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仲明、张存仁等等一直在研究黄汉的指挥方式和“红旗军”的战例。
自认为说不定善于打滑头仗,喜欢搞偷袭,不肯麾下伤亡过大的黄汉见汉城这块骨头难啃,为了避免巨大伤亡放弃夺取汉城的计划也未可知。
谁知道他们的幻想在刚刚接战半个时辰后就完全破灭了,“红旗军”根本不管汉城外围漫长的壕堑周长达到四十几里,选择集中炮火和兵力攻击汉城南二里范围。
密集的弹雨打得壕堑里的汉军、高丽军鸟铳手根本不敢露头,等炮声、铳声停下后,清军铳手立刻开始溃逃,因为明军刀盾手已经进入壕堑。
鸟铳的铅弹打在钢盾上根本无法穿透,变成了一块铅饼牢牢地粘连在钢盾上。
明军近在咫尺,清军铳手手中只有打空枪膛的一杆鸟铳。
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装填,一个个变成了待宰的羔羊,许多人妈呀一声扔掉鸟铳就跑。
谁知有这样的想法的清军占了大多数,狭窄的通道在失去了秩序的情况下很快就形成了交通拥堵,有人刚刚攀爬出壕堑露出小半个身子,“呯、呯、呯……”
不止一颗米尼弹准确命中打得妄图跳出战壕奔逃的清军坠落壕堑,顿时砸倒几个同伴。
后面奔逃的清军依旧往上涌,倒地的清军再也没有机会爬起来,他们被踩踏的同时乱拉乱扯,又有人倒下。
接下来跌倒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活人、死人就纠缠在一起。本来就不宽的壕堑居然被人墙堵死了。
耿仲明也是个擅长逃跑的主,见势不妙,急急忙忙带领家丁往汉城方向逃窜。
清军原本制定的战术是依靠壕堑网跟“红旗军”一道道战壕反复争夺形成拉锯战,尽可能造成“红旗军”大量杀伤。
当“红旗军”突破壕堑网之时,整装待发的满蒙骑兵在城下二里范围内预留的开阔地进行集群冲锋,把刚刚经历恶战接近城池的“红旗军”统统斩杀。
然而一开打,耿仲明就明白完全是一厢情愿了,“红旗军”的炮火太猛了,他的麾下太怂了,根本顶不住,他率先往回溜。
阿尔津率领一半满蒙骑兵在汉城南门附近等待冲杀,耳听二三里外炮声隆隆,眼看着红旗漫卷,又瞧见了耿仲明带着一两千人往城里狂奔。
他不傻,马上明白了信誓旦旦打好开战第一仗的怀顺王要放弃外围阵地躲入城池。
阿尔津气得直骂娘,他有四千骑兵,发现形势不对完全可以弃城而走,如今汉城外围被挖成了大花脸,骑兵想走都变得很困难。
眼看着“红旗军”逼近,阿尔津发现如果没有汉军和高丽兵死战的配合,他的骑兵不可能给予通过壕堑网的“红旗军”突袭。
因为两军没有形成拉锯战,“红旗军”完全做得到隔着最后一道战壕炮击他的骑兵队伍。
而他只有选择撤退,如果硬着头皮冲锋,麾下不是挨炮子、铳子就是掉进战壕里。
没辙,阿尔津不得不做出了导致自己掉脑袋、麾下全军覆没的愚蠢决定,退入汉城意图固守待援。
张存仁部更加靠前,由于被“红旗军”米尼枪手的射界封锁了二百步,不要说跳出战壕逃命,连露头都有可能被爆头。
清军只能选择猫着腰在壕堑中乱窜,太多地方被堵塞,宣告此路不通。
张存仁顶盔掼甲负重不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