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墨香》092 十常侍误主 谁堪勤王 下

    三日后,凌晨,天子刘宏驾崩。

    雒阳东城,百郡邸。

    上千北军将校背弓负箭,手执长矛刀盾,严阵以待,将整个馆邸守护得水泄不通。

    馆邸大堂之上,大将军何进负手卓立,其麾下亲信袁绍、刘表、王允、何颙、曹操等人,全都聚集在场。

    “若非潘隐机警,孤已命丧嘉德殿中!”何进念及晨间之事,犹有余悸。

    天子驾崩南宫之时,上军校尉蹇硕恰巧在场。

    他征得十常侍默许后,秘不发丧,并托言天子病危,派人邀请大将军何进入宫商议朝堂后事,实则在殿内埋伏重兵,欲诛杀何进,另立皇子协为帝。

    何进接到消息,不疑有他,轻车简从,匆忙赶往宫中。幸有蹇硕麾下司马潘隐与他有旧,迎来告知幕后真相,何进这才得以逃脱一劫。

    他不敢回到大将军府,急忙召集一部北军,躲入百郡邸中。

    此处地势四通八达,离南宫、北宫、武库、城门俱都不远,又常年备有良马,可进可退。

    “十常侍既与蹇硕合谋,属下建议大将军立即带兵入宫,尽数诛杀!”袁绍一听,寒声道,“袁某愿为前驱!”

    数月之前,袁绍奉命前往兖州、徐州一带募兵,却故意在途中逗留,以免错过京师大事。他一得知天子病危,立即赶回雒阳。

    曹操在后方眼中精光一闪,欲言又止。

    “本初用意虽好,却未免操之过急。”王允眉头一蹙,沉声道,“何后与皇子辩俱在宫中,如何可以擅动刀兵”

    “奸宦在宫中固然权倾一时,却终须通过外朝,方可令行天下。”刘表略一思忖,信心十足。

    接着继续道,“如今外朝大权、宫外兵马多在我等掌握之中,大将军只需托病不出,静待皇子辩登基即可!”

    众人一听,俱都称善。

    何进见状,断然道,“就依景升之言!”

    ------------

    两日后,蹇硕拿何进等外朝大臣无可奈何,只得改变策略,暂时妥协。

    皇子辩即位称帝,年十四,尊何氏为皇太后,允其临朝听政。

    大赦天下,改元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又以袁绍叔父、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此时外朝事务俱要通过尚书台,方可得以施行。汝南袁阀继四世三公之后,不仅首次出现上公,且参与掌握外朝最高实权,风头一时无两。

    何进对蹇硕谋害自己之事耿耿于怀,又有上军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兄弟俩不断劝说,开始着手布置对付宫中群宦。

    因刘表不甚支持此举,遂改以何颙为北军中侯,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寻机动手。

    北宫,德阳殿外。

    中常侍赵忠派小黄门叫来宋典、郭胜等人。

    “蹇硕从军中派人送来书信,言大将军兄弟专擅朝政,与天下党人为伍,与我等势不两立,欲邀我等共同诛之!”

    赵忠眉线飞扬,似笑非笑,“你等意下如何呢”

    “如今新天子登基,太后临朝,与我等甚为相善,与此前局势大有不同。”宋典等人不置可否,郭胜却有看法。

    他接着道,“蹇硕手握兵权,若能另立皇子协为帝,或可掌有大将军一职,只是于我等却无任何好处!”

    对众人而言,换不换人做天子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势利益有无增减

    且蹇硕原为十常侍后辈,若政变成功,众人反要唯对方马首是瞻,经郭胜点醒,这种买卖,众常侍如何算不过来!

    “小郭言之有理!”赵忠赞许地瞥了郭胜一眼,“依你之间,该当如何”

    郭胜自然知道赵忠想要自己充当那个恶人,只是事已至此,哪里还有别的选择,断然道,“以书出示大将军,任其诛杀蹇硕!”

    ------------

    月余之后,清晨;延熹里,大将军府。

    何进刚用过早膳,就有尚书、侍御史郑泰求见。

    “近日坊间多有传闻,言大将军欲尽诛十常侍。”郑泰风尘仆仆,沉声问道,“不知此事真伪”

    “此前本初、公路兄弟多次轮番劝说,太后却有异议。”何进面露疑惑,讶然道,“孤尚在犹豫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