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录》第二部 干戚 第七十三章 方向

    淮南大选之后,又经过几番规划、调整,人力调剂、布置。乾贞二年初,淮南郡的区域就正式被确认下来,所辖:宿州府、滁州府、淮南府、凤阳府。计四府二十四县,人口一百八十多万。

    原来的南朝濠州虽然残破,但毕竟地理重要。况且经过数年恢复,如今再改建凤阳卫,例属岚山明王府内阁直接管理,看场子的自然是凤阳卫指挥使曲成了。

    宿州府蕲县,知府吕深年。他是吕祖泰的长子,也是吕氏寿州乡勇的青年领袖。随着寿州归附岚山,此前一直若即若离,对岚山七个不服、八个不在乎的寿州乡勇们,这次算真的无话可说了。不然呢“你行你来啊”!

    吕祖泰趁机又是一番化解、打压,总算平稳做到举族内附了。这些寿州乡勇也全给收编为地方厢军,常驻寿州。此外,手上的烧炭生意依然准他们继续经营,日子自然比之前爽快多了。

    加上吕少安又是那种极善蛊惑人心的家伙,不过一年,这些乡勇就自动重新认主了。只要吕少发话,没说的,刀山火海,俺们跟了!

    乡勇们归心吕少安,那么吕深年就显得尴尬了。他倒不是嫉妒或者不服。话说族弟少安那是真真大才,两朝探花郎呢,不服不行的。但是服归服,内阁您得给俺另外安排个位子啊。

    不然夹在乡勇和少安之间,影响大家做事嘛。故此,就特意调他来宿州就职,也就挂名坐镇看场子而已,府事自有长史孙惟信率人操劳。

    吕深年的儿子吕文德刚刚年满三岁,正当开始顽皮的时候。或说这名字还是左使特意取的,自此“之、文”同辈份了。于是索性拜在少安门下,算是昔日“四害”的开山门开大弟子了。

    二十岁就敢开山门,吕少安为此还惹来岚山别院里一片讥笑。

    滁州府府治南谯县,知府时沄。这算是开国老臣了,不小心在职出了纰漏,右相葛洪勃然大怒,借机刷他出来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此人耳根太弱,加之心怀古国,被南朝在贸易中赚了不少便宜而已。如今倒好,近水楼台,你就继续去交好南朝去吧。

    寿州府府治寿县,知府乃是北朝来岚山的青年才俊,也是吕左使记名弟子耶律辨才。此前就职禁军朱棣的参军,这次也是特意调来,更多的还是要悄悄深化淮南的防御体系。

    因为耶律辩才本来就是武官身份,他不管军事难道管民生啊事实上,寿州、凤阳卫的

    民生都是吕少安在亲自抓。

    说到耶律辩才,他的父亲耶律履被历任大金翰林待制、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参知政事,最终官至尚书右丞。六十花甲之年生了弟弟耶律楚材。

    洪武二年六月耶律履被去世,自此家道中落。幼弟耶律楚材时年才两岁,本来是要被母亲杨氏带回老家抚养的。恰巧其时正是岚山臣服金国的蜜月期,远在岚山的吕左使居然听说此事,特意邀他们一家来岚山定居,并收兄弟三人为弟子。

    要说吕左使的文华、武功、还有仙家弟子名头早已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已经不再是当年“北岚山”的书生名气可以比拟了。因此吕左使想要收集几个弟子,这可是天大的福缘啊。

    不但杨氏欣喜若狂,便是耶律氏也郑重把此事记录族谱,大肆鼓吹。其重要性,远远甚于几个子弟的高官显赫。便是本朝的小皇帝完颜璟都不好多说什么。

    耶律楚材七岁就入岚山太学读书,与大金冀州知府元格的嗣子元好问、南朝太常丞史弥远的侄子史嵩之三人具称“神童”。此外,又有左使幼子吕留年、吕轻侯幼子吕羲之、李福幼弟李全等少年并以武事并雄。因为这个左使弟子的师徒名分,耶律辩才就此算是在岚山出仕了。

    其实吕祖安并不知道耶律辨才在史上是以“爱民、忠孝”闻名。在他有限的历史知识里,也只看在耶律楚材份上才优容一二。话说耶律楚材此时也不过十来岁,纵然号称“神童”,成绩冠甲岚山太学,但也只是个小屁孩好不奈何人家后世名气太大,所以吕左使再次“洞察先机”了。

    凤阳府知府潘景良,这是明王吕延年的姐夫,按他资历便是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