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二部 干戚 第四十一章 谈判能力

    到了洪武六年六月,随着大明分别和南北两朝达成淮安、凤阳两大“租界”协议,南北两朝之间也相继正式结束滁州一带的军事对峙,在徐桥出面斡旋下,三方兵马都撤出滁州,作为缓冲区。两淮灾民也在大明的强大救灾机器下逐渐安定之后,一切尘埃落定。

    从结果看,自然大明占了天大便宜,尽收山东、淮东,拓土三千里不止。金国东征失败,若非是在南朝濠、寿这里找回场子,朝廷上下还不知多少人头要落地呢。南朝再次吃亏不小,丢了大半个淮东之地。两国隆兴协议中的银绢各二十五万的岁币协议,也被改回各三十万。

    濠州、寿州自然要不回来了。所幸是各处的大军主力基本保存下来,赵伯昌、丘崇妥在兰陵,毕再遇、应纯之在扬州、真州。貌似都损失不大,似乎也还有再战之力

    因为是仓促出兵的偷袭之战,不少朝廷大臣直到开战才知道南朝出兵这回事,而且出兵军略也是一塌糊涂。就赵伯昌、崔与之、毕再遇这么**万人,居然想要一举拿下徐、宿、亳三州

    你枢密院哪来的勇气什么没有徐州军略,是赵伯昌临时调整的攻略嘿!大宋啥时候允许军人自作主张了啊刀子是用来砍人的,不是用来思考的!

    你说,楚州、泗州、濠州、寿州,哪个不是门户要地黄河一个改道带来的地理变化极大。南朝既不能借宿州到徐州一带的山势布置防务,如今又失守濠、寿两州,少了淮河防线。不说这楚、泗两州成了北朝嘴里的鱼肉,甚至整个江北都再也无险可守。

    这也是韩侂胄等人急着北下岚山,会盟、和亲、租界各种神操作能够迅速落实的根本原因。若是不能扫清尾巴,他老韩的麻烦就大了。

    现在算起来,楚、泗未失,濠、寿不为敌用,那么局面就依然可控。虽然多丢给金国银绢各五万两,折合也就三十万贯吧。可俺们在岚山找补回一百五十万贯,也没吃亏呢

    如今总算尘埃落定,大明“淮安府”成为南朝与大明的合作典范,作为“租界”纳入大明东海郡名下,而“凤阳府”则是金国与大明的合作“租界”,纳入淮南郡。两个租界基本算把南北两朝隔离开,南朝的西北防御算是彻底安定下来。

    所谓欲加

    之功嘛,韩侂胄算是上岸了,可是崔与之还要受煎熬。

    这楚、泗倒也罢了,原本就是在宋明协议之内。寿、濠两州,那是他崔某人丢了,被金国拿去换钱,既然如今局面不算太差,俺们也无话可说。可滁州怎么说南朝“淮东安抚司公事”崔与之亚历山大,来回跑了岚山多次,专为交涉此事。

    “奈何这是北朝移交给俺们的啊!”陈亮叫起撞天屈。你看,俺们连拆迁费都出过了,三十万贯呢。总不能叫俺们血本无归吧要不您先去中都走走再跟北朝交涉如何

    崔与之心说废话,若滁州还在北朝手上,俺又何必再来啰嗦呢。这不就想着宋明两家翁婿之国,才活泛了念头吗“要不,这三十万贯差遣费由我大宋垫付,就此滁州归还我南朝如何”

    “这可不行,滁州如今已纳入枢密院方略,我岚山官兵可是守土有责的!”陈亮大义凛然道。

    “扯淡!谁家官兵不是守土有责”崔与之几乎火冒三丈。不过再看陈亮似笑非笑的神情,暗叹一口气。话说俺不就是上次“小负”一场,丢了寿、濠两州嘛。至于你这么挖坑么

    一句话,崔与之此次北行,除了再次确认淮东租界的具体执行细节外,以及早就商谈好的军械、物资贸易之外。其他所得,不过一些套话而已。

    金国方面也早早移交了宿州、濠州、寿州、滁州过来,算是与大明合作开发的“租界”。不过完颜守贞明显比崔与之会耍手腕。一应费用收完了,又要求大明安置四州官吏。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