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强国传》第二十章:建议

    在另一方,曾主任接了朱书记的命令,第二天就亲自到同华投资集团来拜访王学礼了。

    王学礼在公司总部大厦顶层的天台上接见了曾主任。

    这一天恰好天气晴朗,天空一碧如洗,瓦绿瓦绿的,不多的白云聚集成堆,构成了各式各样的奇异图案。

    有的像棉花堆,有的像奔马,还有的像一条遨游太空的鲸鱼,大自然的杰作就是这么奇妙!

    三月的阳光并不毒辣,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温暖潮湿的春风,像一双顽皮少女的双手,轻轻拂动,使人混身上下都懒洋洋的,格外的舒坦。

    曾主任双手接过王学礼亲自泡的功夫茶之后,全身仰靠在藤椅上用羡慕的语气对他说道:“王总,你可真会亨受啊!此情此景,纵是神仙也艳羡啊!”

    王学礼闻言哈哈一笑:“哈哈哈哈!我也是偷的浮生半日闲,看到今天天气好,才上来坐一会的。”

    王学礼说完,没有多说,却拿起茶盅美美的喝了一小口,他不打算询问曾主任的来意,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

    果然,曾主任还是道出了来意。

    “王总,实不相瞒,我今天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受朱书记委托,特地来请教你的高见。

    昨天贵公司将税款打入开发区帐户上之后,朱书记非常重视,特别召开了一次县委扩大会议,目的是怎么有效的使用这笔巨资。

    但是很可惜,同志们的意见无法统一,有主张迅速补发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有主张用这笔钱投资,以钱生钱。

    朱书记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了,就想请教你一下,还望王总不吝赐教啊!”

    曾主任久历官场,其说话做派是拿捏得恰到好处,显得不卑不亢。

    但是王学礼却不好回答,本来政府部门的事情,他这个外人不便置喙,可曾主任道明了是受朱书记的委托,他又不得不说。

    因此,他仔细思考了一下才正颜回道:“曾主任,我知道朱书记的意思了,他应该是想问这笔钱投资在哪个领域。

    首先,政府部门能将这不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而不是简单的一分了之,我表示由衷的钦佩与赞赏。

    其次,我们湘中地处湘省腹心,交通不便,基本不具备招商引资的条件,开发区成立三年多了,还没有一家外地企业入驻,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因此我们湘中必须改变策略,不等不靠,主动培育与扶持本地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呵呵!我说的当然不是我们同华投资集团,我的意思是政府可以用这笔资金作为引子,广泛吸纳社会上的资金,再投资一家本土企业,一家充满活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积少成多,我相信,要不了多少年,我们湘中就能真正脱贫致富,成为湘省一颗耀眼的明珠。”

    “王总,你就不要再藏着掩着了,在经营企业上,我们都是十足的外行,你就直说投资一家什么企业吧!”

    曾主任对王学礼官场式的套话非常不满,没有一点实质的,说了等于没说。

    王学礼一听就笑了:“呵呵!曾主任,你还别说,办什么企业,还真有学问,绝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做好的。

    以我们国内目前的环境,以县里如今不多的资金,所能涉足的领域确实不多。

    依我愚见,我们只能做技术要求不高,门槛低的行业。

    但是我们湘中又地处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一味的学习模仿沿海发达地区的模式,又无疑是刻舟求剑。

    所以我通盘思考下来,只有办服装厂才适合,而且不能做简单的外贸代工,我们要做就要做自己的品牌。”

    “品牌

    王总,以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搞太高档的,有人买吗

    再说了,国内目前也没有什么出名的服饰品牌吧!大都是进口的,国人还只认外国的品牌。”

    曾主任对王学礼的建议不太认可,建一家服装厂可以,但是想创立品牌太难了,别人都做不到,难道一个新入行的企业能做到吗

    曾主任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国内企业界普遍的认识,总缺乏点自信。

    “曾主任,你有所不知,按照一般的思维,确实不容易创立品牌,也很难打开市场。

    但是我们不一样。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有我们的优势。

    政府虽然现在只有八百多万,但是以后每个季度都会有不少于一千万的税收,随着我们同华投资集团的不断发展,以后的税收会呈指数式的增长。

    也就是说,你们只看到了现在,而没有长远的考虑。

    长远的规划就不同了,我们要考虑创立的企业,必须具备国际竞争力,否则还不如不投资。”

    “哈哈哈哈!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有道理。”

    王学礼剖开了说,曾主任就立马懂了,他哈哈一笑就表示了认可。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