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二部 干戚 第三十九章 救灾的学问

    鉴于这次黄河改道的水灾规模实在太大了,说是千年一遇那是一点不为过的。

    除了岚山早有准备,正在拼命招揽灾民外。南北两朝君臣皆束手无策,只能说尽心而已。想要把这次灾害的流民都救济到,无异痴人说梦。

    岚山的水师、东海镖局、保利商社及其他民间船只全数在运动起来。小的船只被组织起来沿黄淮河道内行,收罗灾民。大的船只分批远赴朝鲜、倭国、广东、福建、琉球、麻逸、占城、真腊托运或收购粮食等物资,不计成本的运往海津、驹山、云梯关等港口,等待发散灾区。

    而收留的流民,若是身体扛得住,检疫也过关的。也可以随船出海去麻逸、琉球这些殖民地生活。无论是吕康年在麻逸,还是戚如琥在琉球,他们最多的哭诉就是这地方太大,汉人太少,教化太难。蛮荒之地啊,为了岚山大业,二人都是实打实地扎根了十年!个中艰辛,绝不是他们嘴上那些近似玩笑的诉苦就能包含的。

    吕祖安决定,此次救灾结束后,他们俩和远在凌牙门的汪大度一定要调换回岚山,好好享受一下我大明的胜利果实。此后派出的殖民地总督们,也要五年一换,优先升迁述用!

    在经过最初的混乱后,到了洪武六年初春,两淮各地的流民救灾逐渐走上正轨。这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粮食管够,人饿不死了,自然有力气清理自家周边的环境,减少疫病的发生。没有疫病的威胁,那么所谓救灾其实就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动竞赛。吃饱饭干啥呢修河堤,建房子,疏浚河道,开荒种粮啊!等看到土地里一天天长高的麦苗,流民的心也就安定了。

    “心安之处就是家”,这可是吕左使说的话,俺们认为十分有道理!然后呢家里的地契都丢光了吧即便还在,那田地也都被水淹土埋了吧

    岚山救灾也不是一昧当善人,灾区行军法!

    吕祖安可没那些穿越者的古怪思维,什么经济战,粮食战,金融战人都要饿死了,还有心思玩花样所有这些在绝对武力面前,屁都不是!

    那些想着囤积物资,拐卖人口,乘势圈地的各路豪强、劣绅、商贾十一抽杀律下去,即便侥幸生还了也是家财破灭,人都赶到殖民地去开荒。

    想要揭竿而起吗不光是岚山立马绞杀你,南北两朝也绝不敢手软。那么问题来了,一边是免费的咸菜稀粥,还给你分田地。一边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随时会掉脑袋的营生,选哪样

    在所谓“大义”的面前,其他道理都要靠边的。吕祖安前世可是被“大义”洗到缺氧呢,如今也拿来洗刷别人,心中别提多舒泰了。

    民间百姓自然也不是傻子,大家都有个小本本记账呢。总之,除了极少数想发流民财被岚山捉住,十一抽杀的劣绅豪强外,多数流民都接受了岚山分派土地,指导编伍,互助定居。

    自然这些灾区执行的土地也和岚山一样,土地收归国有,三年后的流民就能拥有自营之权。只要你不想拿去买卖,其他干啥都行。税收依然是十二税一。哪怕欠收也要缴税,这点不容置疑。

    不过岚山会给你提供很多其他赚钱机会,然后拿钱买粮食好了。南洋来的粮食,甚至比你自己种的都便宜。要说岚山这十几年,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救济流民了。上下官吏、教众们,对此早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干练的不能在干练!

    于是南北两朝惊讶地发现,以“魔教”割据山东的这个岚山小家伙,在救灾能量上远远超过了他们这两个老大之国。南朝还好,除了老一套的招募厢军,两广、湘赣、巴蜀也还有大片土地等着开发。把灾民收拢一下,沿途府县供应衣食,迁往东南开荒安置了事。

    金国朝廷则是无计可施,它的国土虽大,却已全都被权贵圈占。理论上说,它是再无一寸多余土地可用于安置流民了。组织河工疏浚救灾,就地安置钱粮咋办

    北朝的河工物料,说是“和买”,但地方官吏只从胥国相那里学过找百姓收税的本事,哪里学过如何给百姓分钱这种玄奥学问如本次大名、钧州等处“所科刍藁未

    给价者,计钱二十一万九千余贯”,甚者“科征薪刍,不问有无,督输迫切则破产业以易之。”这分明是在雪上加霜嘛!

    “洪武五年八月,北朝推区田法,曰“穿土作井,随宜灌溉”。胥国相力主此事。皇帝诏令“相其地宜,务从民便”。令男年十五至六十岁有土田者,每丁种一亩,丁多者以五亩为限。

    “区田法”本欲增产,但施之仓卒,又不问地土肥瘠,不分旱涝,使皆区种。故虽然督责甚严,却未能取得多大成效。金国陛下的最后救灾努力宣告破产后,就此放下对岚山的成见。

    此后,无论是与岚山携手抗灾,还是规划宿、濠、寿三府租界、及至嫁帝女联姻,联合铸币等等国家定策根基,皆源于此。”《关于二次卫国战争后的两国外交关系改善契机的探讨》第3卷,第17章,第4页。作者川普.奥巴马。

    比打仗战绩,金国能甩南朝三条街。可若说比运输后勤,南朝甩开金国三十条街!至于再甩开南朝十条街的岚山太仆寺,那就直接不是金国朝廷能够理解的事了。

    洪武五年五月的昌邑大战,金国两三万精锐大军在集训不过一年的万余乡勇手里不堪一击,难道真的就是神迹吗除了军械等级差的因素,依赖东西两条贯穿岚山南北的铁路、驰道,以及强大的海运、河运,组织起长距离、大流量、高效率的运输体系,才是岚山取胜的根本所在。

    不然呢枪炮当然好,但弹药不要运输啊别说火炮,没了枪药的38步枪,做棍棒嫌轻,做长枪嫌短,大家无语吧。

    这一年单单是黄河改道的洪水还罢了,偏偏金国皇室的“爱王”还在龙兴之地的上都作乱,蒙胡也在频繁寇边,大金王朝此时已然内外交困。坐困中都的金国小皇帝完颜璟,虽然号称是徽宗附体的文艺青年,但人家的治政能力真不是徽宗那种浮夸浪子能够比拟的。

    完颜景行事决断,在“区田法”失败后,很快就放下再征“岚山不臣”的诱惑。因为水患这东西,不是今年过去,明年就没了的事情。灾后疫情,流民一年的安置营生不说,最怕是旧灾未了,新的水患再出。如此叠架起来,那是任谁也抗不住这等折腾的。

    洪武六年三月,完颜璟直接向岚山派来使臣,晓以大义。训斥岚山“不守臣道,肆意妄为,烂施邪术,终于招致天罚之祸。”要求岚山悬崖勒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云云。

    使者的规格着实不低,正使是沂王完颜阿怜,副使是老面孔董师中。还有专为商讨赈灾、修复水利诸事的督水监官员田栎。

    当然,一般外交场合历,都是正使正经危坐,副使口若悬河的套路。

    吕祖安开始时很奇怪,这是啥节奏啊想要议和为何还要派使来声讨想要开战,为何没有大军往岚山周边集结

    田栎啊这位可是水利专家,那就别走了,俺们岚山需要你。

    阿莲啊这,这歌能唱吗

    喔喔,是想文斗不不武斗了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