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反击
“侄女所言有理,这倭国夷人属实可恶,朕决不轻饶,房相,你即刻传朕口谕,将倭国使节缉拿入狱,遣人刑讯其中何人为主使,余下对此不知情的倭国人一并驱逐出境,从今往后我大唐与倭国再无瓜葛!”唐太宗冷哼道。
房玄龄对倭国亦是反感,再加之倭人行刺房遗玉,险些害他这掌上明珠丢了性命,此时更是火急火燎的应承下来。
唐太宗转头看向刘正则,出言赞赏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刘爱卿职位虽低,可却竭尽忠诚以奉事国家,朕十分欣赏,且命你为谷州令,以观后效!”
刘正则闻言喜不胜收,高声道:“谢陛下隆恩!”
房遗玉颇为在意的瞧了他几眼,因倭国一事,刘正则已然走进唐太宗视野,眼见这抗倭名将的命运已被更改。
外头关于房遗玉遇刺之事,传得是沸沸扬扬,消息层出不穷,已然成为长安百姓茶余饭后的必谈之事。
百姓们也不知事情缘由,纷纷认为是和野岛元输不起,继而狠下毒手,对倭人之行径,百姓们自是愤慨不已。
同时也赞房遗玉武功超绝,面对险境,临危不乱,英勇的将对方伏诛。
当房玄龄将唐太宗处置倭国的口谕传开,百姓们对于唐太宗的圣裁,纷纷发自内心表示其赞同,倭国那般品行低劣的小国,哪配与泱泱大唐往来
至于天下会武一事,暂停一日后继续进行,并不会受到牵扯,所有与倭人对阵的选手,尽数做为对手弃权,判定晋级。
此事可将卢氏吓得不轻,经过房遗玉再三劝说,才打消其担忧。
李月婉也是如此,亲自寻上房家。
房遗玉拽着她在闺房里窃窃私语,一番插科打诨柔情蜜意之下,李月婉也笑逐颜开,尽兴归去。
房遗玉独在院中坐落,却是在想如何报复此仇。
她几已能确定此次事件的幕后主使为李高明,因房遗玉仇敌无几,勉强算来,也只李高明一人,至于长孙娉婷、拔灼、松赞干钦等人也仅是交恶,远不至于要人性命的地步。
况且在大唐,除去李高明,长孙娉婷、拔灼、松赞干钦几人还无那力量,让和野岛元不惜一切代价的行刺于她。
唯一目标也只有李高明。
其实房遗玉与李高明之间的仇恨也没到无法化解的地步,更不至于刀兵相向,可房遗玉深知李高明为人。
因史上发生过那么一件事,李高明有位师长叫做于仲谧,于仲谧可是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身为是唐初十八学士,才学过人,且精于国事。
唐太宗命其做太子詹事,显然是让李高明跟于仲谧学习治国本领之余,另有为他配置班底的意图。
可李高明私生活混乱,屡教不改,于仲谧一怒之下便向唐太宗进谏去了。
李高明知后大怒,当即遣人去刺杀于仲谧。
于仲谧仅是将李高明告了一状,就险遭杀害,更何况房遗玉害李高明挨了顿毒打,还牵连他大部分死忠被唐太宗杖毙,加之其心肝宝贝合意还被房遗玉给狠狠揍了一顿!
李高明为点小事,都能去遣人弑师,如今更是可能会雇人来杀房遗玉了。
故而无论房遗玉怎么推测,这幕后主使都必是李高明。
房遗玉身为女子,自问心胸并不宽广,且狭窄的很,更不是让被人骑在头上拉屎也笑脸相向的废物。
既然李高明敢出手害她,那她也应当做些反击才对。
沉吟片刻,房遗玉命人唤来西门追。
猜你喜欢
- 石肆
- 梦回贞观,一览千年,汉唐盛世何其傲然,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何时可及?恨不能踏碎凌霄,乾坤倒转。也罢,便教我重回长安,以人为笔,书画三千卷,为盛唐续篇 我的大唐,没有遗憾。
- 盛世天下
- “我只想在这个时代悠闲的活着”然而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贞观初年的王宁安,却是忙的不行,建书院,搞活经济,败外敌,还新建了大唐都城然后,和李二陛下一起打造出了一个盛世大唐
- 日兔十二
-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参赛作品
- 只为了吃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行艺半步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 初来乍到,杜构本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官二代,奈何人生难料,世事无常 既然做不了好人,那就索性做个祸害,闹他个惊天动地,搅他个天翻地覆 只是让他没到的是,他这个祸害,无意中居然闹出了一个威震寰宇的大唐帝国!
- 贼眉鼠眼
- 大唐贞观,天下靖平,山河壮丽,独钟李氏 李靖北击突厥,太宗东征高丽,兵锋之盛,威服四海。待从头,重整旧山河。功臣画像前,李渊拨弹琵琶独怅然,凌烟楼阁上,李世民大醉翩翩舞春风 中国历史上最壮丽,最磅礴,最意气风发的年代里,长安古都外,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里的皇城,露出了笑容…
- 木子蓝色
- 张围
- 顾青咽下一口唾沫,在这片荒山已经走了三天,手机没有信号,依旧没有找到人烟也没有救援,几天前还在和朋友在爬山,没想到爬上一个山头自己身边的朋友不见了,看眼前望不到边际的山丘,大爷的…这是哪儿啊?
- 大眼小金鱼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