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参战的所有文官武将都最少升一两级,实授没有这么多,大多数人的职务不变。
因此“红旗军”中许多实授把总拥有从二品、正二品参将虚衘,军中十几个做文职的秀才公得到了九品主簿的官身。
朝廷虽然财政危机但是咬牙给了辽南大捷的斩首银,兵部、户部核功之时很苛刻,只承认了青壮年真奴和旗丁的斩首数,过于年轻和年长的被扣除了,即便如此总量还有二十几万两白银之多。
太子太保、东平侯、平辽将军、武经略、左都督、特进荣禄大夫黄汉实授薊镇总兵官驻兵金州卫,别看头衔长貌似没意思,其实不然。
黄汉的工资在大明已经无与伦比,都快赶上国公这个级别的勋贵,属于绝无仅有的存在,因为每一个虚衘都意味着一份待遇。
本来侯爷的俸禄就很高了每年禄米一千二百石,再加上太子太保、平辽将军、武经略、总兵官、于正一品对应的武散阶等等都加起来,黄汉一年能够得到超过三千石粮食的本色。
如果单满足吃饭,单朝廷该给的粮食就可以养活超过一千人口,况且俸禄中还有不菲的折色银子。
金州城被夺下已经接近两个月,留在这里屯垦做工的原辽民有青壮年男女七八千,狼窝堡、旅顺口也有五六千人口入住。
现在辽南大明控制区总人口有了三万余,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之中,因为不愿为奴躲入山林里的汉民出来投靠者络绎不绝。
由于大量的蜂窝煤炉、优质蜂窝煤送达,这个冬天,金州城真的不冷。
勤劳的汉人已经利用这段时间把金州收拾得干干净净,街面上、巷弄里一点积雪都没有。
破损的房屋也拾掇得窗明几净,年底再纷纷贴上了大红福字和对联、窗花,让人都快忘了曾经的尸横遍地。
虎穴港已经有七八艘加了轮浆的老闸船承担起了客运任务,在不遭遇恶劣天气的情况下,每天都有班船来往于金州、旅顺口天津卫。
介于登莱战火蔓延因此暂时没有开辟登莱航线,但是乘船渡海逃离山东的人越来越多,每一次黄氏的货船上都会搭载许多战争难民。
辽南大明控制区有了军民三万余,驻军都有月饷拥有消费能力,汉人商贾为了利润从来不怕危险。
也是因为从虎穴城乘坐海船去金州基本上第二天就能够早早的到达,船票费和货物航运费价格不贵,导致不少商家入住金州和旅顺口城。
为了加强流通,黄汉投入运营的客船只核算成本,因此船票便宜,一个成人花二百文就可以坐航行时间大概一天半时间的客船到达金州,超重行礼补交的费用也相当便宜,有利于小商小贩来往做生意。
金州的局面刚刚打开,目前为止还没有商贾敢在此地置业,来往的大多数是行商。
即便如此也使得这里的军民觉得方便许多,最起码银子的价值能够体现,挖到、收购到的高丽参有了销路。
金州东北的大黑山属长白山系,是千山山脉的余脉,千山山脉又是长白山余脉,呈现东北西南走向,几十年前这里人口比较多,后来由于建奴崛起到处杀人,太多地方变成了无人区。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此地人口锐减**成导致植被茂盛,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区域扩大,也就意味着高丽参、熊掌、鹿茸的获得几率高了。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