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明》第17章 沈王传说

    午后,阳光透过一棵沧桑的古树折射向一座简朴却雅致的小院落,院中树影和光影之间,一个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着白色圆领大袖青绢道袍的老者正手捋着长长的胡须,站在那里发呆。

    院子里安静的只能听到鸟雀的叫声。

    半晌,那老者抬起左手,目光扫描下手中那本看上去有些破旧的《论语》,脸上刚闪现一丝愠色,那本书已经被他重重的摔在旁边的石墩子上,紧接着一句:“我大明有士如此,国家之福,社稷之幸,老夫不如也!”

    陈卿一听,惊的耳朵差点掉下来“你说啥我没听错吧,这,这是一个老师该说的话吗”这是闪现在他心里的第一句话。他努力压制自己的情绪,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年不过五十,却已满脸布满皱纹的老人。

    老者脸上透出一股凛凛的英气,目光也扫视一下他,双目微闭,脑海中想着什么,半晌蓦然一声长叹:“国有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诤子,虽无道不陷于不义。令弟陈相虽一介书生,年纪轻轻,处江湖之远,而能思庙堂之忧,敢于反击弊政,此举实在是让老夫都自愧不如。”

    仿佛有什么东西触动到了他,他目光深邃,怅然道:“老夫成化十三年中举,当时正值阉宦汪直当道,宪宗皇帝设西厂,密布罗网,将天下搞得乌烟瘴气。老夫一介文人也曾是血气方刚,却始终没有勇气站出来,为朝廷分忧,为君父做个诤臣。”他说着有点激动道,“今有学生如此,夫复何求!”

    陈卿这下彻底的愣住了,额头的汗珠不住滚落,震惊之余,好久才平复心情,一字字道:“可,可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许久,老师慢慢抬起头,凝视他半晌,捋着胡须点点头道:“是啊,你说的也对,他们还只是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我大明养士千万,从上到下多少官员,此事的确还轮不着他们出头。”

    “这样吧,你且回去,若你信得过,此事交给老夫,我自有办法!”

    陈卿这才长长的舒了口气,一阵欲言又止后深深一个长揖,悻悻的退出了院门。心里却不由得捏一把汗,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殊不知有其师也必有其徒,他想此番自己多少能理解点弟弟了,摊上这样的老师,何愁不被……

    回到明伦堂附近,陈奉追问到底怎么回事,陈卿怕他管不住自己的嘴回家一通乱说,再把父母给吓着,编了一通假话把他忽悠了过去。

    “那,老弟也不理咱们,我们现在去哪”走出校门,陈奉问道。

    “时候不早了,我们且在附近找个客栈先住下,明日一早,你回潞城,我去沈王府报到,实在是耽误不得了!”

    ……

    夜幕渐浓。

    潞州

    城南的一家百年老客栈内,前来入宿的客人络绎不绝。

    一间不大的客房内,陈卿居然一觉睡到了天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虽只是一面之缘,他对于陈相的授业恩师王致中老先生的那一句话却很放心,索性不再操心这事。至于行贿参加科考的事也可暂时放下,先解决了这件大事再说。

    出门以来,他的心里第一次感到一种难得的轻松,久违的倦意也随之而来,没想到一倒下就睡了这么久。

    他醒来时,陈奉好像刚从外面回来,正借着窗前还透着的微亮光线在仔细看着什么,脸上不时露出痴痴的傻笑。

    “陈奉,你手上拿着什么东西”他一起身劈头便问道。

    陈奉也不隐瞒,把手里的东西拿过去给他看。陈卿这才发现竟然是两只小巧精致的发簪,发簪上的花纹为蝴蝶纹,蝶翅用翠玉镶嵌而成,蝶身也有玉石镶嵌,显得非常华丽。

    陈卿霍地坐直了身子,厉声道:“你刚才去哪儿了,这么贵重的东西哪来的”

    陈奉刚还一脸轻松的样子,听他这语气眼神顿时闪烁起来,支支吾吾道:“我,我刚才集市上买的……”

    “你买的这么贵重的东西得花多少钱”

    “没,也没多少,我买了两个,也就,也就八钱多的银子……”

    “什么”陈卿揉揉还在迷糊的眼睛,把簪子攥在手里又仔细瞧了一阵,这簪子果然是以银片做出底胎,然后镏金,再施以点翠工艺,整个簪子一看就价值不菲。

    “你,你哪来这么多钱”

    “我,老弟给我的,怎么了,……”

    “午饭时陈相手上那一两纹银给你了”陈卿这才恍然。

    “怎,怎么了嘛,老弟身上有钱,他的廪银那么多也没机会花,给我一个怎么了嘛。”陈奉眉头一皱,开始抱怨道,“咱出来一趟不容易,你说,我给兰儿买个发簪怎么了,兰儿她,她……”他脸红道,“她把,她整个人都给我了,我陈奉没啥好的定情物给她,我买个发簪还不行吗”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