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职场》109.北平大案(六)

    姚光启笑嘻嘻的答道:“我不知道这新王府的规矩,就想了这么个法子,我要见燕王。”

    温知新释然的一笑,转身就走:“就这么点事,你还鼓捣这么大动静,走吧。”

    姚光启一把拉住温知新,甩头示意他看乞丐:“给他们放粥吧,他们吃饱了能说燕王好话。”

    温知新会意的一笑:“这不用你操心了,保管他们能吃上饭。”

    从这天开始,北平的乞丐中间便开始流传一个故事,是一位少年的传说,这位少年给数百位乞丐要来了一顿饱饭,而且自那以后,燕王府便有了规矩,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王府固定的行善日,不管你是乞丐还是百姓,都可以到王府门前领一碗粥喝,这个规矩维持了很多年。这个原本是姚光启突发奇想的小恶作剧,却在多年后,在燕王定鼎天下关键时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了这是后话。

    进了燕王府,姚光启没见到朱棣,因为朱棣两天前已经出城到北平周边各卫巡视军务了,要一个月才能回来。但姚光启没有失望,他见到了另外一个人,他的养母姚王氏,当温知新带着姚光启见到养母的时候,姚光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发配充军北上千里,姚王氏虽然消瘦了很多,但精神尚好。姚光启见了母亲,噗通跪在地上,膝行趴到养母跟前,他再也控制不住情感,所有的情感在一瞬间全部迸发出来,抱着姚王氏的腿哇的一声大哭。温知新后退缓缓的关上门,让这对团员的母子独处。

    被分派伺候姚王氏的丫头守在院子中,母子二人在房间中整整两个时辰没出来,这丫头听到母子二人时而同时痛哭,时而是姚光启激动的哭诉,时而姚母低声哭泣,有时母子二人的谈话声音稍大,丫头也能听清一两个字,其中“报仇”两个字反复出现,一直过了晌午,二人才从房间出来。

    从养母的小院中出来,姚光启见到了朱能,两人见面,格外高兴,朱能拉着姚光启的手,满脸都是笑容:“怎么长头发了不是说你从小不长头发吗”

    “说来话长。”哭了一上午的姚光启却看起来心情不错,但他没有跟朱能寒暄,而是直接进入正题:“最近北平城有一桩大案,你知道吗”

    朱能点头:“你说的是盐商的案子”

    姚光启点头问:“这案子跟王府有牵扯吗”

    朱能肯定的说:“怎么能没牵扯,这个案子就是发端就在燕王这里。”

    一听这话,姚光启的心立刻提了起来,他最担心此事是燕王所为。

    朱能接着说:“说起来,你预言的还真准,去年冬天蒙古大军果然南下,朝廷也真的派曹国公李文忠领兵出战,燕王受命归大将军李文忠节制。但燕王并未随军出征,而是负责留守北平督办粮草。李大将军不愧是当世名将,为了不让北平遭受战火涂炭,竟然决定主动出击,主力大军正面迎战,自己亲率一万轻兵绕到蒙古大军后面,结果一战而胜,大将军亲率大军追击,可是他的骑兵只随身携带了五天的口粮,所以后方的粮草必须保证及时供应,最开始的阶段军粮供应及时,但是当追击的大军深入大漠追击了十几天后,粮食供应突然中断,所以又追击的三天后,大将军无奈下令退军。大将军回到北平,立即质问燕王为何粮草供应中断,其实燕王也很无奈,带着大将军去看了北平的蕃库粮库,此时库中已经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