四处搜捕,虽然无碍,毕竟不便。

    因此诸人便雇船急急离开北神,从淮河水流而下,沿海岸南,到明州后继续沿钱塘江一路西南逆行,晚间到了婺州,早有丽泽书院来人接了休整一夜。

    此时丽泽书院改由吕祖俭主事,但他近日因为大兄病情加重,所以昨日就携了弟子葛洪、乔行简、辅广、李大有几人去明招山探视。

    书院临时托付给弟子楼昉,带着他的幼年学子郑清之照看。兼之弟子叶邽听闻家师病情又重,也是带着自家学子朱质和徐侨下午赶到书院,本来准备明日一起过去明招山的。

    其他在学院就学的弟子如李诚之、戚如琥,戚如圭、巩丰、叶秀发、王介、时沄、王深源携子王洽、王瀚等一干人等也本是计划明日过去。如今大家都聚到一起,自然先要张罗吃食、船只,等天一放亮就结伴过去。只留下汪大度、石范看管书院,并接洽乡中其他亲友。

    次日一早,却是吕祖俭带着李大有和儿子吕乔年闻讯前来迎接吕祖安等人。连带学院诸生又找了几条船,次日众人转向东南行了大半日。六月九日下午,终于明招山在望了。

    到了明招山下,吕祖安看山势起伏绵延在后,明堂流水在前,左右山拱苍翠,不禁叹道:“果然上好明堂啊。”

    欧阳白吕祖安一眼,心说还有新鲜词没有上次去阿掖山就说阿掖山是个好明堂,如今来到明招山,再夸明招山是个好明堂。这世上可还有不好的名堂吗

    船靠岸后,众人收拾上岸,便往山上徐行。快到明招山寺时,早有弟子葛洪、乔行简、辅广、时少章等人下来迎接寒暄。也不多停留,便入了明招学堂,寻着左边厢房进去。

    室内又有几人,却是前来探望的书商潘景宪,近期给吕祖谦治疗的皇甫坦、和药罐子朱塾,并一直在侍候吕祖谦的贴身弟子汪大章、女儿吕华年在里面正自忙碌。

    房间暗弱闷热紧闭,一股药味、酸臭味弥漫其间。吕祖安也不及与诸人见礼,便打开随身行囊,取出几叠厚布块交给欧阳诸人带上。

    那厚布极是松垮透气,两端还连着带子,能将口鼻一起包裹了系紧。然后才进了房间,先赶紧打开窗户,又吩咐寻了纱帘挂好,以防蚊虫进来。

    再又取出一个包囊,却是一包白灰。将诸人全都驱出门外,只留下汪大

    章和方远山也带了厚布块一起将那白灰慢慢撒了墙角、床脚,房内马桶里也是狠狠撒了不少。

    这里欧阳在带上厚布块后也取出一个竹管,由吕安年帮着堵住低端,刘全倒入一些烈酒,然后塞进一段帮了一圈圈细布的塞子进去。一进一出,将那液体沿墙角喷洒,并床底也喷了不少。

    此后张从正才收拾好自家药囊,用烧酒洗了双手,嘴上也带了厚布块,坐上床畔为吕祖谦把脉探病。

    众人一片愕然。便是深谙医道的老道皇甫坦也闹不明白,他们这是干啥营生

    好在吕祖安也忙活了差不多,这才想起来与众人一一寒暄见礼。只说来时路上,已看过医案。这病人需要通风透气才好,不然病情反而日重,便是护理之人,也要受他感染,极是危险。

    “这厚布块名曰口罩,能隔离外邪感染。在下这次带了一些,诸人皆须带上才能进房间。这口罩做法简单,诸位回去不妨多做些,每日换洗干净后暴晒即可。”

    众人这才渐渐明白,各自收了口罩致谢。相约在房外树荫下落座。张从正也已看完病况,再次洗手过来一并坐下,眼有忧色:

    “明甫,东莱先生此病大致被我们之前的医案研判印证了,却是最不乐观的那个案子。吾观东莱先生之疾,却落在三处:

    其一是风寒之痹。此病源自久处风湿之地,失之保养缘故。或与东莱先生当年为其先君守墓时落下病根,若单是治他倒也简单。不过是采蝎子、或毒蛇风干后浸泡你家烧酒,或饮,或擦洗。再以热盐用柳枝水析出,烘培热敷,慢慢调理也就是了。

    其二是肥胖。此症却源于风湿之症加重后病人少动,如今很易中风瘁卒。目前没有太好治疗法子,若能每日锻炼五禽,辅以清淡饮食,也无大碍。若是轻微中风,若发现早,以小刀割开额畔血管放血,亦能好转。便是稍重些的发作,以欧阳的新药,也能抢到一条性命,不过多些遗症罢了。

    其三肺疾。此症已成痨病,端的难治。唯有通风透气、保养饮食疗养延年罢了,今世并无良药。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