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秘史之我不是妲己》第五十三回 天子也缺钱

    出了东宫,商王的心情更加阴沉。一旁的焦方低声问道:“大王,现在去何处”

    商王略一思忖,摆手道:“还是去荣华宫吧。”焦方闻言,嘴角露出了一丝了然的笑意,口中道:“遵旨。”

    当商王来到荣华宫,却见到黄雪正难得安生地坐在主殿内,对面跪着一个捧着纸笔的侍官。黄雪不时地向侍官叮嘱着什么,而侍官则依言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商王轻哂道:“不知她又在弄什么花样。”说着,便迈步走进了主殿。

    黄雪见到商王前来,忙起身行礼。商王笑道:“妲己,这是在做什么”

    黄雪道:“大王,臣妾这是想让人采买一些东西。”说罢,对着侍官吩咐道:“大体便是这些了,你按照单子去采买吧。”

    那侍官对商王和黄雪行了礼,便转身出去了。

    商王落了座,问道:“可又是什么好玩的事物”

    黄雪道:“其实臣妾是想到了另外一种菜肴,需要一些材料,回头等做好了,我便请大王同来享用。”

    商王笑道:“甚好,那我便等着了。”

    两人闲聊了几句,黄雪想起早上春分之事,便问道:“大王,不知当日梅伯府中抓获的那些家丁,如今怎样了”

    商王想了想道:“哦,那些人啊,之前已经下狱了,不过这几日还顾不得管他们,应该还关在牢中。”

    黄雪道:“臣妾斗胆,试问大王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商王此时已知黄雪的用意,叹道:“之前武成王也告诉朕了,他们都是忠心之人,并非有意为恶。只是他们终究所犯乃是叛逆之罪,所忠心的也不是朝廷,朕和王叔商量过了,打算过了这一阵,将他们打散了流放充军便是。”

    黄雪道:“大王仁慈。”

    商王喟然道:“说来也是可笑,朕贵为一国天子,富有天下,也不知身边有几人能比得上这妖怪所养之人忠心。”

    黄雪忽然心中一动,道:“大王,臣妾听说那些人都是梅伯自小领养的孤儿,因此才这般忠心。当今天下孤儿甚多,不如大王也收养些孤儿,从小教习文武之道,那么长大后自然也会誓死效忠朝廷。如此一来,既成全了大王仁慈之名,又培养了忠心之士,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黄雪这是也是福至心灵,方才想出了这个法子,却不知她这法子在后来被称作“养死士”,本应是五百年后的越王勾践提出来的。

    商王闻言思考了一阵,道:“这法子有些意思,但也有些不妥。这许多孤儿,总不能养在宫中,若是安排人养在外面,又怎知他们会忠心于朕”

    商王的问题自然难不倒比他多了三千年经验的黄雪,她只微微一想,便回道:“大王的顾虑,解决起来却也容易。只需以大王的名义建立一所孤儿院,收养天下孤儿,则孤儿们自然知道乃是为大王所养。孤儿院的管理者,需由大王亲自委派,不时更换,每隔一段时间便带进宫来由大王亲自训话,则孤儿的忠心自然也不是问题了。”

    商王闻言,这次沉默了更久,才沉吟道:“你所献之计,确是不错,不过还有些其他难处,此时却实在难以施行。”

    此时的黄雪,却是越想越觉得这主意靠谱。救助孤儿,这种事本来也最贴近她现代人的思维,自穿越来到商朝,她还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在为国家做一些好事。听到商王仍有顾虑,便道:“大王,还有何难处,不如说出来,让臣妾为大王谋划一二。”

    商王盯着黄雪看了半晌,才无奈道:“如按你所说,朕收养的孤儿至少得超过万人,方才能够勉强派上用场。这上万孤儿的安置、教育,每年所需至少五百万钱。可如今国库空虚,朕实在是拿不出这许多钱财。”

    纳尼你堂堂一个大商朝天子,居然连一年五百万都拿不出黄雪闻言便是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但心中这么想,嘴里却不能这么说,只得道:“臣妾也是想为大王培养些忠心之士,既然大王如此为难,那便算了吧。”

    商王怕黄雪不悦,又解释道:“妲己,你有所不知,咱们大商朝廷的进项,主要就是朝歌地方的赋税,还有四方的朝贡。这几年,虽然天下太平,可北伯侯那里大旱三年,每年都需要朝廷补贴;南伯侯那里人丁稀少,本就交不上多少朝贡;东伯侯那里虽然富庶,但临近北海,骚乱不断,朝贡日渐减少,最重要的盐税也是被私盐侵扰得越来越少;唯有西伯侯那里还算富余,每年的朝贡可堪一用,但去年也是遭了旱灾,今年怕是也要减少许多。所以朕说没钱,也当真不是妄言。”

    黄雪没想到商王会如此仔细地向自己解释,心中还是有些感动。

    仔细想来,她也有些理解商王。商王倒也真未必拿不出这些钱,但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在是很难说,毕竟没有什么前车之鉴。

    而且其实五百万钱已经是保守估计了,这个年代的医疗卫生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这一万孤儿,能有六七千人成功养到二十岁便算是不错了。运气不好了,一场瘟疫便能夺去大半人的性命。君不见,黄妍的未婚夫殷江,贵为王爷世子,也不过是一场风寒便没有撑下来。

    身为一国天子,做事当然要讲究回报,不可太过任性。不肯建立孤儿院,实在是怨不得商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