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过的星空》Part 93:月下结拜

    夜幕将至!

    一轮明月悄悄地移至树梢,越来越明亮!

    晚饭后,萧庄主带着夫人、女儿和贵客来到了后花园!

    这里,鸟鸣声声、繁花锦簇,富有一番诗情画意!

    众人来到了小桥对面的亭中,悠闲地坐了下来。

    小小看着这里的美景,不由得沉浸其中。

    这时,走在她旁边的萧笛儿见她如此出神,不由得打趣道:“小小,要不,以后你就在这里住下这样就能天天看到这样的美景了!“

    小小看着笛儿,没想到她竟能看懂自己的心思,不由得说道:“哈,谢谢美丽的笛儿。有机会的话,一定在这里多逗留几日,陪你说说话!“

    萧笛儿听了,不是特别开心,嘟着嘴说道:“真的要那么快就走吗“

    小小见此,知她是一番心意,本想安慰她时,却听走在前面的萧夫人说道:“今日难得一聚,我已命下人们准备好了赏月的点心,大家一起过来尝尝吧。“

    众人一听,自是向前,不敢有所怠慢!

    大伙儿围在这圆桌前,开始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观赏着这周边的风景。

    萧庄主看着大伙儿,微笑着说:“今日月色甚佳,真是月圆人团圆啊!“

    张正道看着那悬挂在天边的明月,自顾自地说道:“是啊!这轮明月今日是越发的明亮了起来!“

    其余的人听了,纷纷望向眼前的这轮明月!

    小小望着望着,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是唐朝李白所做的一首诗,那诗里所蕴含的意味十分的浓烈。

    每当想起这句饱含深意的诗句,小小总是莫名的惆怅起来。

    眼前的这一轮明月,世间仅此一个。尽管如此,但是它却照耀了每一个时空里的人。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循环往复。而唯一能见证这一事件的,便是眼前的这一轮明月。

    古人对于月儿的偏爱,可不仅仅只有李白,像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以及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等等,都是描写月儿很不错的诗句。

    而小小对于月儿的偏爱,也正是来源于此!

    想着想着,小小不由得想起了那些久违的人和久违的画面。

    就在此刻,一下人走了过来,恭敬地对萧夫人说道:“夫人,用于结拜的物品已准备好,是否现在就需要“

    萧夫人一听,大喜,说:“好,快点儿拿到这亭中来。“

    那下人应了一声,便去准备了。

    萧夫人看着女儿和小小,温柔地说道:“笛儿、小小,趁着这番美景,让我们为你们做个见证人吧!“

    萧笛儿满心欢喜地说:“谢谢娘!“

    一旁的小小亦感激地回道:“谢谢萧夫人!“

    萧夫人听了,微笑着说:“不必如此客气!“

    不一会儿,下人们把需要结拜的物品端了来,不仅有桌台、瓜果、点心、蜡烛、酒杯,还有一把小刀!

    小小见了,心中一惊!

    这该不会是…

    正想着,萧笛儿便拉着小小的衣袖来到了桌台前!

    两人朝着这桌台和迎面的明月跪了下来!

    只听萧笛儿先在一旁说道:“月儿在上,我——萧笛儿今日愿与韩小小结拜为姐妹,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一旁的小小见她如此诚心诚意,亦真挚地说道:“月儿在上,我——韩小小今日愿与萧笛儿结拜为姐妹,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说完,两人互看了对方一眼,随后朝着桌台和月儿深深地拜了三拜!

    &nb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