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小书生》第一百六十五章:安远侯苏定边

    陈宁打量着大个那高大的身材。

    这怕不是一个巨人症吧。

    这样的铁棍,要是轮在人身上,不得一下子把人砸成肉泥。

    几人翻身下马,来到山谷的一边。

    和上次不一样,紧靠着山壁处,有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茅草亭子。

    亭中只有四个木桩,大个走到一块巨石旁,毫不费力的随手将这百十来斤的巨石搬起来扔到了亭子旁边,坐了下去。

    几人就这么聊了起来。

    来托山青龙寨,大当家的许汉文。

    这是一个有思想,有觉悟,有职业规划,有道德底线的土匪头子。

    简单的聊了几句,陈宁就知道了他们在此等候的意思。

    这可不是老乞丐说的给他介绍一个朋友那么简单,不知道是不是土匪做够了,独眼龙这个四有土匪想要跟着陈宁去打仗。

    不做土匪是好事,可是跟着陈宁去当兵

    陈宁看向独眼龙道,“许大当家的,这战场上,人命可不值钱。”

    独眼龙豪迈道,“从我记事起,这人命就从来没都值钱过,我不是关内人,我的家在外面。”

    他伸手指向铜门关的方向,陈宁心中顿时了然,他指的外面便是吴国的失地。

    陈宁身为一个校尉,带几个人参军肯定是没问题。

    而且就算是没有陈宁的引荐,如今各州府都在招兵,只要是青年壮丁报名基本上都会被招募。

    可是,陈宁瞧了眼独眼龙,又瞧了眼大个。

    心中琢磨着,自己身边已经跟了一个孩子,一个乞丐,如今又多了一个瞎子,一个巨人症。

    他苦笑一声,自己带着他们几个出现在陈国士兵眼前,怕是不用打先能让他们笑死几个。

    青龙寨的人没有跟独眼龙走,他们留在了来托山,这是独眼龙的意思。

    整个青龙寨他只带走了大个一个人,跟着陈宁去参军。

    独眼龙知道战场上凶险,青龙寨的兄弟们都是苦命人,不一定非要跟着他独眼龙走他的路。

    继续西行。

    多了两个人倒是没什么影响。

    独眼龙性格豪爽,虽然说话很糙,但是不得不说,这糙人有时候相处起来,往往要比那些文绉绉的人好相处很多。

    不到一天的时间内,独眼龙和陈宁便亲的像是亲哥兄弟一样。

    当然,这仅限于独眼龙的想法。

    至于大个,多了他和没有这么一个人一样。

    他加入这个队伍后,陈宁就只听他说过,“嗯,哦,昂。”

    再不就是嘿嘿的看着他傻笑。

    以前,陈宁感觉青哥就已经够少言寡语了,但是现在他知道他错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更比一山高。

    八月初七这天,吴国三路大军共十五万人,在铜门关外集结,营帐绵延十数里。

    吴皇将这次战役命名为伐陈之战,安远侯苏定边是这次伐陈之战的最高统帅。

    苏定边久经沙场,打过不知道多少场经典的战役,战功无数。

    用兵不诡,最善正面奔袭和突袭战。

    二十一岁时便曾经率领两千骑兵,一夜奔袭八百里,杀出青海湾。

    在燕队没有任何防备时,如神兵天降突入燕军营帐,斩敌主帅后在燕军营帐中杀了一个对穿,长身而退。

    两千骑破燕国十万大军,将当时燕国对青海湾的野心直接扼杀。

    正是这战绩,奠定了苏定边在吴国的地位,二十一岁封安远侯。

    这种战法,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闪击战,在你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便直接将你打败。

    这种战法容易取得奇功,但是也有很大的风险。

    故而苏定边以前打仗,从来没有执掌过帅印,更多的是作为先遣军的先锋将帅在杨思业账下听从派遣。

    当时吴国很多人都说,如果没有杨思业,苏定边早已经是一方大帅。

    时隔多年,吴国战事再起,当时的说法得到了应验,苏定边执掌帅印。

    主帅营帐中,一个赤膊之人蹲坐在地上,手中握着一条烤熟的羊腿大口吃肉。

    看这人赤膊的上身,刀疤,箭孔密密麻麻。

    肌肉一点也不突出,看起来甚至有些瘦弱,但线条分明。

    身材和威猛一点也不沾边,身高看起来也只有一米七不到,穿上衣服的话会更显瘦弱。

    这样一个人,如果放在人群中,谁也想不到他就是这伐陈大军的统帅,安远侯苏定边。

    “报!”账外有声音传来。

    苏定边狠狠撕下一块肉,一边大口咀嚼一边说道,“进。”

    来传讯的士兵进入帐中,抱拳道,“苏帅,皇上亲封的骁骑校尉陈宁到了,还带来了四人,现在正在给他们入军籍,办理好之后可是让他来见过苏帅”

    陈宁的到来好似还没有他手中的羊腿让他感兴趣。

    苏定边一边撕扯着羊腿,想了想说道,“不必了,一应军械给他配齐,再给他二百兵,让他去追上先锋军,至于那二百人,在第二先锋军中抽调。”

    来人明显一愣,下意识道,“苏帅,他是皇上”

    苏定边手中动作一顿,抬头看向那士兵。

    他虽没有说话,棱角分明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他的意思,“皇上又如何在这军中,是我苏定边说的算。”

    那兵咽了口唾沫,忙应道,“是,苏帅,我马上便去通知陈校尉。”

    士兵走后,苏定边继续专心致志的啃他手中的羊腿。

    一直啃到这羊腿上光滑的一丝肉都没有,他又将骨髓吸尽,这才将这羊腿仍在一边,吸吮着大拇指上的油渍。

    陈宁。

    苏定边对这个名字的印象很深,不是因为陈宁是皇上钦点的校尉,而是因为那一本。

    他身为将帅,自然不像吴皇和太医那样想当然的夸大的作用。

    他能够结合战场上的情况,更加具体的知道这本上在战场上能够发挥的作用。

    而后他明白了,这本书能够救人。

    于是他自己看过这本书之后,第一个命令就是让各个将军,统领熟练的掌握这本书的内容。

    不识字,你也得给我背下来。

    然后再让每一个士兵都背下来。

    苏定方没有对陈宁不满。

    相反,因为陈宁的那本书,他心中很欣赏陈宁。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