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阁臣钱士升、王应熊、吴宗达都附议,最后连首辅温体仁都出班举荐东平侯领兵。
一路调研前来京师赴任不到一个月的阁臣何如宠出班奏事,他的言语最有说服力,因为他亲眼见证了安庆府、颍州、霍邱县的几十万老百姓在“红旗军”组织下生产自救。
何如宠渡过黄河之时特意来到侯家庄、“忠义堡”盘桓数日。
那里已经被“红旗军”经营了三年,直接染指的土地超过一百万亩,为“红旗军”工作的老百姓超过二十万。
在“红旗军”庇护下,谈不上每一个家庭都步入小康,但是肯定做到了丰衣足食。
“忠义堡”周边的老百姓气色好眼神灵动,纷纷感叹东平侯的善举。
何如宠大谈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对东平侯赞不绝口,直言不讳如此有爱民之心的大臣乃是大明忠良,圣天子应该赐予黄汉更高官位、更大权力才会让天下人觉得暖心。
何阁老的奏对有理有据、有礼有节,群臣听得频频点头。
崇祯却听得汗流浃背,很明显太多重臣对自己在朝廷用人之际猜忌东平侯的行为产生了不满。
兵部左侍郎刘之伦见皇帝貌似动摇了,趁机出班奏道:“臣在崇祯三年春天就准备以死战直至战死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偶然遇见了到处主动寻找建奴发动攻击的黄汉,那时他只不过是个低级武官,正在追杀一队建奴哨马。
然而就是因为他的出现改变了臣的命运,同样改变了臣麾下一万余将士们的命运。
臣多次亲眼瞧见黄汉杀敌,深知他的忠勇,臣以身家性命担保,恳请陛下委派黄汉统帅全国兵马东拒建奴、北抗鞑虏、西平流寇。”
刘之伦的一席话引起轩然大波,群臣议论纷纷,也有不少大臣认为干脆让黄汉调度全**队,说不定能够收到奇效也未可知。
反正大明的形势已经糜烂如斯,再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国将不国。
张凤翼情绪更加激动,他深知局势再糟糕下去,自己不仅仅会人头落地,还会连累家小、宗族。
他跪下死谏道:“臣恳请陛下启用东平侯领兵,如果陛下还有顾虑不肯纳臣忠言,臣将跪死在大殿之上!”
这个大招许多大臣都爱玩,顿时哗啦啦跪下了好几十,他们异口同声举荐东平侯带兵。
就在整个朝堂形势一边倒之时一位阁臣挺身而出坚决反对放黄汉离开京师领兵出征,此人乃是东平侯的老丈人,他是担心女婿功高震主没有好结局。
可惜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郑国昌的声音淹没在人声鼎沸的朝堂上。
明朝有个特殊性,往往皇帝都会被文官集团绑架意图,做不到一意孤行。
如今朝堂上九成以上的大臣都举荐东平侯领兵,有一半人情绪激动采取长跪死谏的大招,皇帝再不表态不仅仅会寒了文官武将的心,也相当于公然跟黄汉决裂。
留黄汉在京师做侯爷给予京营提督的官职是天子恩宠,现在群情汹汹下依旧坚持不放东平侯离开京师岂不是公然承认天家不信任黄家,坚决不肯委以重任。
最后崇祯咬咬牙决定放黄汉回辽东,下达圣旨委任东平侯为辽东文武双经略,坐镇山海关负责辽事。
原本做过辽东经略的文官是杨镐、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高第,拥有武经略衘的将领也不少,马世龙、满桂、黄汉等等都是。
但是文武双料的经略大人却是独一无二,黄汉开了先河。
&nb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