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鬼市摆地摊那几年》第二十六章 用力过度了(求收藏求推荐!)

    “高老板淘的这只鼻烟壶,可有什么讲究”贵叔这次没有直接过手,而是朝着身穿褂子的那位摊主拱手问道。

    我闻言,也看了过去。

    高老板点点头,没有说话,而是取下鼻烟壶的盖帽,别下帽檐下方的料塞勺,和壶身一起收好。

    掏出打火机,打火在鎏金的盖子上烧了一圈。

    接着,他一手捏住翠绿帽檐,一手捏住鎏金帽顶。

    我看得眼皮直跳:这也不烫手

    还在吃惊中,只见他双手一开,将鎏金帽顶和帽檐直接分离。

    将帽顶和软塞收入衣兜,掏出手电打亮,照在了露出真身的翠绿盖帽。

    满绿冰翡翠盖帽!

    看水头,绝对的老坑,还是阳绿!

    “高老板不愧翡翠眼的称号,眼眼不落空,这翡翠盖帽藏得这么深,您一眼就瞧出来了,吴某佩服!”

    贵姓吴的贵叔应该不是排行老三,此时的他,语气里充满了敬佩,至于是否心中滴血,心虚的我就不好猜了。

    “清末民初的老坑满绿翡翠盖帽,品质达到了冰阳绿,一眼开门的俏货,相信不用在下赘述了吧各位请吧!”

    几番竞价之后,这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翡翠盖帽,最后竟然被将近五万块钱收走。

    真是黄金万两,不如凝翠一方啊!

    “这位朋友手中必定是有同年代品质的鼻烟壶身吧”贵叔朝着那高鼻买家拱了拱手,笑问道。

    这名应该有着西方血统的高大中年笑而不语。虽看不清楚他的模样,但其衣着不俗,举止从容,出手阔绰也不奇怪。

    包括我在内,很多觉得价格偏高的人都明悟过来。

    古玩成套与否,价值天差地别。

    看似天价单入,若是能和手中的残品凑成完整,价格何止两两相加之后再翻倍

    退一步说,千金难买心头好,对于买力够的人而言,溢价就跟杯里溢水一样,不足挂齿矣!

    这也是拍卖场上,某些估价的太高的古玩,冷不丁就会被天价斩获的重要因素。

    我暗自咋舌。

    高老板离开后,贵叔又看向了顶着一头乱发的那位摊主。

    “郑老板,您盯着吴某这物件已经有些时候了吧”他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让大家都有些意外。但他语气并无不满,反而带着好奇,“您说说这炉子的来历”

    显然,他也没看出自己这物件的端倪。

    “麒麟大双耳宣德炉,而且造型少见,虽然是清仿,但形制规整,通体流畅。特别是一对瑞兽兽耳,符合明代马脸麒麟的特征并向清代的龙首演进,我觉得应当是清前期的工艺。乍看之下,有些不伦不类,所以有些人以为是臆造,不过,我以前学艺的时候,在师傅那里见过宣德朝的到代炉子,结合刚才说的审美演化,我看开门。”

    说着,他掏出一块软纱布,在炉子边上用力地搓了几个来回,手电灯照下,露出了古铜色的幽幽光泽。

    众人听了议论纷纷,多是赞叹。我亦是眼前一亮,心中暗道:这一行果然博大精深,不可轻言懂得。而且万不是照本宣科就能练出眼力,无多年的经验积累,走宝那就跟走马一样,观花十里,不知芳名几许。

    “吴老板,您想必听说过我的事情,这只炉子,我不打算出,就按照规矩,您来说价。”郑老板看向贵叔,语气有些激动。

    贵叔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对众人道:“按照规矩,郑老板确实可以留着这件宝贝。至于价格的话,我前不久参加一场拍卖,见过差不多年代和大小的狮耳炉,当时拍了十一万六千。不过这应该是这几年起的生坑,价格嘛……既然郑老板没有匀的打算,那吴某就随便起个价:至少是大五位。”

    接着他苦笑一声:“说来惭愧,吴某是灯下黑啊,完全没注意到这么件俏货。”

    “谢谢吴老板,郑奇感激不尽,待会去我那儿,定不亏与你!”郑老板动情地说。

    贵叔不愧是老狐狸,闻言双眼笑得眯起,显然早将这点计算在内。

    我好像又有些明白这个“规矩”了。

    如果真的有来有往,即使最后一方亏在了眼力,也符合行规。

    “好了,到了这里,三位持牌老板挑到的物件价格已经出了。”贵叔对众人说完,再次看向我,脸色有些凝重,“小友,关于规矩我不能再所说,不过,我愿意破例,让你再选一次。”

    我的眼角余光扫到包括去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