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酒在中国古代并不怎么受欢迎。
尽管蒸馏酒早在元代诞生,但在之后的六百多年里,它都只是西南区域的支流文明,从未登上过大雅之堂。
达官贵人们并不喜欢喝蒸馏酒,更不会用蒸馏酒上正式酒席来款待宾客,从客观上讲,蒸馏酒并不适合佐餐。
黄酒和白酒就滋味而言,前者温文雄浑,后者辛辣无比,按现代人的饮食习俗来说,无疑前者健康,更符合中华儒家文明的不偏不倚,西方也有烈性酒,可是好像也没有谁把烈性酒当作佐餐酒来喝。
尤其是在古代,蒸馏酒原料采用的是口感差不宜食用的高粱,酿制方面还没什么考究。
自然,不可能受欢迎。
那么潘员外为何细细品味了牛栏山二锅头后,会觉得滋味不错呢?
其主要原因是牛栏山二锅头精选优质高粱和小麦等,以豌豆大麦等制成大曲为发酵剂,再则,牛栏山二锅头经过数百年酿造技术沉淀历代酿酒师总结积累,早已经把古代辛辣的蒸馏酒,变成了清亮透明清香芬芳清雅柔和口味醇厚酒体协调余味长的优质白酒。
材料变优质。
酿造工艺成熟。
细品之下辛辣感被醇香覆盖。
所以当潘员外细细品味之后,马上感受到那种高度数辛辣过后的满嘴酒香,又有绵绵不绝的醇厚,再加上高度数酒劲冲击,当真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张开了啊,他啧啧称奇道:我说布洲子要用价格昂贵的琉璃瓶装酒,原来这酒的奥秘在于细品。
主桌上众人听到潘员外的话,都半信半疑对视了一眼。
王琛一看,连忙趁热打铁道:诸位,要不要再尝试下?
钱员外有点犹豫,只是他爱酒如命,最终还是决定给二锅头一次机会,咬咬牙道:把酒给我。
潘员外把酒瓶递了过去。
其他人并未发表意见,全都想看着钱员外,想看看是不是像潘员外说的那般神奇。
斟了小半杯,钱员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点,学着潘员外的样子闭目感受。
王琛心里紧张啊。
到底行不行?
这关系到自己日后发财大计呢!
他一直盯着钱员外看,半响后,见到其睁开眼,王琛连忙问道:钱员外,如何?
李老爷柏老爷等人以及附近桌子的人都瞧了过去。
好酒!钱员外一拍桌子,叫绝道:此酒感中厚实,又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十分滑爽,最关键啊,喝下去觉得嘴里都是酒香,肚子里暖洋洋,当真把秋寒尽去啊!
王琛笑道:怎么样,没骗你,是好酒吧?
好,何止是好,味道那么奇怪的酒我还是头一遭喝到呢。钱员外又忍不住抿了一点,最后啧了一声,仿佛在表示二锅头真的好喝。
李老爷徐员外等人还是不太信。
可是见到潘员外和钱员外都说好喝,他们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我也试试?李老爷说着自顾自倒了半杯,也一样品尝起来,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十几秒后,他嗯道:果真如潘员外和钱员外所说,此酒需要细品才能发现个中美妙。
连着三个人说好了。
不止是主桌上的人跃跃欲试,其他桌喜好喝酒的人都频频侧目。
王琛趁热打铁对着其他人伸伸手,你们也尝尝?
好,我试试。
呵呵,看他们说的这么认真,我酒虫也被勾起了。
另外六个人各自倒了点,一瓶酒很快见底了。
王琛盯着众人看,想看看这群北宋的美酒爱好者是不是都能接受蒸馏酒。
哟,果真像潘员外所说。
不品不知道,一品吓一跳,此酒美味异常啊。
我还是觉得有点辣,喝不太惯。
徐员外,你喝不惯很正常,谁让平日里你饮酒少,这酒啊,只有真正喜欢喝酒的人才能感受到滋味。
是啊,太好喝了。
其他六人各自交流着口味和感受。
九个人,八个说好,王琛大喜,知道风靡现代社会的蒸馏酒同样在北宋吃得开了,他脑子里开始计算起来,蒸馏酒厂肯定要开,但初期产量不可能太大,学王记那样,把蒸馏酒当成精品来销售。
至于啤酒厂,同样要开。
虽然啤酒花暂时性要在现代社会购买,但啤酒这玩意喝起来没底的,尤其到夏天的时候,冰镇啤酒绝对受欢迎。
只是开啤酒厂有个缺点和难题。
缺点是啤酒保质期比较短,想要保证口感,基本上保质期只有三四个月。
难题就是,啤酒瓶和密封咋弄。
一般而言,啤酒瓶或罐分别用玻璃铝和马口铁制作,玻璃不用说,宋朝时期是有琉璃,不过价格十分昂贵,至于铝的提炼方法不提也罢,现代社会主要靠铝电解法提炼,除非自己在北宋开个发电厂,再弄来各种设备,否则想要提炼铝非常困难。
那么只剩下马口铁一种制作啤酒罐方法。
马口铁凭借宋朝当前的技术是有可能制造出来的,或者说,很早以前,青铜器表面就存在镀锡。
这没什么太大问题,有问题的是易拉罐制作方法,如果是像王老吉包装的三片罐,还有点指望,要是百事可乐那种两片罐想都不要想,除非从现代社会买一条生产线回来,不说生产线昂贵不昂贵,就说买回来,没有电能驱动一样不行啊。
算了,不考虑这些。
大不了先开个白酒厂。
还是先把正事和大家说说看。
趁着众人把酒言欢的时候,王琛插了句话,道:诸位,你们可有谁做石材和木材生意?
李老爷顺势接过话道:我做木材生意,钱员外做石材生意。
听到有人从事这俩行业,王琛忙道:若是我需要大量特殊木材和石材,你们能短时间内弄到吗?
李老爷一怔,边抿着二锅头边问道:你要什么特殊木材?
钱员外也好奇道:一般石材我都能弄到,你且说说看。
王琛把自己要求说了出来,我需要大量紫檀木琼州花榈木,石材方面要寿山石帝凤血石和青田冻石,怎么样,能弄到吗?
小叶紫檀在古代称之为紫檀木,大叶紫檀则是唤作蔷薇木,在明朝以前,小叶紫檀是比普通木材贵,但还不足够让人们重视,一直到明代,小叶紫檀才被皇家看中,以至于到了清朝紫檀家具几乎为宫廷垄断。
在现代社会,国内小叶紫檀基本上绝迹,只能从印度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等地进口,然而北宋的时候,小叶紫檀在两广和大理有不少。
琼州花榈木是海楠黄花梨的古代称呼,顾名思义,琼州对海楠花榈木对黄花梨,同样的是,海楠黄花梨到了明朝才大量使用,即便如此,明朝一张黄花梨床也不过12两银子,按照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社会600元购买力计算,一张黄花梨床需要七千两百元,相比较现代社会黄花梨的价格,当真便宜的可怜。
那么现代社会海楠黄花梨多少钱一斤?
王琛稍微了解一点,直径710厘米的小料,价格在12002000元每斤,直径1013厘米的小中料28004000元每斤,直径1320厘米的中料45005800每斤,超过20厘米到30厘米口径圆材及长板材可达到60008000元每斤,甚至上万元一斤!
可想而知海楠黄花梨昂贵到什么地步。
即便曾经贵为帝王木的小叶紫檀都难项背,毕竟印度小叶紫檀每吨才120万元左右,而海楠黄花梨最便宜的小料都要240万一吨,更别说大料一千两万一吨了。
至于田黄,真正开始流行使用要到明代万历年间,兴盛的话,则是要到清代乾隆年间。
鸡血石也一样,要到明清两代才流行。
青田石的发掘要早一些,在唐代五代十国期间已经形成一些规模,不过真正兴盛要到南宋建都临安开始,而青田冻石风靡要到明代。
听完王琛的要求,李老爷沉吟片刻道:紫檀木我库存还有不少,琼州花榈木有是有,不多,不知布洲子需要多少?
越多越好。王琛道,说完,补充了一句,紫檀木最好有个两三千斤,琼州花榈木可以缓缓。他还想着赚姜珠王的钱呢。
闻言,李老爷露出笑脸儿,两三千斤紫檀木老夫还是能拿得出来,琼州花榈木如今也有点,回头我让人再多收购点。
等到他俩谈完,钱员外才接过话头道:青田冻石我那倒是有几块,寿山石帝想弄到也容易,只是要派人去福州收购便是,反倒是凤血石比较少见,但也不是不能弄到,价格上可能昂贵点,需要给我点时间。
这些都不是太着急。
王琛毫不犹豫道:那拜托两位帮我多多收购。
随后,他先和李老爷谈了价格。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更何况他们只是结盟关系。
海楠黄花梨比较便宜,30文一斤,小叶紫檀要贵点,50文每斤,这个价格听上去很便宜,但实际上对于北宋年间来说,已经非常昂贵了,毕竟普通老百姓一个月收入可能才两贯钱左右。
但对于王琛来说,简直便宜到炸啊!
不说别的,两千斤海楠黄花梨才60贯钱,而且宋朝每斤要比现代社会每斤多出一百克左右,就算是小料,拿回现代都能卖近三百万,要是大料那就发了!
谈完木材价格。
王琛看向钱员外,青田冻石寿山石帝和凤血石什么价格?
钱员外喝的白酒最多,已经微醺,他脸色通红摆摆手道:什么钱不钱的事,布洲子喜欢拿了去就是。
王琛可不喜欢欠人情,道:那不行,你还是说说价格吧。
钱员外嘿嘿笑道:真不要钱,甚至以后我都能免费给你收购这些石材,只要布洲子您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王琛眨眼道。
钱员外指指二锅头,每个月给我一瓶二锅头就行。
哈?
一个月一瓶二锅头换田黄青田石和鸡血石免费?
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王琛都怀疑钱员外是不是喝醉了脑袋不灵活,他转念一想,钱员外醉翁之意不在酒,恐怕是看上了二锅头的玻璃瓶。
也确实,高透明玻璃在当前时代珍贵异常。
但对于王琛来说,算个球啊,反正以后他会带越来越多的玻璃制品来北宋,到时高透明玻璃价格会暴跌,他索性看破不说破,直接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二锅头换田黄鸡血石青田冻石,傻比才不换呢!
猜你喜欢
- 柳下僧
- 大学毕业以后,怀揣梦想进入本市最好的服装公司林氏集团,却不小心得罪了顶头上司仓井雪子…一系列的故事就此展开 起了个大早,简单的洗刷,换上我认为最好的衣服,匆匆的从我那只有十几个平方的地下室房间里走了出来[来书书网]在街边买两个驴肉火烧,一杯豆浆挤上开往公司方向的8路公共汽车 右边是一对少男少女,女孩
- 疆野有马
- 「我他妈若有来生,定做他个混世魔王,天理难容」这是祁溯摔落坠地前,对于自己活了29年的感悟,然后…再醒过来时,他,真的是,整个人都变了!不仅他自己变了,特么的连整个世界都变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能给他解释解释吗?
- 十月鹿鸣
- 您是一名落魄的赶海小主播。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直到有一天,您拥有了一个神奇空间。空间里,有捡不完的海鲜。大石斑,三刀鱼,竟然连黄油蟹都有.这下发财了.这是本《作者看了太多赶海视频,又离海边太远,只能写本赶海书自嗨》的故事,喜欢赶海种田文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下笔如春秋
- 我在古代有块地,越种越大的那种 一不小心,突然成为了一代球长!
- 木子虽弓
-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 车间主任老歌
- 一个从小被抓进土匪窝的修枪匠 一个被人挤占灵魂的可怜娃 和一个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心有兵工厂,抗战特别爽!
- 小强
- 起8年前即是2008年深圳西乡是众多工厂和仓库的地方(现在也是 本人由于跑业务经常来西乡跟两厂打交道,很快就熟悉那里环境,星X塑料厂和 一加工厂,详细公司名称需要保密,那里的女工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为 了赚更多的钱出来深圳,但文化水平普遍低,只能到工厂里做些简单的工作,在 星X塑料厂5点下班时
- 怂逗
- 作为一个三十岁的老光棍,传学觉得心里塞塞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如今没车没房没钱没长相有哪家闺女瞎了眼会看上自己呢?他穿越了,穿越了,真的穿越了,还是在死人堆里被人挖了出来…卧槽…传学气息奄奄的看着周围残缺不全密密麻麻的尸体,恨不得再死一次 分享书籍《我在古代养媳妇》作者:怂逗
- 墨非烟
- 穿越成一个无法无天的主,而后直接升级成一只小鬼的后娘,萧婷表示,靠,连孩子都不用生了,老天爷,我太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