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看看吴襄和吴三桂,再瞧瞧他身边的十几个家丁,没有发现建奴披甲人,立刻有了决断。
他大声道:“吴大人,你现在迷途知返本官还可以帮你,本官命令麾下打开瓮城,你们十几人大可以逃进大同城后再做计较。”
此时吴襄不由得动了心,也是奴酋为了彰显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大度,没有派遣白甲兵监督吴襄提议的劝降行动。
红歹是不认为吴襄父子逃入大同会有什么损失,甚至于吴襄父子带着十几人逃入大同,会起到良好的政治效果。
通过吴襄这十几人之口,会让大同城里的军民知道大金军不是“红旗军”刻意污蔑的那样杀人不眨眼,会让明军知道选择归顺大金国,能够留下财产并且保全一大家子的性命。
吴襄正要答应,猛然听见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那是赶来的监军太监孙茂霖担心有诈,开口了:
“叛贼吴襄上一次妄图赚取大同城被咱家识破,今日又换了花样来迷惑曹总兵,来呀,给咱家放箭射死叛臣贼子。”
吴襄顿时觉悟了,自己手底下没有了人马,就这样担着曾经投降的罪名回归大明,岂不是准备引颈受戮他们立刻打马退出一箭之地。
吴襄大声道:“曹大人,你我曾经是袍泽,本官苦心劝你三思,如今你有大同坚城在手,有人马过万,此时献城归顺大金国一定能够得到王爵。”
眼看着来劝降的吴襄差一点上了当逃入瓮城,被死太监一嗓子坏了事,曹文诏气得直跺脚,他小声对孙茂霖道:
“本官放吴襄十几人入瓮城还怕他们能够反了天去至于如何处置自有天子圣裁。擒拿判将也是大功一件啊!”
孙太监也知道自己莽撞了,大同城里有军民十几万还怕区区十几人策反吗但是他仗着乃是天子家奴犹自嘴犟,道:
“小心使得万年船,大同城内有军民官宦十几万,责任重大,本监军当然要杜绝任何可乘之机。”
曹文诏知道太监的牛掰,不肯得罪,干脆不理他又对城下的吴襄道:“吴大人机会难得,你此时不做决断,恐怕以后会遗臭万年!”
吴襄已经从那一阵子的迷惑中清醒了,他大声道:“大明文官掣肘,太监弄权,武将不仅仅日子难过还要随时承受兵败身死的风险。曹大人,本官敢断言,你继续为大明效力结局恐怕还不如本官。
今天本官就是赶来点醒曹大人,你这时有大同城如此大的本钱,选择归顺大金国肯定是汉臣第一人,以你的能力何愁不能够公侯万代机不可失过时不候啊!曹大人三思!”
曹文诏叔侄对大明忠心耿耿,曹文诏被流寇包围死战不降最后自刎而死,曹变蛟在松山被俘不肯变节慷慨赴义,岂是区区吴襄能够说动。
况且在辽东之时,吴襄虽然八面玲珑,却是没什么武将瞧得起,关键是他靠裙带关系上位,又没有战绩、没有担当擅长逃跑。
就在这时早就按耐不住的孙太监破口大骂,骂得义正言辞,吴襄在城下听得无趣灰溜溜走了,跟在身后的吴三桂垂头丧气,此时三桂子这个青年还有些羞耻心。
他何尝不知投降建奴乃是走上了不归路,但是他没有怨恨老爹,因为他很清楚当时的状况,如果老爹不选择投降,他们父子不可能在葛布什贤超哈营的冲击下逃生。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