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纶和方正化率领人马回京后得到了厚赐,刘之纶高升礼部尚书兼职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了。
兵部尚书一职委任给了崇祯无比欣赏的杨嗣昌,这一次不是虚衔而是实授。
因为崇祯跟杨嗣昌讨论当前局势之时,杨嗣昌奏对“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四正六隅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这里的江北跟后世不同,是指中都凤阳北,四位巡抚责任到人负责进剿。
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这里的江南乃是中都凤阳南,没有过大江,负责这六个地方的巡抚以守好辖区为第一任务,在做得到的情况下协剿。
四个主攻、六个主守加起来正好是十个巡抚协同作战,是谓十面之网。
三边总督洪承畴、五省总制卢象升两位能打的封疆大吏随贼所向,专司征讨,中心思想是将不断流窜作案的十三家七十二营贼兵堵截并包围,然后加以消灭。
这个办法一经杨嗣昌提出,崇祯当即便拍板同意了杨嗣昌的这个计划,拉着他的手感叹道:“朕用卿恨晚矣!”
于是乎,杨嗣昌上奏崇祯,想要完成四面张网围追堵截流寇的大计划,还得增兵十四万,加饷二百八十万两。
崇祯就是个头脑容易发热的年轻人,他信任谁那是真掏心窝子,认为杨嗣昌才干堪比黄汉,就不遗余力进行扶持,当场答应了加派剿饷,没几天就下旨安排实施。
大明全境“因粮均赋”,每亩加派米**,以每石折银八钱征解,另每亩又加征银一分四厘九丝,田赋加派达三百三十万两。
杨嗣昌有才华吗他的执政措施正确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杨嗣昌不足以使得大明摆脱内忧外患走向中兴,连稳住局势都够呛。
他的才能太具备局限性,因为是官僚世家出身,杨嗣昌从小锦衣玉食,眼睛里瞧不见升斗小民。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流寇之所以屡剿不止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活不下去了。
他提出增加剿饷,短期内大明增加了兵马钱粮能够打好几仗,如同垂死之人打了一针吗啡,可以使得几个月内貌似形势一片大好。
过了药效后,大明过不下去的农民会更加多,纳税人大批逃亡,大明税赋大量减少会更加虚弱。
大明财政要收到手剿饷加派的三百三十万两白银,地方官府不加收双倍以上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大地主、达官贵人不买账,加税会分摊到已经难以为继的自耕农手中。
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更多青壮年铤而走险杀官造反,流寇接下来会更加壮大。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杨嗣昌此人不识人,更加谈不上知人善用,他居然举荐大忽悠熊文灿取代皇帝已经不信任的卢象升为五省总督。
能打有担当的卢象升被明升暗降,当上了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从二品左布政使,没几日就远赴大西南任职。
承宣布政使绝对是个文官,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由此可见崇祯极度不满卢象升对待唐王的态度,再也不肯他领兵。
把卢象升放去云南担任地方官也是因为镇守云南的沐家对大明忠心耿耿,征南将军黔国公沐天波麾下有精兵猛将。
中都、河南战场将要换上的剿寇主将之一是个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吹牛者熊文灿。
此举真是害人害己,害己乃是因为熊文灿主抚,跟杨嗣昌对待流寇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