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刘阿斗》第1088章 江陵有道

    江陵城不比河套地区,两地之间在纬度上面看起来其实也差不多,但是因为地形的因素,河套地区地处草原边上,冬天是经常大雪的了。但是,江陵城这边,西面襄阳郡方面有大型山脉阻挡,一直环绕到南阳郡的伏牛山,所以其实冬天不会下太多的雪。

    不过,天气阴冷则是必然的,地上铺着一层薄薄的雪,灿烂的阳光依然驱不散这冬天从北方南下而来的寒气。

    江陵城内大司马府,无论何时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时间到了现在,新年早就已经过去了。只是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是几乎不过春节的,只是会象征性地在上元节的时候休息一下。

    只是,今天的大司马府里面的气氛,显得更加热闹一些,在南洋方面完成了任务的水军大都督全琮,在把舰队开入海盐的水寨,休整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终究奉命回到了江陵城来述职。

    其实,全琮早就已经回到江陵城的,他的出海的舰队也早就完成了在南洋地区的作战任务。只是,后来沿途之中,皇帝陛下又给他们增派了不少新的任务。比如,在攻占扶南国沿海港口之后,直接在那里修建军用港口,军舰和军队为了保障安全,直接在那里驻扎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直到七个月之前,全琮的舰队才得到了准许回到江东大本营的命令。但是还是必须要留下一半的战舰入驻在扶南国的沿海港口,确保那里的水上航道和陆地港口的安全。

    同时,在回航的时候,全琮的舰队还得到了新的作战指令。皇帝刘禅要求他们配合交州的军队,对赤崖金日之海南岛)上面的少数民族展开登陆作战。

    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里面,赤崖的岛屿面积非常大,上面的少数民族的人数其实也很多,加之气候很炎热,登陆作战并不是那么容易,非常容易在军队里面爆发大规模的疫病,较之海上作战难度要高出很多。

    历史上的东吴,曾经就派出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兵三万自海上远征珠崖、儋耳,将之重新纳入版图之中。朱崖和儋耳是海南岛上面的汉朝设置的两个郡,很多时候都以朱崖代替后来的海南岛全岛的岛名。

    从地理环境上面来看,全琮的舰队虽然装备有一支装备精良,而且在林邑和扶南国经过实战检验的陆战队,但是海南岛向来以穷山恶水著称,作战的艰苦程度,可以跟在交州中部山区雨林作战的艰苦程度相比拟。也就是说,作战较之在林邑国内还要艰难。

    气候和地理都如此险恶,刘禅又了解历史走向,依然还要坚持出兵,还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海南岛地理位置处于交州的环抱之中的北部湾中间位置,地理位置对于航道太过重要了。同时,早在全琮的舰队下南海的时候,交州刺史步骘,就已经奉命在赤崖一面的沿海修建了简易的海港,为全琮的舰队必要的休整之地。

    但是,这个简易的海港在全琮的舰队离开之后,就被当地的土著所大肆破坏,最终是被完全烧毁。这件事情被步骘上报到江陵城之后,刘禅对此非常重视,就有心至少要将岛上的两郡之一的朱崖,重新收复入大汉的版图之内。

    最终,这个作战任务就交给了拥有水路方面两种作战力量的全琮舰队去完成,交州方面必要的作战物资的补给。

    全琮花费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才将岛上的土著部族力量全部击败,但是本身的损失其实也不小,其中最为考验他们的,确实就是山地作战和雨林作战两个方面。不过,朱崖和儋耳两郡最终还是超额地被全琮的舰队所收复。

    随后,全琮这才率领舰队回到了江东。

    应该说,全琮率领舰队出兵南洋的过程当中,犯下了不少的错误和过失,其中有些确实是可以被避免,有些而确实是外在的风险因素导致的。

    但是从历史和政治意义上面看,确实影响非常之深远,特别是征服林邑,获取扶南国沿海战略军港以及收复海南岛这三件事,足以让他在历史上青史留名了。

    同时,这三件事也同时开辟并且确保了大汉商队的海上航道的安全性,至少江东的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以及王连主官的市舶司是一定非常高兴的。

    话说回来江陵城。

    全琮的水军都督府本来就已经被设置在了江陵城内,所以他被征调回江陵城,自然是先回到都督府府衙之内。

    而第二天,全琮才奉命去见了大司马董和。

    大司马府就是为了迎接全琮的到来,所以才会显得这样热闹。

    董和亲自出迎全琮,把全琮亲自带入了会客厅。董和的降阶相迎,确实让全琮受宠若惊,是他绝对想不到的殊荣。

    而董和之所以要这样做,确实是出于对全琮的一种欣赏之心。同时,这其中还因为全琮的此次出海,不但没有给他这边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居然还给他送来了大量的财富和粮食。

    其中的大量金银珠宝,正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一部分在大汉境内出手,一部分则是会被通过路上丝绸之路运往遥远的西方国家。这些事情,他们前面早就经过很详细的商议了。

    而出手得到的金钱,以及转运回来的粮食,如今很大一部分都被用作了河套地区作战之用。

    得到了这些好处,董和亲自出迎全琮,那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二天,刘禅和大司马府酝酿了几个月的时间的对舰队的嘉奖令,终于是被颁布了出去,就是本来被认为会受到惩罚的凌统,最终也得到了嘉奖。

    这当然不是因为刘禅偏心或者有心包庇,只是如今在这样的大胜利面前,为了团结军心,激发军队的士气,就不得不对某些方面进行文过饰非,将军队里面的某些事件淡化处理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家的军队里面,都需要这样的做法,只要不是太过极端的情况,一般可以掩盖下去。

    而这种掩盖的利益,应该说,确实是大于曝光出来的利益,否则就可能演变成特大的丑闻了。

    全琮对于大司马府能够采取这样的处置办法,他个人当然是乐观其成,心里不由得有些飘飘然了。

    同时,全琮确实也得到了特别的待遇,刘禅准许全琮放假了七天的时间休息。

    而在第八天的时候,刘禅才亲自召见了全琮。

    全琮本来以为,皇帝陛下的接见,也跟大司马府的差不多,应该都是以嘉奖为主。

    但是事情却并非如同全琮所想象的那样简单。

    刘禅见到全琮之后,确实首先是赞扬了全琮的此次出海作战取得的极大功绩,但是同时也批评了舰队里面,特别是水军陆战队在作战指挥方面出现的不少失误。

    同时,刘禅还特别警告全琮,凌统和军官私自截留战利品瓜分的事情,他不是不知道,只是因为数量不是特别巨大,而且当时还是在海外,他这次可以不追究。这事情要是放在国内,他处理起来,绝对不会手软。

    全琮顿时听得浑身直冒冷汗,差点要给刘禅下跪,虽然跪礼早就已经被刘禅所废除了。

    刘禅接着告诉全琮,这件事情他虽然放手不差,但是一定会将所有涉嫌将官的名字,写入大司马府的报告文档之中,作为内部审核的资料。

    全琮知道这件事这样处理,虽然还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总算没有立刻就被处理,总归是好的,当即再度向刘禅谢罪。

    刘禅之所以这样对全琮开诚布公地警告,威慑的意味非常明显,因为他需要着手处理另外一件事关水军的大事更换出海舰队的统帅。

    这件事,刘禅早就在一年多以前,全琮还在林邑国作战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了。

    刘禅随即吩咐全琮,半个月之后先去海盐一趟,召集舰队的各级将官,集中检讨此次出海作战之中的各种经验教训,借此对舰队的各种作战训练情况,进行新的改进。毕竟,胜利是胜利了,但是暴露的缺点也需要指出来。

    同时,刘禅告诉全琮,鉴于全琮本人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过繁忙,不宜再亲自统管两支舰队了。所以这件事情办理完毕之后,他有意任命建武将军、吴郡刺史徐盛专任舰队的最高指挥官,改任镇海将军、水军副都督。长江舰队还是他来亲自统帅。

    全琮心里当然不喜欢刘禅这样做。虽然海上作战舰队规模小于长江舰队,但是皇帝陛下这样做,明显分割走了自己的部分军事权力。

    但是全琮确实无法名言反对,他现在在刘禅面前明显底气不足。加之,刘禅对他确实非常宽容,他也不好再争辩,一面落下一个把持权柄的恶名。

    现在还是顺着陛下的意思办理吧!全琮心里也只能够这么想了。

    于是,刘禅随即传令大司马府,将布置在海盐和舟山群岛的那支海上舰队改为海军舰队,不再称呼为水军,隶属于水军大都督府衙,由徐盛出任统帅,入驻海盐县海军水寨。

    同时,大司马府发出调令从舰队之中调出凌统,再度命其出任吴郡兵曹从事。他原本就是丹阳郡的兵曹从事,如今还是兵曹从事等于是回到了原点,降职的味道非常浓厚。

    可见刘禅和大司马府,对凌统在林邑国内的作战表现是相当之不满意。所以,大司马府给予凌统的嘉奖,本来就下的非常之勉强。

    当然,对于水军和海军的事情,远在成都的丞相府是远远干预不到的。他们对于陆军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水军方面的事务,则完全是由大司马府和刘禅这两方在主导。可见,刘禅和大司马府同时入驻江陵城,确实一项非常有远见的做法。

    这件事的后续是两个月之后,新上任的海军统帅徐盛,就在全琮提交给江陵城的战事和训练检讨报告的基础上面,重新制定了海军舰队和陆战队的新的作战训练大纲。

    同时,徐盛当然也开始部分调整舰队的内部人事安排,上报给大司马府批准。

    由于徐盛并未这件事并未报告给成都的丞相府,导致了他们的不满。但是事情在刘禅着令大司马府送交一份相应报告给成都方面,事情最终才被压制下来。

    话说回来。

    这时候,董和见到刘禅终于把全琮的事情搞定了,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于是落了地了。暗自佩服皇帝陛下真是好手腕,刚柔并用,搞得全琮最终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不过,董和也觉得是时候,跟陛下商议一下河套战场上面发生的几件不大不小,却事关团结的鸟事了。

    伊健达和盖猛、熊平他们发生的那些事情,一一被马岱给上报到了江陵城,被董和和尚书令法正联手压下了几天时间。

    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等待皇帝陛下把全琮和新海军舰队的事情搞定之后再说。

    于是,法正和董和两人同时去见刘禅,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带上兵曹尚书诸葛瑾。

    刘禅看过马岱的表章,有听完董和与诸葛瑾两人的报告之后,脸色显得有些凝重起来,看得三人心里感觉有些忐忑不安。

    但是刘禅似乎是想要把这些事情,暂时放一放,只是让董和要密切关注这些事关各支部队主将之间矛盾的后续发展情况。并且交代诸葛瑾,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随时前来向他报告。

    当然,刘禅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毕竟如今河套的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作为后方的江陵,对前线情况的了解,显然是信息极为滞后的。这个时候就对事件作出处置,显然并不明智,是很容易出现判断上面的偏差的。

    所以,刘禅认为,大司马可以传令给马岱将军,着令他着手处理各将军之间的矛盾。毕竟,这是马岱身为大军统帅的值守之一。

    而且,刘禅本身一向以来的作风,就是可以放权的地方就放权,而且不再突然涉入干预。他既然把军队交给了马岱去统帅,就要敢于让马岱去承担责任,自行处理军队内部事务。

    何况,军队里面还有那么多的刺奸在盯着,也同样需要参考他们的报告,皇帝陛下本身和大司马府,都需要给予刺奸们的职权以相应地尊重。

    应该说,刘禅的缓和性态度,确实没有问题。因为很快地,江陵城的大司马府就从马岱那里,收到了两份捷报立峰谷大捷和荒木镇大捷。

    同时,四天之后,刘禅下发诏书,颁发给大汉境内富商韩龙、原来的三大荆商以及四个从事海外贸易的江东大商人嘉奖令,以表彰他们在促进对国内和对外经济活动中所做的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嘉奖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在为财政纳税方面所做的贡献。因为纳税是每个人和每个有纳税义务的团体的义务,若是因此嘉奖他们,那么同样每个纳税人都应该得到嘉奖。

    这件事在蜀汉境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确实极大的鼓舞了商人的士气,也提升了他们在国内的地位,也让他们更加倾向于支持刘禅的主政。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