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起》第492章 诸侯讨董

    ;

    十一月,

    随着一批又一批州郡上计的钱粮入雒

    董卓撕下谦虚的伪装,就任相国,军政大权一把抓,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司徒黄琬接任太尉,司空杨彪转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陈纪为五官中郎将,韩融为大鸿胪。

    官到顶峰,董卓失去了进取心,变得爱惜身命,鉴于因何进死于阴谋、袁绍横刀当庭抗礼之教训,董卓严令求见的大小官员不得带武器入内。

    侍御史扰龙宗未解剑入内禀告事情,被董卓呵斥后,振振有词:“解剑是拜见皇帝的礼节,属下与明公都是国家大臣,何须解剑

    侍御史有监察之职,明公违僭越礼制,下臣自要直斥其非!”

    董卓常在行伍,向来说一是一说二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侍御史敢用违反他的命令刷名誉,大怒:“我,大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是什么东西竟敢违反将令。来人,拉下去打一百棍!”

    水火棒,棒棒入肉。惨叫声,声声入耳。

    当时蔡邕在侧,心怀不忍,百般劝告,董卓只是不许,扰龙宗被生生打死。

    此后,董卓威信大大震,号令无人敢不从。

    董卓却不知道,直来直去、令行禁止、唯上级是从的军人作风,很快就让他背上了残忍暴虐的名声。

    。。。

    蔡邕既怒且惧,拂袖而去,过了几天向上门拜访的刘备讲述经过,依然心有余悸:“董公残忍,激起众怒,或未易辅,如之奈何”

    一旁蔡昭姬坐着弹奏舒缓的音乐,只是声音错乱,嫩脸通红。五步外,一个青年痴痴的盯着她看。

    蔡邕顺着刘备的眼睛看过去,颇为恼怒,私下对刘备说:“陈群这小子,好不知羞,又来打扰我女儿。”

    刘备:“之前陈家贫困,如今陈叔父(陈纪)做了五官中朗将,他处事公允,善于侍奉上级,对下级也多加包容,得到了一致的称赞,蔡陈两家也算门当户对。”

    陈群入宫当了郎官,这次郎官多,上到三公,下到六百石的议郎、黄门侍郎皆有子弟征辟入朝堂为郎,陈群博学多才、通习儒法,在其中就显得出挑。

    “哼!”只是蔡邕不太喜欢陈群,认为陈家基础薄弱,陈群在文学音乐方面造诣不高,不类己,“你过来就说这事那还不如别来。”

    刘备:“蔡师想知道如何曲奉董卓,又能加以劝谏不如答应小侄一个条件。”

    蔡邕扭头看天:“你爱说不说。”

    刘备:“蔡师稍歇,是不是感觉董公有时候明明说得是错的,却要下级服从,明明可以更柔和,他却要直接。”

    蔡邕大感兴趣:“你知道”

    刘备:“董公行伍出生,我也做过伍长,军队中凡事讲究令行禁止,麾左则左,麾右则右,擂鼓则进,鸣金则退,违令者斩!”

    蔡邕恍然大悟:“以军法治官吏,士人必视之如暴秦!”

    刘备双手一摊:“这可是蔡君说的,不是我说的。”

    蔡邕:“后汉法令废弛已久,纠之以猛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士人官吏习惯了宽松,习惯了上下级如同父子兄弟,忽然严起来当然。。唉!”

    董卓把政府军事化、精准化,把法律和规则严格化,当然对提高政府效率有好处,同时让讲究名士风度、凡事协商、做事迂回、考虑名声策略的士族官僚阶层无法适应,一致认为与严刑峻法的秦代一样暴虐。

    不仅如此,社会远比军队复杂,治政的工作和目标许多时候多样化、模糊化,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如大征财产税与就搞不好世家豪族的关系,如加快工程进度与少死人、不死人矛盾,如平抑物价会让商人不满意;还有的几个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