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说书先生》第285章 官渡

    本站:

    但是中原百姓依然水深火热,食不果腹。

    杰受天子诏命,带领众将士们扫平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个安宁。

    但要平定乱世就会有流血,有牺牲。有伤亡。

    昨日一战,咱们有六万兄弟们牺牲在此。我们把他们埋葬在此地,让他们入土为安。我们大家心里都很悲痛。他们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的手足,是我们的兄弟。他们是英雄,他们为天下百姓过上太平日子而死,死得其所,死得光荣。

    我们把他们葬在这白马山上,他们每天都能听到黄河咆哮声!

    风起时,他们能听到咱们进军中原的号角。

    等咱们凯旋归来,他们能听到咱们的欢笑!

    兄弟们,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因为他活在我们的心里。

    现在请兄弟们挺起胸膛,随我一起高喊!兄弟们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一路起好!!

    一路走好!!!

    …………

    十数万人异口同声,大喊!一路走好!久久不停,响切天地。

    祭奠完了,张回到军营,杨弘道:主公真英雄也,如此直白的祭文让所有将士们,喊得嗷嗷直叫,士气大涨。

    张杰摆了摆手道:一战伤亡这么多,兄弟们多少有些伤感,让他们吼出来发泄一下就好了。

    通知下去,让兄弟们吃好,明日休息一天后天上午出发。

    诺!

    哦,受伤将士都接走了吗张杰问道。

    杨弘道:都接走了,郝将军亲自带队,重伤员用马车拉回去的,轻伤员有些步行,有些骑马。现在应该己经在渡河了。

    一次送走三万伤员,阵亡六万,等于一下减员九万。过河二十一万人马,现在只剩下十二万了。张杰也很心痛。但古代战争就是这样残酷。

    第三日,上午大军继续出发,直奔许昌。

    文长,你带一万骑兵为前锋先行前进,要多派探马,防备伏击。

    诺!

    其实在黄河平原

    原地带很难埋伏,但行军一般都会有所防备。

    大军前行并不快,每天行军不到百里。大军先要占领阳武(河南中牟北)。

    这时魏延来报,阳武(又叫东武阳,属东郡管)是坐空城,他已经派兵拿下,并且城中百姓也不见了。

    张杰对几位军师道:你们怎么看曹操为什么弃守阳武

    田丰道:很简单,曹操兵少,阳武又是一座小城,城墙低矮,如果派少部兵马守阳武,起不了多大作用,最多也就是迟缓一下咱们的行动。

    如果派兵多了,让咱们围在城里最后只能是让咱们吃掉。如果在阳武决战,那就更不可能了,缩在城里又怕咱们围城,如果扎营城外,这地方一马平川。于防守不利,所以曹操干脆放弃阳武。

    众人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张杰道:命令魏延继续前进。不用管阳武。诺!

    传令给张合让他派一千人马守卫阳武,既然曹操不要,那咱们就守着。

    诺!

    大军又行了一天,当大军快到达官渡时,路过几座小高地。沮授道:主公请看,前面那里有个山破,后面有坐小镇名叫“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此地地势比平原要高,不怕雨水,又邻官道。是个囤积粮草的好地方。

    大军再行三十里便是官渡,粮草放在此处也很方便就地取粮。

    张杰听到“乌巢“这个地名,到是一下心惊肉跳。历史上就是许攸投曹献上火烧乌巢之计让袁绍大败。

    张杰道:此地囤粮的确是好地方,只是这地形也非险要之处。如敌军来烧粮也很容易得手啊!

    这到无妨,可派一员大将在此守卫。多加些兵马,确保无虞。

    张杰也没回答。打算先观察一下看是否还有别的地方好囤粮。要是实在没有,老子就自己来守,派别人还真不放心,乌巢这地名一听就感觉不吉利。

    当大军来到官渡,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关、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面屏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