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第九十二章 供认不讳

    牢房之外,义安县的一众官员等的焦急。

    虽说天塌了有赵县令顶着,但是如果真的出了事情,义安县丞和县尉,也难逃干系,尤其是分管治安的义安县尉,一旦楚国使臣将此案捅上去,他屁股底下的位置,可就坐到头了。

    他们很想进去看看情况,又怕打扰到那位唐解元,心里纠结万分。

    不远处,董刺史大步的走过来,人未至,声先到。

    案子怎么样了,使臣的东西找到了吗?

    董大人。修捕头对他抱拳躬身,看了看牢房里面,说道:东西还未找到,唐解元正在里面审问疑犯。

    唐解元,审问?

    胡闹!董刺史怔了一瞬,脸色便沉了下来,看向赵知节,质问道:此案非比寻常,事关重大,赵县令岂可如此儿戏!

    他此刻倒也不是针对谁,如果是普通的盗窃案也就罢了,偏偏牵扯到楚国使臣,这件案子处理不好,上面的压力便会直接施加在他的头上,他在灵州刺史的位置上已经坐的够久了,还想着向上爬一爬,现在可好,能原地不动,便已经是烧了高香了。

    赵知节抱了抱拳,说道:唐解元机敏过人,连宋千宋大人都极力称赞,董大人不妨再等一等,看看最终的结果如何。

    赵知节提到宋千,董刺史的心中一动,这才想起来,那位唐解元被京东路提刑宋千宋大人极力称赞过,应该是有几分本事的。

    他的脸色缓和下来,看了钟明礼和赵知节一眼,说道:那便看唐解元的了。

    牢房之内,唐宁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看了看李天澜,说道:李兄,一会儿还要你帮个小忙。

    李天澜脸上露出感兴趣之色,问道:怎么帮?

    唐宁左右看了看,在她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她的脸上先是浮现出一丝红晕,随后便目露异色,点了点头。

    唐宁再次走进那处牢房的时候,那男子的脸色比刚才苍白了数倍,整个人看起来憔悴异常,额头满是冷汗,足见在刚才的这一段时间之内,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番挣扎。

    看到唐宁走进来,他的身体开始强烈的颤抖,止也止不住。

    唐宁装作没有看到他的异常,叹了口气,说道:还真是三兄弟一条心,他们两个也都没有招认。

    那男子的脸上迅速的浮现出一丝红润,整个人长长的松了口气。

    唐宁看着他,又问道:你真的不打算招认?招了只有两三年,等到他们招了,你就只有一刀了。

    那男子抬头看着他,苦笑道:不是我们干的,真的没办法招啊

    你还有机会唐宁看了看他,正要开口,李天澜从外面走进来。

    他看了看那男子一眼,看着唐宁道:不用问了。

    唐宁看着她,惊喜道:招了?

    李天澜没有回答,只是转身走了出去。

    唐宁看了那男子一眼,叹息道:刚才还有机会,现在没了。

    他站起身走出去的时候,那男子满面惊恐,浑身抖如筛糠。

    他飞快的爬到唐宁脚下,面色已然崩溃,大声道:我招,我招,大人别杀我,我招

    唐宁的手上拿着一张纸,纸上写着楚国使臣那件东西的藏匿地点。

    当官府开始逐一抓捕灵州城内的惯偷时,他们就意识到顺手牵的那只羊,不是普通羊,是一只来自楚国的羊。

    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就将东西藏匿了起来,并且互相对好口供,统一口径,坚决否认。

    作为惯偷,义安县衙大牢他们已经七进七出,对于律法条文,比某些官员还要熟悉,无凭无据,最多关上几天,他们就会被放出去,而那件东西,就当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

    李天澜看着唐宁,想了想,问道:你刚才说这是什么论?

    博弈论。

    什么是博弈论?李天澜看着唐宁,面露疑惑,这是她今天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而他面前之人,用这种博弈论,在短时间内,破解了一道棘手的案件,帮她们找回了使臣印鉴。

    而他刚才说,博弈论的用处,远不止于此。

    唐宁想了想,看着她说道:博弈论,通俗来讲,就是动物利用大自然移动的瘾魂,在决策人期待的空间里,形成三维均衡的语文学理论。

    李天澜想了许久,看着他,开口道:能不能再通俗一点?

    这个说来话长。唐宁看着她,摆了摆手,说道:以后我慢慢和你解释。

    刚才无意中说了一句,却没想到楚国的姑娘都这么耿直,唐宁过几天要详细的和她解释博弈论,也不急于这一时。

    唐宁又看着她问道:那三名人犯,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李天澜想了想,说道:依律处置吧。

    依律处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一句依律处置,这三人有可能被打几十板子放回去,也可能因为多伸了一次手,掉三颗脑袋。

    后者唐宁觉得不至于,看着李天澜,说道:东西找回来了就好,他们偷东西不对,但也罪不至死。

    经历了这次的事情,那三人以后应该会对盗贼这个职业产生心理阴影,总要给别人改正的机会,如果这三人因为他掉了脑袋,唐宁心里的某一关,很长时间内都过不去。

    而这件事情,楚国使臣有很重的话语权。

    李天澜看了看他,点头道:我知道了,放心吧。

    想到一件事情,他看向身后的一名捕快,说道:那三人先继续分开关押。

    唐宁和李天澜走出大牢,前方便有一群人围了起来。

    怎么样?最先走上前的是董刺史,看起来比任何人都着急的样子。

    唐宁看着他点了点头,然后将手中那张纸递给赵知节,说道:东西藏在这个地方,赵大人派人去看看吧。

    赵知节接过那张纸,深深的看了唐宁一眼,抱了抱拳,说道:多谢唐解元。

    钟明礼松了口气,看向赵知节的时候,眉头皱了起来,却是没有再开口。

    那名修捕头看着唐宁,脸上浮现出难以置信之色。

    义安县的几位官员松了口气,纷纷围向赵知节身旁。

    李天澜向旁边走了几步,看向那名中年使臣,说道:周大人,你先去看看东西在不在那个地方吧。

    是。那使臣应了一声,跟着几名捕快,立刻匆匆离去。

    唐宁看了看李天澜,又看了看离开的中年使臣,思索了片刻,便摇了摇头,和岳父大人打了声招呼,径直离开。他今天还有两篇策论要写。

    李天澜走到赵知节身边,说道:赵大人,我还有几句话要问那几名人犯,不知可否方便?

    赵知节点点头,看向另外两名捕快,说道:你们陪小李大人进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李天澜再次从大牢中走出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虽然平静,心中却已泛起了波澜。

    她刚才将唐宁用过的手段,在另外两人的身上也试用了一遍,结果竟是完全一样。

    那两人比第一人坚持的时间更短,便对此案供认不讳。

    明明只要所有人都咬死不说,三人都不会有罪,为何会是这样的结果?

    她的心中,开始对那博弈论感兴趣起来。

    当然,她对那个人,更感兴趣。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