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神厨》第三十二章:改变命运

    ……

    推杯换盏之后,苏嫣然的目光紧紧的盯着李慕。

    “你看我干什么”李慕摸了摸脸:“我的脸上有花吗”

    “没,”苏嫣然抿嘴轻笑:“奴家只是在笑公子刚才的话。”

    “什么话”

    “公子说奴家伤春离恨的闺怨,殊不知,公子的闺怨写的相当出色,”苏嫣然目露哀愁之色:“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李慕不语。

    苏嫣然黛眉轻蹙:“莫非,这点绛唇并非公子所作”

    “这点绛唇共有两篇,这一片叫闺思,还有上篇,不知嫣然姑娘有兴趣听吗”李慕没有正面回答苏嫣然的话,而是反问道。

    “公子请!”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慕缓缓念道。

    相比较上一篇点绛唇,这一篇的点绛唇风格明快,节奏轻松,虽然只有短短四十一个字,可是一个天真烂漫、纯洁矜持少女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苏嫣然的娇躯颤抖了起来,细细的品味这两篇点绛唇,风格相异,可是有哪个女子想做闺思中的女子,不想做蹴罢秋千中的女子

    “这两篇点绛唇,为一人所作。”李慕道。

    “这……这怎么可能”苏嫣然的目光尽是不可置信:“这两篇点绛唇,虽然文采都是极佳,但风格大相庭径,怎么可能为一人所作”

    “的确是一人所作,”李慕道:“她叫李清照,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她是我的偶像。”

    苏嫣然此时已经无暇顾及李慕所说的‘偶像’二字,而是焦急道:“公子,为何……为何奴家从未听过她她是什么人”

    “嫣然姑娘既然有兴趣,那我便讲一讲她的故事。”李慕道。

    “奴家洗耳恭听!”

    “李清照幼年之时,因其父在京为官,迁居京城,少年时期的她,天真烂漫,划着小船,嬉戏于莲花深处,也与家人到街头,观赏花灯和繁华街景,她十八岁之时,与当朝右相之子成婚,婚后,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一起研究金石字画,相互砥砺,这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才能做出蹴罢秋千这一篇点绛唇!”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苏嫣然的眼神当中尽是羡慕。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因为朝廷的新旧党争,他们夫妻二人被活活拆散,饱尝相思之苦,”顿了顿,李慕继续道:“后来,北方蛮族入侵,她多年收集的金石字画毁于一旦,更甚者,其夫身为刺史,城中叛乱,竟弃城而逃,这深深的刺激了她,对其夫心灰意冷,其夫也因这件事情,羞愧难当,最后郁郁寡欢。”

    本来是知府,不过李慕为了方便苏嫣然理解,改成了刺史。

    苏嫣然不语,深深的沉寂在这个故事当中。

    “在其后,她孤独无依靠之时,有一宵小之徒为骗取她的钱财趁虚而入,她无依无靠,顶着世俗之风下嫁,婚后,她发现了这名宵小之徒的真正面目,不到百天的时间便结束了这段婚姻,此时的她,国破家亡,所以才能做出闺思这篇点绛唇。”

    “真是……真是……”苏嫣然掩面相泣,过了半晌,忍不住问道:“后来呢后来呢”

    “后来,她因家国破灭,朝廷无能,不能收复旧河山,她的诗词慷慨激昂,痛击朝廷,受到了士大夫阶层的痛恨,于是,他们便借改嫁之事让她遭到了更加严重的迫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漂泊流浪,最后,孤寂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可悲,可叹,一个如此大义女子,最后的结局却是这般……”

    李慕与苏嫣然二人都沉默了下来,实际上,李清照经历的比李慕所说的要多的多,只是李慕无法一一说清楚。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