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在旗和黄可造、项成梁几个会过日子。
他们知道“虎穴”城和抚宁卫城之间正在形成一座外郭城,需要的建筑材料永无止境,这里有大量现成的房梁、门窗怎么能够一把火烧了
他们布置解救的汉人干活儿,吩咐他们连门窗、屋梁都要拆下来运走,以后给大家修建砖瓦房用得着。
黄汉成竹在胸,认为自己时间充足,也知道海边的营寨不是建奴骑兵奔袭能够拿下,能够多多掠夺后金军的物资当然是削弱了建奴壮大了自己,何乐不为
刚刚秋收,辽西今年的收成不错,因此复州城里的粮食不少,连在私人家中收缴的,一共有超过八万石麦子和四五万石杂粮。
由此可见后金还是缺粮,因为黄汉劫掠的这一片区域城池、村庄的总人口有六七万,按照存粮来平均分配,人均两石都不足,这个时代一个成年男子要保持一日两餐八成饱,一年需要耗用粮食三四石才够。
建奴缺粮当然不会让自己挨饿,汉人阿哈恐怕大多数时候只能吃野菜、树皮、草根混杂着一点点粮食勉强保证饿不死。
怪不得解救的汉人十之**都瘦骨嶙峋面黄肌瘦,这完全是长期营养不良的结果。
拿下复州城的第二天一大早,满脸笑容的汉民就给缴获的几千辆大车套上了牲口,他们赶着牛车、马车往海边一趟趟搬运。
建奴由于年年缺粮,因此尤其注重粮食生产,在关内抢劫之时往往从来不肯放过掠夺耕牛,因此“红旗军”一鼓而下复州城基本上把建奴牵入城里的几千头耕牛全部缴获。
明军夺城太过于迅速,导致纳海匆匆忙忙夺路而逃,他没时间、也没机会下达破坏城池、烧毁粮食、物资的命令。
估摸着即便下达了命令也没有人能够顺利完成,毕竟后金军人数太少,城里有超过三万汉人呢。
因此黄汉注定又打了一场发财仗,预计将要到手价值五十万两银子以上价值的贵金属,到手的粮食、布帛、牲口、以及杂七杂八的物资的价值也应该超过这个数。
还是一句话,掠夺是最来钱的行当!打歼灭战全取一座城池后洗劫一空果然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黄汉从来没想过跟建奴仁慈,他不仅仅要毁了复州城,还要把方圆百里内建奴的家园全部摧毁。
在几万人齐动手准备搬空复州城的时候,骑兵继续烧杀抢掠,目标复州城三十里外的地盘,最终目的是这片土地上没有活着的建奴。
刘在旗成天举着大喇叭进行宣传,他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劲儿,他是真心实意希望为家主多做事,希望更多的汉人弟兄们投奔家主,希望体系内所有军民都能够忠心耿耿为“红旗军”效力。
现在刘在旗声边总是跟着一个看上去只有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她就是刘在旗唯一幸存的亲人刘小妹。
其实刘小妹今年已经十六岁了,可是由于长时间营养不良影响了发育,头发枯黄身体如同一块木板,蜡黄脸上的一双大眼睛也变得呆滞。
找到刘小妹是赵五小的功劳,昨天工兵营陆续进城参与收缴财物搞拆迁,赵五小见如此多的明军见到刘在旗都举单手敬礼,终于明白老街坊如今是发达了,有可能当上了军官。
他也幻想能够穿上那么好看的军服加入明军,主动开口请求刘在旗引荐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