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策与对策
李勣略带欣慰的看着口若悬河的房遗玉,可与此同时却又摇头苦笑。
他和唐太宗其实早已知晓当下一切,反而是房遗玉被他们瞒在鼓中。
吐蕃的意图瞒得了房遗玉,却是逃不出唐太宗的法眼。
唐太宗压根不信松赞干布所下战书的表面意思,身为大唐的统治者,他有那个把握,他也可以肯定,除非是嫌自己命长,否则没谁会对他统治下的大唐说出那番话。
虽未谋面,但唐太宗能够猜到,松赞干布绝非蠢货,更应是位智近乎妖的角色,否则也没可能在短短八年内,荡平叛乱,统一吐蕃,成为雄踞一隅的霸主。
唐太宗先前之所以对房遗玉的计策并未反对,一是因房遗玉之策确实可行,二是即便是他也没摸清吐蕃的真正目的,只是感觉吐蕃别有图谋,却并未道明罢了。
当日傍晚,唐太宗便召集了麾下心腹,将李靖、房玄龄、杜如晦、长孙辅机、李勣这五个位于大唐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唤去一同商议。
这般阵仗,别说什么小小吐蕃,便是万邦结盟,尚也无法奈何大唐。
李靖率先摇头道:“吐蕃之战书似有误导之疑,以老臣对松赞干布的研究,他绝非这般意气用事之人。”
长孙辅机紧随其后:“若非意气用事,那吐蕃定是另有图谋。他们八成是准备示弱以敌,令我军误认为他们对我大唐国力一知半解,继而生出骄纵自大之心。”
房玄龄也道:“小女便是受其误导,从而认定吐蕃是妄自尊大,殊不知这却是吐蕃的诡诈之策。臣料吐蕃之意图与战书应截然相反,他并非打算挥师中原,而是存心击溃我方前军。”
几人耗费数个时辰,抽丝剥茧,将吐蕃的目的,分析的一清二楚。
房玄龄最后恳求唐太宗等人莫将吐蕃的目的告知房遗玉,希望能够挫挫房遗玉的锐气,使她清晰认识到自身不足。
唐太宗、李靖、李勣等人皆已瞧出房遗玉之不凡,俱是对其有心栽培,故而纷纷应下。
但他们却是未有料到,即便没有他们的解惑,房遗玉仍旧凭借自身本领看破其中玄机。
“侄女,你是如何看破其中玄机的!”李勣对此着实好奇,唐太宗集思广益才得以摸清吐蕃意图,然而房遗玉却能一人看破,着实让李勣讶异的很。
“嘿!”房遗玉搔着耳垂道:“其实侄女在收到战书时,便发觉有些不对,虽说吐蕃是我们的敌人,但他们的统治者确实不一般,想来不会是意气用事之人。”
“先前因为摸不清松赞干布的真实意图,只得将其划为妄自尊大,近日倒是逐渐理出些头绪,摸透了吐蕃的真正意图,可是——”
房遗玉说到此处,不禁加重语气:“正因如此,我军此战必要取胜,且要大胜!既然吐蕃能针对我大唐设下此计,可见其对我国研究颇深,若非图谋不轨,又怎会如此”
李勣若有所思,命房遗玉退下。
观其背影,李勣不吝赞美:“生女当生房遗玉,这丫头如此年纪便有这般算计,假以时日,成就或可在药师之上。”
“名留青史的女元帅啧啧!”
-
松州城府!
松赞干布于攻占得来的都护府中召集众将。
“禀报赞普,唐国主帅李勣亲率九万大军,已达松州城外险要之地安营扎寨,看模样似乎并不打算进攻。此外我军斥候发现
猜你喜欢
- 石肆
- 梦回贞观,一览千年,汉唐盛世何其傲然,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何时可及?恨不能踏碎凌霄,乾坤倒转。也罢,便教我重回长安,以人为笔,书画三千卷,为盛唐续篇 我的大唐,没有遗憾。
- 盛世天下
- “我只想在这个时代悠闲的活着”然而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贞观初年的王宁安,却是忙的不行,建书院,搞活经济,败外敌,还新建了大唐都城然后,和李二陛下一起打造出了一个盛世大唐
- 日兔十二
-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参赛作品
- 只为了吃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行艺半步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 初来乍到,杜构本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官二代,奈何人生难料,世事无常 既然做不了好人,那就索性做个祸害,闹他个惊天动地,搅他个天翻地覆 只是让他没到的是,他这个祸害,无意中居然闹出了一个威震寰宇的大唐帝国!
- 贼眉鼠眼
- 大唐贞观,天下靖平,山河壮丽,独钟李氏 李靖北击突厥,太宗东征高丽,兵锋之盛,威服四海。待从头,重整旧山河。功臣画像前,李渊拨弹琵琶独怅然,凌烟楼阁上,李世民大醉翩翩舞春风 中国历史上最壮丽,最磅礴,最意气风发的年代里,长安古都外,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里的皇城,露出了笑容…
- 木子蓝色
- 张围
- 顾青咽下一口唾沫,在这片荒山已经走了三天,手机没有信号,依旧没有找到人烟也没有救援,几天前还在和朋友在爬山,没想到爬上一个山头自己身边的朋友不见了,看眼前望不到边际的山丘,大爷的…这是哪儿啊?
- 大眼小金鱼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