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寸仙凡》乱起鬼方地 第六十一章:承因的心事

    第二日清晨,距离通界大门打开只剩下一天。

    荼茗正拿着扫帚心不在焉的打扫着不怎么脏的地面,两个人影背着一个包袱朝他走了过来。

    正是笙桓和花小鱼二人。

    “三天,扫地还心不在焉的,小心承因去给你穿小鞋”笙桓笑着说道。

    “切,去就去,我还怕他不成”荼茗挑衅的说道。

    看着两人大包小包的样子,自然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三人沉默一阵后,荼茗率先打破略显尴尬的场面。

    “这就要准备走了真是雷厉风行啊”

    “嗯嗯,要走了”笙桓拉了一下有些松的肩带,勉强一笑。

    荼茗点点头:“这一走,恐怕就真再也见不到落乙丙那小子了,来日,他若是回来了......”

    “他若是回来了,那便自己找我们来吧!”笙桓哈哈一笑,笑容中透着苦涩和不舍。

    “那时候我肯定已经扬名立万了,他要找我肯定很容易”

    “什么时候有扬名立万这个想法了啊”荼茗打趣道。

    “最近才有的,既然要出去,那怎样也要闯出个风头吧,以后你若是来找我,定让你大吃一惊!”笙桓说道。

    “嗯,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说完,荼茗转头看向一旁红着眼睛的花小鱼,上前两步拍了拍她的脑袋。

    “小鱼儿,怎么啦”

    花小鱼带着哭腔,说道:“我舍不得你,舍不得土地庙,舍不得长明寺,舍不得观音台”

    “没事的,以后抓到南宫清那小子,再把他带回来就行了”

    “那你会走吗”花小鱼耸了耸秀美的鼻子,可怜巴巴的说道。

    “我啊我也要走的,可能......就这两天吧”荼茗放下手。

    谁知那花小鱼突然扑了过来,一把抱住荼茗,头埋在荼茗的下巴:“谢谢你,三天!”

    荼茗微微一笑,用手轻轻拍打着小鱼儿的后背,轻声安慰道:“我也谢谢你们,很高兴此生相逢,以后会再见面的,不用太伤心了”

    花小鱼从荼茗怀里退出来,重重的点点头。

    “你一直说自己是睡了三天的三天,我倒是觉得你是昨天今天明天的三天,明天见”花小鱼擦掉眼角的泪水,递给荼茗一个甜甜的笑容,然后转身走开。

    “哦对了,记得告诉承因一声,以后若是想吃花小鱼的叫花鸡,那就去找南宫清要去”

    “走了!”笙桓点点头,跟了上去。

    荼茗站在门前看着两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难免升起一阵落寞,可人生本就如此,有缘以后再见,若是无缘,这美好的回忆也永远值得珍惜。

    荼茗挥着手,待两人转过山路彻底消失后,不禁眼眶有些湿润,可毕竟百岁的人了,伤春悲秋这些事,还不是时候。

    中午时,荼茗在寺内那颗大树下遇到了正在打坐的承因和尚。

    便走过去,坐在他的身旁。

    “怎么了你也想参禅要遁入空门了吗”承因和尚睁开双眼打趣道。

    “滚一边儿去,我来是想告诉你一个坏

    消息”

    “什么坏消息”承因和尚好奇的问道。

    “你的叫花鸡,以后没着落了!”荼茗微微一笑。

    听闻此言,承因蹭的一下就跳了起来。

    “什么意思你把我叫花鸡怎么了”承因和尚张牙舞爪的冲了过来。

    荼茗撑起一个防护罩,挡住外边的承因和尚。

    “你先别急,我能把你的叫花鸡怎么样只是花小鱼走了,恐怕以后都没得吃咯!”

    张牙舞爪的承因忽然没了动静,又重新盘膝坐下。

    “他们也走了”神色平静的说道。

    荼茗不禁感叹道:“你这变脸的速度也忒快了吧”

    “对呀,都走了,走了以后就只能去偷鸡吃了”承因和尚嘀嘀咕咕的自言自语。

    荼茗还没听清楚,转过头问道:“你说什么”

    “没什么”承因和尚甩甩头 。

    荼茗又问道:“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参禅吃肉,呆在寺里等退休”

    “你不知道吗”荼茗眉头一皱。

    “不知道什么”

    “没什么”

    两人闲聊了一阵后,荼茗拿着扫帚往房间去。

    路上遇到几个和尚看见荼茗心不在焉的样子,搭话问道:“三天施主,你为何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几位师父,三天只是有些事没想通,等会儿就好了”荼茗双手并于胸前,微微弯腰。

    “如此甚好”

    晚上荼茗正盘膝而坐,忽然承因和尚跑来敲门。

    “笨三天,我找你有事,开个门呗!”

    荼茗下床开门,邀请承因进屋后,便坐在一根板凳上。

    “什么事,今晚上才来找我!”

    “我其实只是有些事想找人倾诉而已”

    “什么事说来听听”

    “在我小的时候,我就一直一个人,虽然师兄们都对我很照顾,可我总觉得自己和他们并不对路,我问师父这是为什么”

    当年师父站在我的身前告诉我。

    “承因啊,人这一生很多事自生而决定,很难去改变,既然你觉得与师兄弟们并非同路,那便找一个与你同路之人即可”

    “知道为师,为何以承因做你的法号吗”殿前的老和尚慈爱的看着懵懂无知的小和尚,仿佛看着自己的子嗣一般。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