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道:“打住,打住,憨子和小宋都是纯洁好青年,不能被你这个无良公子带坏了。”
郑孝文反驳道:“黄大人此言差矣,本公子哪里算得上无良啊!以前在国子监读书之时属于标准的模范好学生。”
“失敬失敬,原来是模范生在此啊!”
就在几人嘻嘻哈哈谈论风月之时,史应聘亲自登门来表示感谢。
他本来就有守土之功,得到了二十级斩获这下子可不得了,被提拔一级应该是板上钉钉。
得到意外之喜的史应聘再次见到黄汉,说了许多以后就是朋友了,一定会守望相助之类的客气话,临走之时又硬塞给宋鹏飞三千两银票。
送斩获做人情结交士大夫,还能够拿到远远超过朝廷给出的人头赏价值,黄汉觉得太划算。
只是这都是阴山背后的龌龊交易,见不得光。无法召集需要建奴首级的文官武将进行拍卖价高者得,有些遗憾。
这两天的日子过得轻松愉快,“红旗军”上上下下吃得好睡得香人人红光满面,精神面貌没的说。
宝坻县城离京师已经不足二百里,第二天早早上路,一行人在太阳下山前赶到了京师广渠门外。
现在已经是二月中旬,由于各路勤王人马陆续到来,又有了遵化大捷,京师军民已经不再慌乱。
虽然京师还在戒严之中城门紧闭,但是每天都会开放城门一段时间。
此时已经夕阳西斜,广渠门当然早早的关上了。
方正化和李若琏带着四个校尉来到城下叫门,没多久就赶来了司礼太监沈良佐,他在去年底被崇祯委派提督九门及皇城门。
现如今中级宦官方正化在太监圈子里有了一定名气,在崇祯皇帝心里也留下了一些印象。
那是三天前回京师的宦官和校尉带回来了一百余级斩获,他们都在鼓吹方公公和锦衣卫李百户亲自带着校尉参加了袭击后金军的战斗,现如今他们还在永平府地界伺机再立新功。
本来传旨太监迟迟不归就有许多议论,有些人甚至判断李若琏和方正化有可能运气不好正巧撞上鞑子、建奴的大股人马,估计凶多吉少。
谁知这小小队伍不仅仅安全回来了,还带回许多斩获,这件事太新奇,太多人打听,近几天京师里到处都是议论此事的人群。
太监自然帮着太监,锦衣卫也会求同存异一致对外,如今方正化和李若琏给天子内臣和天子亲军长脸了,他们当然不遗余力大肆吹嘘。
这帮小子不厚道,根本没有人提起黄汉这个新官上任的把总武官,有可能一个把总地位不值一提,人家觉得说不上嘴的缘故。
五十几个校尉和小宦官在京师酒楼茶肆大谈如何出其不意袭击鞑子,这个话题当然是京师军民喜闻乐见,当校尉和小宦官被听故事的人群包围之时,他们还高声唱一阙清平乐红旗。
于是乎诸多京师军民都能够哼出:“……红旗漫卷西风……”
很快这阙清平乐红旗就成为了京城臭大街的流行曲目,青楼、妓馆里的姐儿如果不会来上一曲,恐怕会被认为跟不上潮流。
郑国昌得知消息赶去兵部见到了梁廷栋,看到了如假包换的斩获,得知黄汉果然不负众望,在永平府干得风生水起,还打出了名头。
&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