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建奴和鞑子都不肯拼命,他们现在的目的不是打仗,而是逃生,不会傻傻的自投罗网,他们承受伤亡往西搜索前进。
这一战直接使得清军人马减少了一小半,正兵丢了三千余,旗丁、包衣奴才被截下七八成。
能有几个人天生爱做奴才汉人给建奴当包衣都是逼不得已,仅仅是为了苟延残喘而已。
发现主子被包围陷入苦战之时,无论旗丁还是包衣,绝大多数奴才都趴在地上抱着头再也不肯站起来。
满蒙骑兵自顾不暇,哪有心思对付赖在地上的包衣,他们急急忙忙打马突围,不少动作快的建奴和鞑子很幸运地越过“红旗军”布置的天罗地网,逃出生天。
被几十巴牙喇和几百亲兵簇拥的多铎没有见到敌人,也没有得到跟“红旗军”厮杀一场的机会就丢了一大半包衣、接近三千麾下和绝大多数辎重欲哭无泪。
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严重,自己应该是成为了“红旗军”的猎杀目标。
这就是宋鹏飞、孙传庭、陈奇瑜等等制定的围歼计划,将领们戏称为“层层扒皮”。
只要多铎的两万左右人马落入圈套,他们每过一关都得掉一层皮,多则损失四五千人马,少则两三千,总而言之就是让他们不间断损失兵力。
只剩下了一万余人的多铎部越过平谷川后道路更加崎岖,许多山道很明显遭遇破坏,他们来来回回折腾了三四天都没有寻到西归之路。
不仅如此,只要经过山高林密之处都会出现减员,不是满蒙骑兵开小差当了逃兵,而是会遭遇米尼枪手阻击,遭遇埋设的地雷炮乱炸。
这里的总指挥乃是宋鹏飞,他不由得想起了最初跟着家主之时如何安装火药炸点算计尾随的建奴。
如今装备完全不同,在大明兵仗局李天成研制成功的几种地雷炮基础上,青泥洼兵工厂又衍生出了花样不同的地雷炮,使得满蒙骑兵防不胜防。
清军都无比恐惧,踏上
上未知的道路之时都毛骨悚然,听见炸响都急匆匆滚下战马趴在地上双手抱头。
大明的官场人浮于事,“红旗军”体系要得到大明拥有的最新技术,只要花些银子、用些心思都是唾手可得。
青泥洼兵工厂甚至于挖来了两个李天成的嫡传弟子,这一次“汉江省”的选官名录上就有李天成的名字。
因此“红旗军”出品的地雷炮质量上乘,比大明兵仗局的产品更加稳定。
地雷炮的触发装置使得钻研新武器的大工匠和学院派技术员诞生了灵感,他们已经在尝试把地雷炮做成炮弹大小,由火炮射入敌军阵地后爆炸。
现在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就是如何避免装填了几斤、十几斤火药的炮弹不在炮膛内直接炸了而是出膛后落地才爆炸。
估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不计成本的研发,包括十几个资深老炮手在内的几百科研人员共同合作,用不了多久就会突破瓶颈。
在做到能够落地爆炸后,黄汉会及时开金手指,提议给炮弹的铸铁外壳预先破片以增强杀伤力。
黄汉相信,远渡重洋去海外开拓建立殖民地之时,“红旗军”将要拥有具备实战性能的开花弹,将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榴弹的国家。
汉人始终能够保持领先一步好处不言而喻,打败西夷称霸大西洋控制海贸利益会遏制英格兰、法兰西、荷兰人等等殖民帝国的发展。
此消彼长,汉人占有海贸份额越大获利越多国力越强,汉人还拥有人口红利,长期以往成为日不落帝国舍我其谁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