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由于黄汉的出现,“红旗军”的逐渐壮大,从崇祯八年朝鲜遭遇攻击清军无力争夺开始,伪满清走向了衰落。
所谓的“穷吵架,富烧香。”就是如此。
可供分配的资源不够了,特权阶层就会多吃多占,跟着老奴起家的人马当然要得到最好的待遇。
海西女真乌拉部、挥发部、哈达部、叶赫部都是被建州女真征服,血腥的战斗打了十几年,双方当然存在着仇恨。
阮大铖这个学霸成为宣传队主官之一后,刻意研究了野猪皮发家史,培训了几百知识青年宣传员,做了许多针对性的宣传计划。
这一年内,每天都有宣传员带领蒙古、女真降卒在跟清军对峙的前线喊话。
拨动海西女真的心弦,挑动他们对建州女真的仇恨,是主要目的。
宣传员大谈万历年海西各部首领得到大明都督、都督签事、都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官职,忠于大明。
然而反贼努尔哈赤挑起了战争,至今辽东大地战火纷飞五十年,多少海西女真家破人亡部落消失苟延残喘的海西旧部能够吃得饱肚子吗
阮大铖杜撰的叶赫部首领叶赫那拉布扬古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氏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被传得家喻户晓。
宣传战要把握时机,要是伪满清国女真人还如同历史上那般拥有大量汉人阿哈伺候、劳作,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这样的宣传就会是个笑话。
由于被黄汉重新封锁,现在的伪满清国爆发粮食危机,太多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通货膨胀率令人咂舌,十两白银都买不着一石杂粮。
连建州女真的日子都变得艰难,在满清这个等级森严的半奴隶制社会,海西女真的日子可见一斑。
随着“红旗军”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封锁更加周密,满清方面的情况愈来愈遭。
原本只有汉人逃亡的现象被改变,不少蒙古人开始脱离建奴控制,主动投奔锦州的已经有了好几百。
对于这些人的优待更加多,不仅仅给饱饭吃,每个月还给一块银币五斗麦子让他们得以养家糊口。
接下来居然发展到有女真人主动投奔“红旗军”,这些人大多数来自于满清八旗中的正蓝旗、镶蓝旗、镶白旗。
莽古尔泰死后,他的几个儿子备受排挤,正蓝旗一直都是小娘养的。
前一段时间,莽古尔泰的几个儿子、同胞兄弟德格类和妹妹莽古济被冠以莫须有都罪名夺爵圈禁,正蓝旗人马被分别编入正、镶两黄旗,导致人心惶惶。
跟原旗主莽古尔泰过从甚密的将领绝大多数选择洗心革面另择高枝,也有少量将佐抱不着红歹是的大腿混不下去了。
将佐的日子不好过,麾下士卒当然没有了前途,于是乎,出现了不少原海西女真主动投奔“红旗军”,其中原叶赫部最积极。
镶蓝旗旗主是阿敏,在被红歹是囚禁期间死于天花,镶白旗旗主多铎被崇祯千刀万剐了,这两旗当然被兼并得厉害,出现许多心怀叵测的基层佐领和披甲人不足为奇。
招降纳叛那是必须的,蒙古人、女真人成为“红旗军”辅兵、正兵都能够得到好待遇,他们的家眷同样会享受军属待遇,摆脱饥饿得到温饱毋庸置疑。
但是所有的异民族骑兵都没有得到自生短铳装备,镇抚官给出的理由很充足,蒙古人、女真人以骑射见长,犯不着扬短避长。
猜你喜欢
- 蒂梵儿
- 明朝末年,岁月峥嵘,天下纷乱,旧日江山成血海滔滔 多尔衮、林丹汗、鳌拜、朱由检、魏忠贤、吴三桂、李自成,忠臣与奸臣的博弈,英雄与枭雄的对决,国家、民族屈辱与抗争 文无忌穿越而来,振眉天下,我们的民族强势生存精神宛如大河之源,滔滔千年而不废,我们的民族没有悲哀,只有金戈铁马百战浴血的将士。国难当头,汉
- 狂妄之龙
- amp/pamp;gt;
- 瞳师
- 好心人
- 小北最光阴
- 这是三国的山寨,也是山寨的三国!这是一个山寨之主走向江山之主的故事,也是一个绿林盟主走向帝王至尊的传奇!看现代大学生如何经营黄巾山寨横扫三国群雄…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做一个三国绿林扛把子试试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汉末之横扫三国》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汉末之横扫三国最新章
- 回头大宝剑
- 并州飞将吕奉先,身长九尺,膂力过人,手中一杆方天戟,就是天下无双 书友群:241529011
- 芥末君
- 会的 标题来源于高桥洋子的歌《魂のルフラン 这是一篇超奇怪的脑洞文,文风浮夸,有一定阅读门槛 读者能理解的话我深感荣幸,get不到的朋友也请勿勉强,有缘江湖再见。
- 神行汉堡
- 王戈重生到了明洪武年间,明面上的身份是青州城一小捕头,但实际却是燕王朱棣众多密探之一。傍上了未来的九五之尊,王戈却没法轻松,因为即将到来的“靖难之役”对燕王阵营而言堪称九死一生,他必须要早做准备 虽然武功平平,但依靠收罗而来的各种装备,王戈却依然在江湖上混得风生水起“暴雨梨花针“软猬甲“八面雷“化功
- 林城墨客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