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最好、火炮最多的商船交予沈宪宜航行,在海上来往的二十几艘沈家商船都以他马首是瞻,有时候组队去日本贸易之时登莱商家各自出几艘大海船不等,沈宪宜的船就是相当于旗舰的存在。
有了辽海第一大海商家的首席船长的投靠,黄勇缉捕各家海船事半功倍,在拥有朝廷大义的正能量下,招降纳叛轻而易举,水师实力与日俱增。
估摸着到了年底,“红旗军”水师将要拥有商船、运输船不下于三百艘。
以平均一艘海船排水量二三百吨计算,加上战船,总吨位恐怕会超过十万吨。
独霸辽海已经近在眼前,况且现在每个月都有黄氏出品的商船、战船几艘下水,随着不断有网罗的大工匠、招募的工匠加入建造,这个产量还在倍增之中。
当相对先进的老闸船不断增多之时,当加了以轮击水航行的战船问世之时,独霸中国海就不是梦想了,再大力发展下去成为世界霸主才是终极梦想。
已经是十月初,金州前线如火如荼,军民们热情高涨。
黄汉已经带着骑兵归来大半个月,被团团围困的金州西城墙在这段时间每天都被明军二十六门野战炮轰击,如今已经摇摇欲坠。
总攻金州的日子定在十月十六日,之所以等上十几天才发动攻击,是因为这个时候辽南的气候一天冷似一天。
等到地冻三尺之时,金州那宽阔的护城河上结的冰盖足以跑炮车,护城河再也没有了一丝防御作用。
黄汉没有担任总指挥,他极力谦让,在回到金州营地见到刘之纶之时就坚持请他指挥全军,因为明朝的规矩就是文官统兵、太监监军。
明眼人都瞧得出金州城破只是早晚,如此大功可谓唾手可得,见黄汉请求自己指挥全局,刘之纶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抢功,坚持不受。
没辙,名不正则言不顺,黄汉召集文官武将写了奏疏禀告天子定夺,内容是请圣天子委任顺天巡抚刘之纶统帅薊镇、东江镇人马会攻金州力争全歼建奴军民一万五千。
提案请御马监掌印方正化为总监军,以李若琏为薊镇、成全为东江镇监军、以金声为兵备道调度粮饷和军需,郑孝文、高有谋副之。
如今的黄汉乃是朝廷的大红人,他的奏疏绝对能够上达天听,此时崇祯还没有得知张春全军覆没的噩耗,心情不错,见到了黄汉的奏疏很高兴,认为黄汉懂分寸、知进退。
皇帝正在为金州前线即将陷入混乱的指挥权而发愁呢,已经跟心腹大太监曹化淳和王承恩、高起潜、王德化、李凤翔、沈良佐议论过多次,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皇帝屡次被文官武将欺骗,渐渐地寒了心,自从方正化屡建功勋,皇帝开始热衷于跟司礼监几个大太监谈论国事,并且委以太监重任。
早在天启七年十一月,未改元纪年的崇祯帝就下令罢除了各边镇太监,崇祯元年正月,再次下令“内臣俱入直,非受命不许出禁门”,以防内臣与廷臣结党营私。
可惜崇祯一开始及其看中的东林党人表现太差,大明国力每况愈下,还不如阉党当道之时,皇帝如梦初醒,魏忠贤时期的太监监军制度在文武大臣一片反对声中再次粉墨登场。
崇祯和司礼监诸位都知道辽南一直是黄汉在主持大局,可是接下来去了顺天巡抚刘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