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州出发后,混编船队的六十八艘船舶平均航速达到四节左右。
由于海面上风平浪静,领航的船长和水手都是至少跑过倭国航线三次以上的识途老马,因此日夜兼程成为了可能。
十八艘战船当然是“红旗军”水师中排水量最大、装备炮火最多的,在亚洲绝对算得上船坚炮猛,其中还有九艘是加了轮桨的最新式老闸船,排水量最大的一艘当然是旗舰达到八百八十吨。
这艘战船两舷装备了弗朗机十二磅炮足三十二门,左右舷各十六门,装备的十八磅前装红夷大炮八门都在底层炮甲板,左右舷各四门。
船头和船尾炮都是有效射程比佛郎机后装炮远一倍有余的前装红夷大炮,船头一门三十二磅,两门二十四磅重炮,船尾两门十八磅炮。
炮口可以左右旋转九十度,这就意味着排战列线炮击之时,船头、船尾炮可以加入战团。
排水量在四五百吨之间的战船装备有所不同,火炮的口径小了一倍,数量在二十门左右,七八百吨级的战船配置的火炮都在四十门上下。
黄汉使用的战舰吨位接近八百五十吨,跟黄勇旗舰的炮火数量相当,只不过两舷四十门全部是使用子铳的后装佛郎机十二磅炮,没有开炮后需要拉回炮舱装填的前装十八磅红夷大炮。
在此时的亚洲装备了四十门左右火炮的战舰绝无仅有,在欧洲也是为数不多的一级战舰,毕竟排列战列线以绝对的火力打击敌舰是二十年后的故事。
那是在二十年后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英国人发布了《海上作战条令》,其中规定各分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必须尽力与其分队长保持一线队列。
这就是“战列线”的由来,排列成战列开炮轰击敌船的战船自然就拥有了战列舰的名字。
后来几年英国人给战列舰分了等级,定员**百人的一级战列舰拥有三层炮甲板,装备火炮一百门以上,排水量三千吨左右。
在亚洲发生所谓的海战还很原始,战船都是采取大船撞小船,利用火船烧敌人的大船的战法,少有比炮火轰沉敌船的战例。
双方战船大多数采取接近后出动步兵跳帮接舷战,都要在海上比试战士的个人武力和敢战勇气,依旧是面对面的肉搏战决定胜负。
欧洲的海战已经不同,火力逐渐引起重视,互相炮击是主要的战争环节,最后才是接近敌船派出步兵跳帮接舷战夺取战利品。
这时的西班牙人、荷兰人打海战时为了利益最大化,总要携带大量步兵用于夺船的接舷战,后来这种打法吃了英国人的亏,被不肯接舷的英国战列舰炮火击毁太多满载步兵的战船,导致伤亡恐怖。
现在亚洲海上力量排第一的自然是郑一官海盗集团,他现在已经改了名字叫做郑芝龙,麾下叫做十八芝。
有郑芝虎、郑芝豹、郑芝莞、郑芝凤等等郑家兄弟作为心腹,统帅着上千战船、武装商船,据说人马已经三五万之多。
郑芝龙海盗集团在崇祯元年接受大明招安,成为了名义上的大明水师,郑芝龙得到了海防游击的官身。
大明除去郑芝龙这一支亦兵亦盗的水师,还有浙江、广东、登莱、天津卫、山海关等等水营,包括黄勇的旅顺口水营也属于大明的海上力量。
只不过大明根本不注重发展海军,其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