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去北宋开啤酒厂?
这点王琛想的十分明白,因为开啤酒厂的话,对自身发展帮助实在太大了。
首先,他能养活一大批人。
封建时代,绝大多数百姓都种田。
自己开啤酒厂,肯定需要大量的麦芽原料。
一斤麦芽大概能制作45斤啤酒,年产五万吨的话,需要两千万斤麦芽,古代一亩田最大产能大概400500斤麦子,王琛最少能让四万亩土地的农民有额外收入。
有人可能会说,北宋粮食产量才多少,你要开啤酒厂原料够不够啊之类的话。
说这话的人肯定对宋朝并不是太了解,或者说,把古代看得太扁。是的,古代有很多地方压根吃不饱饭,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了?
宋朝是历任封建王朝当中酒业最发达的一个朝代,近乎达到了全民畅饮的地步。王琛不信别人可以收购粮食酿酒,轮到自己就不行。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北宋江南稻米总产量107亿宋石,而江南人口大约两百二十四万七千一百户,每户平均产稻米4763石,如果进一步考察,每户按照五个人计算,每天消耗大米约15升,相当于平均每户每年消耗稻米27石。
江南地区主食是大米,也就是说完全够吃了,剩下27石稻米还能换成铜钱呢,更别说相对而言需求量比较小的麦子了。
再则,种植啤酒花需要人手吧?
这里面又需要大量人手,王琛敢相信,自己开一个啤酒厂,至少能在北宋养活好几千户人家,就按一户四口人算,他相当于两三万人的东家。
这什么概念?
等于多了张护身符啊!
至于为什么选择电能设备,那更简单了,节省人工费用啊。
如今国内大型啤酒厂,比方说星星啤酒,年产二十万吨的啤酒厂,总共才三百来个操作员,那么自己要是开个每年五万吨的啤酒厂,撑死了只需要一两百号工人就能完成生产任务。
如果制作手工啤酒,那需要的人手就多了去了。
电能之所以能够击败人力,除了方便外,在成本上也能节约不少,说句不好听,光凭人手一天想要酿造148吨啤酒,得浪费多少时间,浪费多少人力?
148吨啤酒大概等于三十万斤了!
一个人一天手工酿造一百斤啤酒很极限了吧?
三十万斤手工制作的啤酒需要三千人同时作业!
北宋时代人工费还是有点小贵的,木匠一百文一天,普通工人再少没个八十文搞不定,如果招三千个人手,每天光人工费就要两百四十贯钱,一年下来就是近九万贯钱。
再算上其他杂七杂八费用,或许一年成本支出都要十五贯钱了。
理想营业额才三十万贯一年!
只有100的利润,王琛还开个毛厂啊!
换成电能驱动那就不一样了,撑死招个两百个人就行,每年只需要付出六千贯的人工钱,至于电能王琛选择的是太阳能发电机,基本上没啥资源损耗,等于每年节省了成本八万贯铜钱样子啊!
纯利润可能达到450以上!
一本万利的买卖,他咋可能不去做?
当资本家,首先得会算账,不能鼠目寸光,舍不得钱,得看到投资下去的另一面。
王琛已经隐隐在朝着资本家方向前进。
他同样明白一旦自己在北宋开发电能后,即将拥有什么样的便利。
完全有可能凭借电能直接绕过蒸汽机工业革命,直接进入电力社会。
因为拥有电能后,他想要再建造发电厂,难度系数会降低一百倍都不止!
到时让电能走进北宋千家万户,电灯电话电视一切皆有可能。
最关键一点,和电有关的产品,王琛都属于技术性垄断,古代技术发展肯定跟不上自己从现代社会剽窃过去的速度啊。
哪怕那些人有了电能,科技水平会突飞猛进,想追上至少也得几十年光阴时间。
几十年后,王琛早就气候大成,还在乎什么竞争对手不竞争对手?
嗯,当然也可能挂了。
想做这些事的前提都是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
在封建社会最大的保护力量是什么?
肯定是皇帝啊!
王琛在琢磨,是不是拉北宋皇室一起入股自己的科技大业,回头给皇宫弄几组发电机过去,拉几条电线?他敢相信,只要皇帝看见电能的神奇,一定会鼎力支持。
但王琛暂时性不准备那么做,说到底自己还没有和皇帝谈条件的资本,贸贸然献出电能的话,很有可能变成皇帝的打工仔,最终没有利用价值了鸟尽弓藏。
只是比较可惜的是,太阳能发电机每平米每天才能发电100瓦样子,按照年产五万吨啤酒产量日均最大耗电量两万千瓦计算,估计要铺二十万平米的太阳能发电机设备,要是一般人还真没那个实力去做。
不过王琛在北宋有一万六千亩土地呢!
区区二十万平米才相当于宋制度两百九十亩而已!
其实如果条件允许,王琛也不想选择太阳能发电机呀,只是北宋条件太艰辛了,北宋的通州风力时有时无,风力发电可以排除在外,水轮发电机又要大量水处理,他懒得再多花一笔钱鼓捣,至于柴油发电机,北宋有那个技术提炼柴油吗?
万般无奈之下,王琛选择了太阳能发电机。
既能保证供电,又节省发电成本,虽然前提投资偏大,但总的来说,这笔买卖还是值得的。
啤酒厂要是取得成功,那就是源源不断提供资金的印钞机啊,尤其还能解放王琛的神秘空间,他可以把原本想带啤酒所占的空间,改成带其他东西。
其实王琛还想证明一点,。
要是现代化生产能在北宋取得巨大成功。
那么王记一些商品,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不必每次都浪费自己宝贵的穿越空间和能量。
第二天。
王琛大致搜索了一点关于现代化军事训练的内容,随后外出买了十几只秒表。
买完东西后,他边走路边打电话:喂,金总啊。
哟,这不是神通广大的小王么,找我老金啥事?对面金浪半真半假调侃了句。
王琛没理会调侃,问道:我听说您公司专门从事建筑行业?
金浪呃了声,有点相关而已,不是建筑公司。
王琛汗了下,问道:那你公司到底做啥的?
装修啊。金浪回答道。
啊?
这个和自己想象的有出入。
王琛原先想找建筑方面的人了解下情况,没想到找错对象了,他只好无奈道:好吧金总,打扰你了。
金浪笑骂道:你小子觉得我帮不上忙就不搭理要挂电话了?
王琛忙道:没有,你可别赖我,我像那种人么?
金浪没有继续追击,而是问道:到底啥事,你说说看,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装修和建筑是有关联。
或许老金真能帮助自己呢?
王琛想了下,道:我想请人设计个大型厂区全面建设图,最好能详细到每一步,比如用料之类。
金浪嗨了一声,埋汰道:这事你找许少爷啊,你不知道他家干嘛的啊?
闻言,王琛愣了下,一拍脑袋道:对哦,我差点忘了许少爷,人家家里就是转么干这一行的啊!说完,他有点担心,不知道许少爷会不会拒绝我。
应该不会,他那人死要面子。金浪提醒了一句。
这话王琛听懂了。
死要面子好啊。
死要面子才不会拒绝自己。
他迫不及待挂了金浪电话,先发了个微信给许少爷:许少爷,在吗?
大概快走到云起苑门口的时候,手机叮咚声响了。
一看,果然是许少爷回来的:在,你在哪?晚上一起出来玩?
王琛:我倒是想和你晚上一起玩,不过人在静海呢。
许少爷:十万八千里,行吧,下回你来广洲,我请你玩个尽兴。
王琛想了想,决定进入主题,我想开个大型厂区,可是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帮忙设计建筑图,您看,能不能帮帮忙?
许少爷:就这事?行,交给我了,明天给你介绍个国内顶尖建筑设计师给你认识。
要等一天,王琛没啥意见,回信息:有劳了。
既然准备建设个现代化啤酒厂,那么厂区建造,很多方面肯定也得按照现代来,尤其是管子预埋之类,这些都马虎不得。
王琛不懂。
只能找专业人士帮忙。
该搞得搞定。
回到别墅里。
王琛拨打了张老板电话。
喂张老板。
嗳,嗳,王总您说。
给我再送四千套上次拿过的生活用品来。
啊?您一下子要拿四千套?
怎么?怕我给不起钱?
不是不是,王总怎么可能是缺钱的人呢?我只是想说库存有点不足,您要四千套的话,最起码今天半夜才能把货送过来。
好。
王琛和张老板谈完生意,这一次他回北宋要把即将新开的三个王记生意彻底打红火,没货可不行。
处理完该处理的事情。
王琛觉得是时候差不多该回北宋赚钱去了,三个月赚一亿五千万的艰巨任务时刻提醒着,他半点都不敢怠慢啊!
猜你喜欢
- 柳下僧
- 大学毕业以后,怀揣梦想进入本市最好的服装公司林氏集团,却不小心得罪了顶头上司仓井雪子…一系列的故事就此展开 起了个大早,简单的洗刷,换上我认为最好的衣服,匆匆的从我那只有十几个平方的地下室房间里走了出来[来书书网]在街边买两个驴肉火烧,一杯豆浆挤上开往公司方向的8路公共汽车 右边是一对少男少女,女孩
- 疆野有马
- 「我他妈若有来生,定做他个混世魔王,天理难容」这是祁溯摔落坠地前,对于自己活了29年的感悟,然后…再醒过来时,他,真的是,整个人都变了!不仅他自己变了,特么的连整个世界都变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能给他解释解释吗?
- 十月鹿鸣
- 您是一名落魄的赶海小主播。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直到有一天,您拥有了一个神奇空间。空间里,有捡不完的海鲜。大石斑,三刀鱼,竟然连黄油蟹都有.这下发财了.这是本《作者看了太多赶海视频,又离海边太远,只能写本赶海书自嗨》的故事,喜欢赶海种田文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下笔如春秋
- 我在古代有块地,越种越大的那种 一不小心,突然成为了一代球长!
- 木子虽弓
-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 车间主任老歌
- 一个从小被抓进土匪窝的修枪匠 一个被人挤占灵魂的可怜娃 和一个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心有兵工厂,抗战特别爽!
- 小强
- 起8年前即是2008年深圳西乡是众多工厂和仓库的地方(现在也是 本人由于跑业务经常来西乡跟两厂打交道,很快就熟悉那里环境,星X塑料厂和 一加工厂,详细公司名称需要保密,那里的女工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为 了赚更多的钱出来深圳,但文化水平普遍低,只能到工厂里做些简单的工作,在 星X塑料厂5点下班时
- 怂逗
- 作为一个三十岁的老光棍,传学觉得心里塞塞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如今没车没房没钱没长相有哪家闺女瞎了眼会看上自己呢?他穿越了,穿越了,真的穿越了,还是在死人堆里被人挖了出来…卧槽…传学气息奄奄的看着周围残缺不全密密麻麻的尸体,恨不得再死一次 分享书籍《我在古代养媳妇》作者:怂逗
- 墨非烟
- 穿越成一个无法无天的主,而后直接升级成一只小鬼的后娘,萧婷表示,靠,连孩子都不用生了,老天爷,我太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