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传承》55.女帝

    长安,大明宫。

    宽大恢弘的正殿,被十二根粗壮相同的柱子撑起,数丈高的柱子,粗壮到需要两人站在对面才能将其勉强环住。

    金色的蟠龙将红色的柱子从中间盘起,那栩栩如生的神情,似是随时准备飞往天际。

    位于正殿北侧的阶梯上方,一个由黄金打造的椅子跃然于眼。

    耀眼的光芒将两侧的蟠龙衬托成了匍匐于脚下的蟒蛇,仿佛它们的存在,只是为了陪衬阶梯上的闪着光芒的王座。

    此刻,王座上坐着一个女人。

    高冷的气质里透着妖娆与妩媚,看起来如同风雪中绽放的玫瑰,高贵冷艳,让人想要献上敬意,同时又带着垂涎。

    她的身上即能看到十几岁少女的青春,也能感受到二十岁的妩媚,同时又不失三十岁才有的成熟,让人感觉矛盾却又微妙。

    白嫩的肌肤如同冬日里的初雪,精致的五官仿佛是在炫耀造物主的天工,傲人的上围和修长的双腿搭配的恰到好处,无论是长相还是身材,都可以满足男人的一切幻想。

    仿佛一块无暇的白玉,将所有男人的贪婪都映射在脸上。

    武则天,一个三十岁便登上了大唐的皇座的女人,时至今日,已有两个年头。

    虽不是众望所归,但也披荆斩棘的走到了无数人仰望的地方。

    昔日在李治身后出谋划策的谋士,如今却不得不走到台前,坐在了冰冷的王座上面,直面众人的猜疑和不甘。

    曾经被看成附属品的女人,如今却坐在宫殿最显眼的高处,并同时拥有着将整个大陆踩到脚下的实力。

    现在,这位大唐的女帝王正睥睨的看着众臣,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悦。

    王座下的群臣低头不语,偶尔抬头露出探视的目光,眼里满是敬畏。

    两年的统治,让群臣知道坐在他们面前的女人不仅仅只有美貌,其智慧和手腕不亚于先帝,甚至有些地方超过了前人。

    大唐的疆土仍在扩大,而百姓的日子也几乎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

    ‘对外如风雷,对内如春雨’,这便是民间对这位女帝王的描述。

    同样站在下方的赵路,身为大唐的户部尚书,正站在队伍的前列。

    他如今已是五十有八,从官近四十载,即使身为开国侯的后人,从侍郎升到户部尚书也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可见仕途的不易。

    不过,多年为官,赵路有着狐狸般的智慧,也如同泥鳅般圆滑,深知该对坐在龙座上的人存有敬意才能官场得意,可如今,他却怎么也升不起一丝敬意。

    因为龙座上是个女人。

    那是一个漂亮的花瓶,是应该摆在男人床上的玩物,也应该是男人们的附属品。

    可她却偏偏坐在了自己的头顶,自己需要仰望才能看到的人,身为开国功勋的后人,这让他的心里很是不悦。

    更主要的,他不姓李。

    赵路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龙座上的女人。

    她的头上并没有带上那笨重的王冠,一头黑发用一个白玉簪利索的盘上,左耳朵上一串黑白相间的珍珠耳环将脸蛋衬托的更加美丽可人,右耳上却带着一个一指两指宽的黑色符箓,和左侧的形成不规则的对称,却将她衬托的更加精致,微皱的眉头和平视的双眼露出一个帝王该有的威仪,熬人的胸前,修长的双腿都被金红相间的裙摆遮的恰到好处。

    “这是帝王才能得到的女人。”

    赵路在心里默道,咽了一口口水,眼睛里的垂涎都写在了脸上。

    如果说他是一头耕不了地,却又饥饿难耐的暮垂老牛,那王座上的女人便是一片春日的青草,他想要去舔舐嫩绿的新芽,但那片草地却离他有着数万丈远,如同一座高入云端的巨山。

    而自己和山顶的距离就是那王座下的阶梯,注定,那只能是他仰望般的存在。

    赵路斜了一眼斜前方的空位,那里本是大理寺卿狄仁杰站着的地方,现在却空空如也。

    赵路脸上路出了一丝笑意。

    那讨人厌的苍蝇被称为女帝的铁腕,明里暗里帮助那穿着暴露的女人处理过不少的麻烦。

    所以,他也是站在自己对立面的男人,因为一些事情在朝堂上闹了些不快,身为大理寺卿的狄仁杰这已经第六次没来早朝了。

    仗着女帝的偏袒,越来越飞扬跋扈了。

    但其在赵路眼里仍就只是一个不谙官场的愣头青年。

    虽然位居高位,但不必太过挂心,毕竟锋芒太露的在官场走不了太远。

    站的越高,摔的就越疼。

    正当赵路沉浸在思考时,身后的一个文臣跨出了队列,向着高台上的女帝躬身行礼。

    “陛下,东吴最近闹旱灾和瘟疫,我们是否需要施以援助”

    “王大人,那东吴之前与我们大唐连战了三年,虽然他们一直未赢,可我们的士兵也死伤无数,他们旱灾与我们何干”不等武则天有所反应,一个身着暗红色官服的魁梧男人上前一步,一脸怒意的看着那躬身的文官喝道。

    身材消瘦的王井看了一眼站到旁边的张巡,咽了咽唾沫。

    张巡那粗壮的体格如同一堵高墙,将王井的整个视野挡住,身上还散发出浓郁的血腥味,使得天天趴在桌子上看书的王井身体微微打颤。

    本就不算魁梧的王井现在正穿着一身黑蓝相间的文官服,暗色的衣服将身体映衬的更加消瘦,和身边的张巡比起来,仿若一根干枯的柳条。

    “张大人息怒,下官听闻最近东吴的孙策身体抱恙,而那周瑜又无心当王,孙策无儿无女,仅有一个十几岁的弟弟,下官认为以孙策的性格不可能将这乱世中的江山交于他的胞弟,如果想要他的胞弟平稳无事,那么归降应该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恰巧,最近他们生了灾荒,如果我们此时雪中送炭,施于援助,或许能收拢一下民心,也顺便证明我们不会将他们视为外族,那样的话,或许会加速他们归降我大唐的时间,这样也省了张大人带兵打仗的操劳。”

    王井行了一礼,语速不快不慢的分析道。

    对于身为‘中郎将’的张巡,他心中还是颇有些敬意,毕竟从东吴收复的土地,一半以上都是张巡领兵打下来的。

    张巡愣了下,“你的意思是等他们投降!做梦呢你!”

    “如果他们闹灾荒就送点东西过去,那还要我们做什么!你身为御史中丞怎么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

    “张将军,下官只是谏议。”王井站直身躯,有些无奈。

    “哼,谏议给敌人送援助,等他们缓过来再打过来吗老子可不觉得他们会投降,既然他们出事,咱们为何不现在出兵打过去,趁他病要他命,也为我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张巡将硕大的拳头握了起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