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发话了。
谁都不敢不从。
众人都搬着椅子坐下,只剩下王琛和石守信站在那边。
双方先把彩头都拿了出来。
王琛让徐江张青等人把手表座钟花露水和一百套生活用品拿了出来。
石守信则是写了一张欠条,画了押,承诺若是输了,事后给王琛一万两黄金。
赵匡胤坐在桌子前,笑眯眯道:第一局比射箭,五十步远,谁先能射中箭靶红心者赢。他靠在椅子上,对着众人开赔率,石侍中赢,十四赔一,静海侯赢,一赔十二,打和一赔六,诸位,可以下注了。
赔率上就不看好王琛了!
嗯,本来大家就压根没想过王琛会赢,连平局都没考虑过。
高怀德率先道:陛下,我下一千四百贯石侍中赢。
王明也跟着道:老夫下七百贯石侍中赢。
赵匡胤对着身旁的老太监道:都记下来。
老太监嗳了一声,拿着毛笔纸张记录下来。
剩下的人纷纷下注。
我下七十贯石侍中。
一百四十贯石侍中。
呵呵,静海侯很难赢啊,我也下石侍中。
得,压根没有一个看好自己的。
正在戴射箭用的扳指的王琛,忽然看见王继恩也在下注自己输,他靠过去,无语道:义父,你干啥?
王继恩干笑道:赚点小酒钱,小酒钱。
王琛低头一看,狂晕道:您竟然下了一千四百贯我输?
王继恩一本正经道:必输之局,你落了面子,为父替你挣点钱回来。
王琛:
你妹啊!
没一个人看好自己?
正想着呢,李继隆大叫一声道:陛下,我买静海侯赢!
好兄弟!
不愧是我的好兄弟!
王琛有些唏嘘,义父都买自己输,还是结拜兄弟够意思啊。
可是下一刻他险些晕倒。
老太监问道:下注多少?
李继隆伸出一根手指,王琛以为一百贯,谁曾想,他道:一文钱。
王琛:
好吧,都靠不住。
赵匡胤笑骂道:你这小子,最低一贯钱,不然不让下注。
李继隆扭捏了一下,看向王琛,干笑道:兄长,对不住了。然后他二话不说对着老太监说了句,嗯,帮我下十四贯石侍中赢。
王琛:
石守信哈哈大笑。
王琛一脸黑线。
最终结果也没什么意外,石守信五十步开外一箭射中红心。
至于王琛,弓拉是拉开了,箭连靶子都没碰到。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旗开得胜的石守信傲然道:静海侯,老夫先下一城,你准备好退避三舍吧。
王琛依旧在表演,显得义愤填膺道:石侍中切莫骄傲,还有两局,我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众人都在那边笑话王琛的射箭技术呢。
正在此时,赵匡胤忽然问道:静海侯,你刚才说算数要让石侍中三题,此言当真?
嗨。
不就让三题么。
就是三十题哥们儿也不怕啊。
王琛点点头道:没错。
赵匡胤又对着石守信招招手,两人交头接耳聊了几句,随即赵匡胤开出赔率道:第二局算数,石侍中赢一赔一,打和一赔二,静海侯赢一赔三。
从赔率上来看,明显是看好石守信。
但是王琛先前又表现出信誓旦旦的样子,好像对算数很有钻研,众人都犯难了起来,这次该下谁赢呢?
又是高怀德,他刚刚赢了一百贯钱,正内心爽的不行,直接道:我下一千五百贯石侍中赢。
老兄弟王明鼎力支持,我也下八百贯石侍中赢。
王琛看见石守信疯狂对几个老兄弟打眼色。
可是这群人理会错误了,王全斌还以为石守信让他们多下点,立马大喜道:陛下,今天你要破费了,我下一两千贯石侍中赢。
崔彦进也高兴道:我也下个一千贯买石侍中赢。
另外刘光义王仁瞻王明等人都下了重注。
倒是薛居正沈义伦等人有些犯难了起来,他们再三犹豫,有人弃权没下注,有人尝试买和局。
反倒是王继恩凑过来道:大哥,有信心吗?
李继隆在旁眼巴巴看着。
王琛点点头,有。
行,我买你一千五百贯赢。王继恩这回支持自己义子了,跑到老太监那边登记去了。
李继隆也跟着王继恩买了五十贯王琛赢。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王琛,主要他要让三题。
买定离手。
石守信看看几个老兄弟们,知道不赢都不行了,反正最终结局只要王琛输了就行,不管第几局,不能让老兄弟们破费啊,他朗声道:我先出三题,若是静海侯能回答上来,再出一题给我,老夫回答上来算打和,回答不上来就算输,但若是静海侯答错一提就算输,如何?
王琛根本不把古代人的算数放在眼里,懒洋洋道:出题吧。
石守信哈哈大笑,静海侯,你输定了。随即他出题道:第一题,有一座寺庙,里面大和尚小和尚共计一百名,大和尚每顿吃四个炊饼,小和尚四个人吃一个炊饼,共吃了一百个炊饼,请问,大小和尚各几名?各吃了多少炊饼?
众人一听,一片哗然。
这如何算得出来?
难,实在太难了。
静海侯这趟输定了。
赵匡胤也有些犯难道:薛相沈相,你们一起帮忙算算,把最终结果告诉我。
薛居正道:臣和沈相两人的话一时半会算不出来,能否多叫些人?
可以。
薛居正马上叫了在场二十来个所谓的算数高手,各自拿着笔墨,准备算数了。
然而,他们笔刚刚沾了墨,还未开始计算,王琛便打着哈欠道:大和尚二十人,吃了八十个炊饼,小和尚八十人,吃了二十个炊饼。
薛居正呃了一声,静海侯已经算出来了?
赵匡胤等人也一脸懵逼,卧槽,这么难得算数题,薛居正都要找二十个人同时计算,你妹的几个呼吸时间就算出来了?
有人看向石守信,问道:石侍中,答案对否?
石守信讪讪笑道:那个老夫也没有答案,只是在书籍中看到过这个算数题。
众人险些晕倒,沃日,你都没答案,竟然拿出来考静海侯?
眼见如此,赵匡胤只好道:薛相,你等赶快计算。
薛居正道:好。
不用计算。王琛省的他们浪费时间,道:假设这座寺庙里全是大和尚,那么就有一百个大和尚,共吃四百个炊饼,但实际上只有一百个炊饼,多出了三百个炊饼
薛居正好奇道:为何会多出三百个炊饼?
您听我说下去就知道了。王琛不急不缓道:因为一个大和尚比一个小和尚多吃三个炊饼外加一个七成五分的残余炊饼,我们只需要算三百个馒头里有多少三个炊饼加七成五分残余炊饼,就知道吃四百个炊饼里面有多少个大和尚了,嗯,最终结论是八十个,而实际上大家只吃了一百个炊饼,就是只有二十个大和尚,那么最终剩下的八十个全是小和尚。
嗨,小学六年级的题目。
哥们儿好歹是大学生,要是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直接跳河自尽算了。
薛居正还有些不信,不过得到最终答案后,倒过来推理非常简单,一会后,他一脸难以置信地抬起头道:我的天,静海侯算的半点不差!
其他人也都大吃一惊。
静海侯未免太厉害了点吧?
难度如此之大的算数,竟然几个呼吸就算出来了?
要知道薛相联合二十来人一起共同计算,都没比得过静海侯啊。
石守信也两只眼睛瞪得跟铜铃似得,仿佛不敢相信,书上看到难度指数高达十级的算数,到了王琛嘴里变得很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赵匡胤是评委,宣布道:第一题静海侯胜。
高怀德王仁瞻等人眼前一黑,尼玛,不会阴沟里翻船配老本吧?他们可都是下了重注的,还有两题,别急,别急。
王琛看向石守信,笑吟吟道:出第二题吧。
石守信咬咬牙道: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过路人问她为什么洗这么多碗?她回答说:家中来了很多客人,他们每两个人合用一只饭碗,每三人合用一只汤碗,每四个人合用一只菜碗,共用了碗六十五只,请问,她家来了多少客人?
话音刚落,王琛直截了当道:六十个。
石守信两眼泛黑,你是如何算出来的?
其他人也一脸懵逼。
卧槽。
你这个静海侯不会是算数之神吧?
这种题目听上去脑袋都晕了,你竟然一下子就算出来了?
王琛撇撇嘴,又是一道小学题目,他伸了个懒腰,随口解释道:其实很简单。
很简单?薛居正哑然失笑道:我是没看出来哪里简单。
沈义伦也苦笑道:是啊,一会两人合用一个碗,一会三人合用一个,哪里简单了?
赵匡胤赵光义等人都瞧了过来。
王琛显得一脸轻松,假设她家来了无数个客人,这个无数我用一来代替,每个客人用了半个饭碗,三分之一个汤碗,四分之一个菜碗。
薛居正打断道:三分之一是什么?四分之一又是什么?
噢,这涉及到我新开发的一个名词。王琛稍微解释了一下,三分之一就是相当于一样东西平均分为三份,一模一样大,其中的一份,四分之一同理。
原来如此,有趣,有趣。薛居正很感兴趣。
沈义伦也忍不住夸奖道:静海侯算数学究天人,竟然已经到了开宗立派的境界。
谬赞了。王琛谦虚了一句,继续说下去,也就是说,用六十五个碗除以半个碗三分之一个碗和四分之一个碗总和,能得出六十人。
中国古代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乘除法了,并不稀奇。
薛居正汗了一声,没有具体步骤?
王琛嘿了一声,我怕写出来你们看不懂。
你写写看。赵匡胤也好奇道。
行。王琛拿着毛笔在上面写。
六十五除以(一/二加一/三加一/四)。
王琛边说边解释。
众人求知若渴地看着王琛,听他分析答案。
王琛道:因为半个碗加三分之一个碗和四分之一个碗没法直接加,所以我换算成想通数目不同份额的碗数,也就是数目十二
这句话一出,薛居正面色凝重。
一直坐着风轻云淡的赵匡胤咦了一声,好像发现了新世界。
剩下的其他人也是一脸错愕地看向王琛,还能这样解?还能这样解!
王琛没有受到任何人影响,滔滔不绝道:如此一来变成十二分之六加十二分之四加十二分之三,总共是十二分之十三这个分之我刚才解释过什么意思,想来你们都明白。
在场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只有一帮算数不错的文官有些似懂非懂,他们目光闪烁,感觉自己在见证一场算数史的奇迹诞生!
这
王琛随后道:既十三这个代表客人人数的一等于六十五乘以十二分,六十五乘以十二等于七百八,七百八除以十三等于六十,也就是说我先前假设的客人数‘一’实际上是六十,我解答完毕了。
题目解答完毕!
在场每个人都露出了骇然的神色!
其中一名正在喝水的青年官员,水都没喝到嘴里,咕噜,落到了衣襟上!
赵匡胤懵了,一侧头,薛相?这对吗?
薛居正看看手中刚刚按照六十人数反向推理出来的数据,倒抽了一口凉气,丝毫不差!
石守信差点一头晕倒在地,吃惊道:你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
王琛微微一笑,是的,很简单吧?
简单?简单个屁啊!要知道在场基本上都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王琛在说什么,石守信甚至怀疑王琛是不是在瞎胡说,毕竟这道题他同样没有答案,可是薛居正反向推理出来的数据确实如此,代表王琛刚才计算的完全正确啊!
我去!你丫是人吗??
王琛这一手简直技惊四座!
把在场几十个人震住了,都感觉今天彻底大开眼界了!
猜你喜欢
- 柳下僧
- 大学毕业以后,怀揣梦想进入本市最好的服装公司林氏集团,却不小心得罪了顶头上司仓井雪子…一系列的故事就此展开 起了个大早,简单的洗刷,换上我认为最好的衣服,匆匆的从我那只有十几个平方的地下室房间里走了出来[来书书网]在街边买两个驴肉火烧,一杯豆浆挤上开往公司方向的8路公共汽车 右边是一对少男少女,女孩
- 疆野有马
- 「我他妈若有来生,定做他个混世魔王,天理难容」这是祁溯摔落坠地前,对于自己活了29年的感悟,然后…再醒过来时,他,真的是,整个人都变了!不仅他自己变了,特么的连整个世界都变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人能给他解释解释吗?
- 十月鹿鸣
- 您是一名落魄的赶海小主播。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直到有一天,您拥有了一个神奇空间。空间里,有捡不完的海鲜。大石斑,三刀鱼,竟然连黄油蟹都有.这下发财了.这是本《作者看了太多赶海视频,又离海边太远,只能写本赶海书自嗨》的故事,喜欢赶海种田文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
- 下笔如春秋
- 我在古代有块地,越种越大的那种 一不小心,突然成为了一代球长!
- 木子虽弓
-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 车间主任老歌
- 一个从小被抓进土匪窝的修枪匠 一个被人挤占灵魂的可怜娃 和一个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心有兵工厂,抗战特别爽!
- 小强
- 起8年前即是2008年深圳西乡是众多工厂和仓库的地方(现在也是 本人由于跑业务经常来西乡跟两厂打交道,很快就熟悉那里环境,星X塑料厂和 一加工厂,详细公司名称需要保密,那里的女工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为 了赚更多的钱出来深圳,但文化水平普遍低,只能到工厂里做些简单的工作,在 星X塑料厂5点下班时
- 怂逗
- 作为一个三十岁的老光棍,传学觉得心里塞塞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如今没车没房没钱没长相有哪家闺女瞎了眼会看上自己呢?他穿越了,穿越了,真的穿越了,还是在死人堆里被人挖了出来…卧槽…传学气息奄奄的看着周围残缺不全密密麻麻的尸体,恨不得再死一次 分享书籍《我在古代养媳妇》作者:怂逗
- 墨非烟
- 穿越成一个无法无天的主,而后直接升级成一只小鬼的后娘,萧婷表示,靠,连孩子都不用生了,老天爷,我太爱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