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蜃楼》第一卷:气撼东海 3.三茅子弟乘黄鹤 烟花三月上扬州

    这往北的路,逶迤漫长,某位年轻掌教下山的那天,在荆楚之地的黄鹤楼塔尖上,那尊经前朝匠人打造的铜铸黄鹤竟然活了过来,展翅腾飞,带起武当真武殿的鹤群,飞向了金陵句容。

    之后,就有了年轻掌教乘黄鹤上扬州的谣传,在苏杭一带风火传开。

    这种故事其实不稀奇,每年的这个时候,句容某道教仙山上的道人们都会为此造势,当然,其真实性是值得推敲的。

    都知道句容茅山在前朝与当朝的更替中受了极大创伤,每年春分时都会有造势的谣言从山上传出,前几年‘掌教升仙’,‘金丹练成’,‘三茅真身下凡’等造势话题都用了,今年又想出了‘年轻掌教驾鹤上扬州’这么一出。

    行道里的人都知道实情,却在舆论面前缄口不言,是既不打压也不捧起,这也算仁至义尽了。

    都知道而今的茅山混得不容易,所有造势,无非是冲着那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春生时分,很多鲜衣怒马的富家翁都会不远千里去扬州游玩,之所以千方百计搞噱头,不过是为了把在扬州挥霍的膏粱往茅山吸引些,好赚些养山养教的香油钱。

    齐鲁尔都,辖下方寸,海边。

    小远至呆呆的望着大海,在天际边那片连城之下,村里最大的一艘帆船宛如一粒粟子,相距很远,小远至依然看见某个东西被大人们从船上抛入海中,漂亮阿姨的尸身被草席裹住,在一块石坨的牵引下朝海底沉去。

    石坨上刻写了逝者的生平,品行与所作所为都在上面。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对于方寸百姓来说,这种海葬的方式是为了让逝者去龙王爷那里报到,龙王爷看见了石坨上的描述,就会让逝者转生成海鱼,善良的人会变成海豚,变成水母,不良的人会变成虾蟹。

    事实上这是一种鲸落,生前大海养活了你,死后你就要养活大海。

    小远至看着那艘帆船收起船锚,开始向岸边驶来,一时心里很难受,眼里噙满了泪水,正要流下泪来,肩膀突然被按住。

    小远至一愣,被按住的肩膀很温暖,在感受这股暖流的同时,心里的悲伤莫名少了许多,忙回头去看,原来是夫子。

    夫子的确苍老了许多,头上许多青丝已经换做白发,未经梳理看去略有杂乱,眼里噙着血丝,呆滞的看着大海。不过奇怪的是,他目光聚焦的地方并不是那艘即将泊岸的帆船,而是帆船背后那片连天的蜃楼:“小龟,你三叔呢”

    小远至答道:“三叔一宿没落屋,不知去哪里了。”

    夫子点了点头,问道:“你家在尔都有亲戚么这几日村里会不安生,如果有亲戚就往去一封书信,让亲戚接你过去住上几日,风波一过再回来。”

    小远至摇头:“家里就我和三叔,没听三叔说起

    有其他亲戚,老师,村里来坏人了吗”

    夫子摇了摇头,这种事情不易让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知道,于是问道:“小龟,你怕死吗”

    小远至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心里话:“怕。。。”

    夫子嗯了一声,拍了拍孺子的肩膀:“那答应老师,太阳落山以后就不许出门,不管听到什么,都不许。”

    罗远至突然想起了昨晚听到的那声惨叫,虽然不知道那声惨叫是来自漂亮阿姨,还是另外的某样东西,但那种恐惧他再也不想体会第二次,于是萌生出要躲在被窝里,用手指堵住耳朵的想法,重重的点了点头,答应了夫子。

    帆船泊岸了,大人们三五成群的从船上跳下,踩着浪花走上沙滩,一边走一边窃窃私语:“刚才你们看见没,海里的东西。”

    “看见了,可是看不清啊,黑乎乎的一大片,尸体刚下去就让那东西卷走了。”

    “是鲸鱼吧”

    “没理由啊,这季节海里虾蟹多,鲸鱼不会到浅海来捕食。”

    “哎唷,他娘的,起了老子一身起皮疙瘩,这几天说啥我也不出海了。”

    几个大男人七嘴八舌的上了沙滩,见着夫子,都露出尊重的神色,行了个礼,便朝村子方向走去。夫子闭目养神,对他们的礼节不予理睬,小远至却竖起了耳朵,听他们继续私语:“看见没,蜃楼离村子近了许多。”

    “是比昨前天要大要清晰了,你们说这咋办啊,那东西要是回来,咱村子这么些人丁还不够打牙祭的。”

    “别慌啊你们,昨天我听那些军爷聊天,说起百户大人已经向尔都城请求增兵了,要来两千人呢。”

    “管他娘的来多少人,先下手为强,我得回去和婆娘商量一下,把孩子送到尔都亲戚家去住几天。”

    声音逐渐遁远,再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小远至看了看夫子,见他仍在养神,就说道:“老师,我先回家了。”

    夫子不动如山,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