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心情好,没有厌烦那帮文臣再次耍嘴皮子,反正都是好事,至于谁得首功在皇帝心中根本不重要,反正肉烂在锅里。
谁知好事没有到此为止,夜里郑国昌的捷报又来了,他这一路人马的斩首数居然远超拥有三倍兵力而且部署了红夷大炮的主力部队。
“红旗军”、白杆兵等等营伍合计斩杀真奴九百余级,斩杀旗丁七百几十,斩杀有名有姓有腰牌为凭证的甲喇额真两员,牛录额真七员,巴牙喇拔什库十九……。
年轻皇帝是个急性子,他无比关心夺取永平之战的斩获,心里有些不待见郑国昌只是报捷收复永平却不附带斩获的做派。
他吩咐王承恩派人盯着兵部,一旦得知有永平府方向统计斩获的奏疏或者公文送达,第一时间送来御书房。
皇帝的内心里对永平之战的斩首数不抱太大希望,认为能够有滦州之战的一半就上得了台面。
谁知出意外了,崇祯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偏师的斩首数居然远超主力,而且连斩建奴两个甲喇额真,又是“红旗军”拔得头筹。
夜里,早就没有睡意的皇帝津津有味听着王承恩讲述“红旗军”八百余骑兵面对两千左右东奴军主动发动进攻,居然打得那些女真弓马仓皇逃窜。
已经被黄汉带着人马打掉了精气神丢了一半人马的建奴接下来又在永平南十余里被白杆兵骑兵不足三百一顿穷追猛打。
紧接着建奴又被邓玘、周宗武率领的五六百骑兵下扑上去血战不死不休,已经损兵折将的东奴面对明军骑兵的轮番冲杀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最后黄沂州带领不足六百步兵其中超过一半新兵当道列阵阻截东奴军,不仅仅战果硕硕还阵斩东奴甲喇额真阿玉什。
黄汉和崇祯是同龄人,听真实战例的皇帝有了很深的代入感,他甚至认为自己如果不是皇帝,应该也能训练出一支勇猛无敌的强军,自己也可以披坚执锐亲自冲阵把那些建奴强盗斩落马下。
听完了王承恩的讲述,意犹未尽的崇祯道:“黄汉每每能够把握战机,这一次居然是以少胜多,真是大将之才。奈何他跟祖少保势同水火,如此猛将不能去辽东任职可惜了。”
王承恩小心翼翼道:“陛下,黄守备的人马本来就少,如今历经血战恐怕更加少了,短时间战斗力应该难以恢复,他那一点点人马去了辽东恐怕乃是杯水车薪。”
“是啊!朕要给予他时间,也要兵部、户部给兵额给钱粮,希望黄汉能够在一两年内能够带出一支可以打恶仗的威猛之师。”
王承恩道:“陛下圣明!黄守备得天子眷顾再次建功水到渠成。”
……
第二天早朝的气氛更加热烈,文官武将都在议论明军阵斩东奴两员甲喇额真的露脸之事。
朝议之时,不再有文官武将议论谁是首功之臣,因为这已经不言而喻,满朝文武难得一次达成共识,郑国昌功勋卓著首功非他莫属。
“红旗军”乃是首功部队毋庸置疑,他们不仅仅拥有“先登”殊荣,还阵斩两个建奴甲喇额真,并且得到了首级和腰牌。
大明跟建奴打了这许多年,或许在战场上打死过他们的大官,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如甲喇额真这等高级将领的首级和腰牌,“红旗军”开了先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京师的军民已然得知明军大胜建奴夺回滦州、永平斩杀两三千后金军的消息,庆贺胜利的人群越聚越多,朵朵烟花在夜空绽放,那绚丽划破夜空。
太多京师居民整整熬了一个严冬,建奴兵临城下,大明接二连三战殁大将,城外到处可见明军的尸体,恐怖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