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二部 干戚 第六十一章 育种

    当年保利商社虽然捐出了两所完整的学院,但毕竟还留下些在职技术培训班、工人文化补习班、少年儿童托管所等教育分支机构。本着所有机构官僚化、臃肿化的自然趋势,这些机构就一直在缓慢而坚定地成长、升级着。这是必然的,如今岚山可是六个郡呢,又岂是原来的七县可以比拟

    洪武七年,趁着岚山商贸扩张政策的繁荣东风,保利属下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教学机构再次抓住契机,一举恢复了此前放弃的两个学院名头。“保利工学院”和“保利商学院”再次沉渣泛起,各处招生,“招摇撞骗”!当然这些话是岚山太学的不屑评语,人家保利双院从来不予承认、理会。

    现在凤阳开始改制,岚山太学要去办分校保利双院自然不甘落后,在他们分别向两维明王妃“行贿”后,比如联合永泰公主赵若曦筹办新的岚山艺术学院,答应帮风阳公主完颜惜弱定向培养北朝学子等等。他们居然获得和岚山太学在凤阳府联合办学的资格!

    岚山太学自然跟吃了苍蝇一般恶心了,然而覆水难收,谁叫你们平素高冷呢!要说那些议员、官吏的纨绔子弟们,又能有几个真正才智卓绝之辈岚山太学却唯才是举,从来不肯在入学方面通融一二!所以这些二代纨绔们,倒是大多只能拿到保利双院的结业证书

    可想而知,遇到给岚山太学添堵的时候,这些议员、官吏们的的嘴脸又会是甚么样子了!

    最终是岚山太学无奈放弃在凤阳办分校的打算,和保利双院三家大学联手,宣布在凤阳府成立一所新的大学:“凤阳大学”。保利双院更是发挥自己的初级办学优势,相继与淮南各府、县的府学、县学、乡学合作,形成一个依靠凤阳大学的附属教育体系。

    而此次在凤阳成立的“凤阳大学”,则完全照搬了“岚山太学”的教学模式!以后,大家不用再为孩子的教育蜂拥岚山了,居家附近就行。

    与大金将淮南官吏贱卖六万贯的行经对比,南朝再淮安租界的依然保留了“江、淮制置使”的衙门,算作朝

    廷的主权象征。不过更多还是负责商贸协调,宋明使者、学子派遣的操办、接送机构,如今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清水衙门。

    作为官二代的杜杲,这时也面临自己的人生选择。是听从父亲杜颖的请托安排去海门盐场发财还是接受福建提点刑狱陈彭寿的召唤,南下福建代理闽尉或者响应江、淮制置使李珏的蛊惑,去那个清水衙门做幕僚,然后继续求学岚山

    发财,当官、求学已经不再年少,蹉跎了不少青春岁月的杜杲怎么选

    贪图安逸的人自然选择发财,有野望的人会选择当官。只有很少的人不愿意放弃人生的理想,先择更加艰辛的求学道路。很明显,杜杲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人物,自然会选择后者。趁着凤阳改制的东风,杜杲如愿考入凤阳大学,成为凤阳大学的第一期学长。

    随着各路人物纷沓而来,有介绍经验的,有商谈合作的,有邀请回访的。凤阳府忙的一塌糊涂。

    到了洪武十一年夏天,时少章终于感觉招架不住,干脆上奏折要求内阁从岚山太学的待结业学子中,抽调一批过来协助处理政务,也算是结业的实习鉴定了。

    于是内阁发函征询岚山太学意见,吕祖俭那个得意啊。这次你保利两院的憨货们可没得争了吧不服气也拿两个人才出来溜溜,看看楼昉、时少章他们会不会鸟你们

    老夫聊发少年狂,吕山长一声长啸,连夜拟出名单。第二日,由吕少安、岳珂、麻九畴、杨宏中、徐范、张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