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军”经常上朝廷邸报,拥有生员功名的族老都有耳闻,听说是东平侯准备借用庄子做善事都满口答应。
一身从三品武官常服的刘在旗拍胸脯保证,留守的“红旗军”会协助庄子上的壮丁坚守孙刘庄。
还可以从流民青壮年中挑选不少人协防,真的有上万流寇来犯也保证他们铩羽而归。
这个时候要粮食就是要了孙刘庄老小的命,“红旗军”不仅仅不要一粒米还准备在庄子里存储粮食,还派几百人守卫庄子。
遇上这样的好事使得这段时间每天担惊受怕的族长、族老们都乐开了花,他们人人都觉得因祸得福。
其实用不着刘在旗介绍,孙刘庄的大部分人都从不间断逃难的乞讨者口中知道流寇已经成了气候,连下不少县城、州城。
他们这个简陋庄子的寨墙只不过两丈高五尺宽而已,连包砖都没有,虽然这两年坚持修补没有缺口,但是远远不如县城坚固。
如果流寇看上了这里出动成千上万人来攻打,以孙刘庄能够组织的人手恐怕根本守不住。
多了几百正规军,再多出几百上千壮劳力参与守卫,真的具备了应对上万流寇攻打的能力。
况且族老们心知肚明,如此强悍的大军看上了哪里还不是手到擒来,孙刘庄有说不的底气吗
人家“红旗军”没有付诸武力,派来大官来柔声细语的协商已经给足了族人面子,一群族老最后当然是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当天晚上刘家五小和孙家老三就组织了三百青壮年主动来帮助大军搬运存放到庄子里的物资,本来还有许多青壮不情不愿。
谁知人家“红旗军”不白白占老百姓便宜,青壮们干了一个时辰活儿后,接洽的刘大人还安排大家吃了一顿加餐。
农民日子艰难,如今在庄子里空耗只舍得吃两餐稀的,这还是粮食少野菜多。
来干活的三百壮劳力今天居然喝到了精米粥领到了两个炊饼和一条二两左右的海鱼,一个个都有到了大年三十吃上了年夜饭的感觉。
大部分青壮都把一大碗稀粥喝下,只舍得舔了舔那咸滋滋的鱼,然后他们无一例外把分给他们的两个炊饼和一条海鱼小心翼翼藏在怀里。
当天夜里,孙刘庄许多家庭都发出惊呼声,然后是妻儿、老父母小口、小口尝炊饼和海鱼,有些女人居然很夸张的泪流满面。
“爹,这些好吃的炊饼和鱼真的是庄子外面的官军给的吗以前总是听爹娘说要躲贼兵,更要躲官军,那些都是吃小孩子的恶人。”
“儿啊!庄外的官军不是一般人,他们是打得鞑子、建奴望风而逃的‘红旗军’,他们跟戚爷爷的戚家军一样,都是好人。”
“当家的,那些‘红旗军’真的会长期驻扎在咱们孙刘庄吗以后咱们庄子岂不是再也不用怕流寇和官军了”
“是的,以后咱孙刘庄的乡亲们都能够安心种地,那些‘红旗军’人马我是亲眼瞧见了,一个个都是那么精神,好像都能够识文断字,武器和铠甲我这辈子都没见过,区区流寇肯定会绕着咱们这里走。”
“咱家的地离庄子远,十几天没去照应也不知成啥样了,咱们天一亮就去拾掇,还要下力气挑水保苗,这些天太干了。”
“放心吧,我有的是力气,咱家才九亩地都浇一遍用不了几天,可惜今年被耽误了,能够收七八石麦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