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去开平卖红薯和马铃薯的老百姓还得知一个让他们更加安心的消息。
黄家居然安排在老百姓最后一次售卖产出之时才会扣除已付的二两银子定金。
将心比心,老百姓没啥说的,用心存储好剩下的甘薯和马铃薯,不懂的就赶紧去问那些经常在田间地头进行指导的吏员和徐大人的家丁,找不到这些人找到“红旗军”学兵也能如愿。
老百姓的思想纯朴,要是辛辛苦苦收获的甘薯烂在地窖里,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少年学兵走村串户宣传正确存储马铃薯和甘薯的方法,还告诫大家出芽的马铃薯有毒不可以实用,搞不好会吃出人命。
收购来的马铃薯和甘薯一部分在做烧酒,一部分在加工粉丝、粉条,还有一部分当然是跟随售卖烤红薯和炸薯片的妇女进入北直隶的所有城镇。
预计一个半月时间消化掉五十万石马铃薯和甘薯不在话下,在入夏之前把种植户所有能够售卖的产出销售一空不成问题。
七百六十多少年学兵积极性毋庸置疑,他们在收获马铃薯和甘薯之时工作表现突出,有一小半人得到了跟随恩师去京城见世面的机会。
被选上的三百六十学兵其实都是留下的种子,即将到来的战斗不会带上他们。
这些孩子中有一大半人没有去过县城,这一次得到了去京师的机会人人乐得合不拢嘴。也难怪,他们中有三百多人都不满十四岁,只不过是个半大孩子而已。
现在他们乐滋滋跟四五百妇女一起推着二百辆烤红薯摊位车和一百八十辆满载马铃薯和甘薯的独轮运输车走在官道上,预计三天后会到达京师。
黄汉有意没有安排“红旗军”骑士护送,三百六十学兵中有近四十人是上过战场的少年,他们也是第一批装备黄氏出品鸟铳的学兵鸟铳手。
这些人都是学兵小旗官、总旗官,他们带着三百六十少年,手中有足二百支鸟铳,如果这样的武装力量遇到流寇和山贼还打不赢,也就没有必要再发展壮大了。
这几个月由于人力资源足够,又由于钢铁产量、质量突飞猛进,黄氏出品的武器和农具、工具质量数量都增长迅猛。
黄汉的装备也进行了升级,量身定制全钢胸甲必不可少,手中的斩马刀是杨老实亲自挥锤用锻钢再千锤百炼精心打制,质量超过百炼钢的水准。
特别需要提一提的是黄汉亲自动手在杨老实团队的帮助下打制出了精钢滑轮弓,弓背是采用材质类似于后世弹簧钢的优质钢材,弓弦是这个时代做钓丝的桑蚕丝合股而成。
用作钓丝的桑蚕丝不是桑蚕自然吐出的细丝,而是古人掌握了把蚕体内的丝浆取出拉成单股粗丝的技术,这种人为加粗的桑蚕丝晾干后作鱼线使用坚韧而且耐浸泡。
精钢滑轮弓有些类似于现代复合弓,采用单轮滑轮系统,因为太过复杂的滑轮系统黄汉也不会做。
这种滑轮系统的结构是一个单轮在弓的上部,另一个椭圆形状提供能量的滑轮在弓的下部。这种弓手感好、可靠而且便于维护。
用古代工艺做现代产品真的不太容易,黄汉亲自动手参与制作还是报废了不少,现在有五张弓符合黄汉心中的装备标准,但是这样的弓成为大路货装备部队不太现实。
因为杨老实无法预知选中的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