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二部 干戚 第六十四章 少年岚山说

    如此不觉到了年底,吕少安总算收了心。先去明招山拜祭吕祖谦墓,并一一拜过吕氏当地族人。洪武十二年春节就在明招山寺渡过,一扫来路上的纨绔气息,倒很谦恭有礼了。

    年后又去福州拜会过朱熹夫子,便乘舟沿闽江入海。一路北下明州,转入钱塘江,到临安登岸。

    此时二月乍寒,柳枝新芽初绿。一行几人也顾不得欣赏,朝中不少故旧都需一一拜访的。最后入宫觐见皇帝宁宗和皇后杨氏,转交三嫂赵若曦孝敬父母的书信、礼物,自然皆大欢喜。特别杨妙真竟也入了杨皇后的法眼,更加分外关照。

    转眼三月春闱开始,吕少安依着平日所学,虽然经学、辞赋并不见出类拔萃,但胜在气度张扬,文字华丽。加上策论一节的极高分,就足以让他进士及第了。

    特别是经过凤阳改制案之后,吕少安将自己在治政方面的敏锐天赋,展示的淋漓尽致。便是主考官叶适读了策论考卷,也是直呼痛快。并下断语曰:“此必吕家麟儿之作也”。

    俄而阅卷已毕,打开糊名后,果然不差,一时传为佳话。

    殿试之时,同年的一干进士及第,年龄着实参差不齐。几个少年中,果然岚山太学来的贾涉、真德秀、魏了翁、岳珂也都立在堂上。

    因为吕少安这一路走来,沿途所传的品行自然很不堪言。再加上他和岳珂的年龄摆在那儿,十七八岁,也实在有点太那个了吧!

    人家好歹都是三四十岁中个进士啥的,然后开始为官造福一方。或说你们两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也过来空占个位子,凑啥热闹嘛!这就免不了有人指指点点,拿些年龄啥的说事。

    岳珂谦谦君子,况且他此后还要在朝堂立足,自然需要收敛锋芒,就当他们在唱歌好了。可吕少安是谁啊“岚山四害”白叫的

    当下就把人家提溜流出来,要不这位邓翰林咱们一起来面对

    面称量称量

    这可不行!吕少安虽然才十七八岁,可一看身板就知道是个练家子。俺这老胳膊老腿的可扛不住。再说,东华门外唱名的好儿郎,那不都是斯文人嘛。

    吕少安一声长叹。您老早说嘛,这比斯文也不是不行啊!或说俺爹曾经藏了不少私货文章,那都一直没有发表呢。如今为人子者,剽窃一二应该不算回事吧

    大殿之上,吕少安开始了他滔滔不绝的演讲。满朝文武将相、帝王宦官,不但不以为忤,反而放下不知多少军国重事,专心听他郎朗而发。

    因为吕少安的这次演讲,内容实在太过精彩,此后更激励了无数代少年奋发上进。《宋明录》的作者就非常忠实地记录下这篇豪文,并取名《少年岚山说》。

    “欲言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