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第一百零九章 真是巧了

    唐宁舒展了几下身体,将指节捏的咯吱直响,经过了刚才的一番运动,这些天来,积压在心里的怨气,终于消散少许。

    他从牢房里走出来,看到彭琛他们都看着自己。

    还愣着干什么,没听到他们刚才承认杀人了,该问问,该审审,没一点儿眼力见他甩了甩有些发疼的手,走出牢房大门。

    他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已经全都问出来了,至于那些其他的收获,想来岳父大人比他更感兴趣。

    半年前,有人从京师而来,买凶杀人。

    不久前,有死士不知从何而来,当街刺杀。

    这两件事情,很轻易的便能联系到一起,以前的唐宁,只是苏家村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灵州,除了和村里的员外公子有些恩怨纠葛,不可能得罪京师的某些大人物,让他们跨越千里,数次想要取他性命,甚至不惜派出这么多的死士

    来自京师,要有培养众多死士的能力,还要和以前的唐宁有仇,看样子还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目标已经缩小到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了。

    唐夭夭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问道: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唐宁回过神,看着她,问道:你对京师熟不熟?

    我又没去过京师,当然不熟。唐夭夭瞥了瞥他,又道:不过昨天我们家商行有一个掌柜从京师回来了,京师的生意,大都是他负责的,他在京师待了十几年,应该对京师很熟悉,有什么事情,我帮你问他。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不麻烦你了,你告诉我他在哪里,我自己去问他。

    神神秘秘的,肯定没有什么好事。唐夭夭看着他,双手环胸,说道:你不告诉我有什么事情,我就不带你去找他。

    唐宁想了想,说道:那好吧,我写封信给李姑娘,她现在应该已经到京师了,打听什么事情也方便,快的话,半个月就有回信了。

    唐夭夭抓着他的手腕站起来。

    唐宁看着她问道:干什么?

    唐夭夭拽着他向外面走去,冷声道:赵掌柜过两天就要走了,有什么事情抓紧问他。

    刺史府。

    新官上任的楚刺史,一大早便将灵州城内的大小官员聚集在一起。

    一般而言,刚刚走马上任的官员,会先和地方下属搞好关系,方便以后的管理,这位楚刺史却是与众不同,第一次召集诸多官员,愤怒的声音便是站在门外数丈远处也听的清楚。

    无头案,这都一年了,还悬而未决,你们是在等什么,如此做父母官,还怎么让百姓信任你们!

    水井藏尸,如此恶劣的行径,如此重案,竟然也拖了近一年,何等穷凶恶极之辈,才能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此案每拖一天,人犯便有再次作案的可能,你们如此的不作为,便是助纣为虐!

    本官在这里先将话挑明了,既然本官到任,就不会允许灵州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你们身为灵州的父母官,就要为民请命,为百姓做事,都给本官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楚刺史在上方说的唾沫横飞,灵州地方官员在下方听的心惊胆战。

    胆颤之余,望向永安县令钟明礼和义安县令赵知节的目光,隐隐的有些同情。

    义安县和永安县同属灵州州城,治安自然要比他们这些郊县好得多,要说悬而未决的疑案,他们哪一县不比永县义安两县多?

    楚刺史单独将这两县择出来,寓意再明显不过。

    这是楚刺史在用他们树立威信,柿子要挑软的捏,而用来立威的柿子,自然是越硬越好。

    永安县和义安县同在州城之内,就在刺史大人眼皮子底下,两位县令的官阶,也比寻常县令高了半级,是最好的立威对象。

    楚刺史的训诫持续了小半个时辰,众人才陆续从刺史府走出来。

    几名官员同时对钟明礼和赵知节拱了拱手,说道:两位大人辛苦了

    钟明礼和赵知节互相看了一眼,各自离开。

    唐家某处店铺,唐夭夭领着唐宁进来,指着里面的一名中年男子说道:这位就是赵掌柜了,有什么话,你问他吧。

    赵掌柜立刻对她行礼:大小姐。

    他叫唐宁,有些话要问赵掌柜。唐夭夭挥了挥手,径直走出去,顺便将门关上。

    赵掌柜看着他,笑道:唐公子有话请讲。

    唐宁伸出手,示意他稍等片刻,缓步走到门口,猛地拉开房门。

    猝不及防的一道身影扑到了他的怀里。

    唐夭夭下意识的抱住他,然后又赶忙推开,挺直身躯,面无表情的说道:我就是,就是

    唐宁看着她,问道:没想好理由怎么编吗?

    唐夭夭皱了皱鼻子,谁要编

    进来吧。唐宁将她拉进来,然后将房门关上。

    唐夭夭撇了撇嘴,向里面走去,一边走,一边不屑道:我对你的事情才不感兴趣呢

    这个时候,最好让她一个人傲娇一会儿,唐宁走到赵掌柜身边,问道:有几个问题,想问问赵掌柜,京师

    赵掌柜听他说完,诧异道:唐家?

    唐宁点了点头。

    赵掌柜想了想,问道:京师有好几个唐家,不知道唐公子问的是哪一个?

    唐宁笑了笑,说道:一个一个说吧。

    赵掌柜点了点头,说道:要说唐家,最显赫的当然是唐惠妃所在的唐家,唐家家主唐淮,时任礼部尚书,位高权重;他的二弟唐琦,时任东台舍人,同样是朝廷柱石;三弟唐靖,乃是最受器重的中书舍人;至于唐惠妃,她是当今天子最受宠的妃子之一,端王殿下的生母,端王与康王怀王作为被陛下留在京师的三位成年皇子,日后极有可能坐上储君的位置

    赵掌柜滔滔不绝的说了好久,忍不住说道:自皇后娘娘仙逝,太子因病亡故之后,宫中最受宠的妃子,便是惠妃,端王文才武德,也要超过另外两位王爷,如今的唐家,盛极一时,堪称京师第一大族,无人可与之比肩

    唐宁点了点头,问道:还有没有别的唐家了?

    赵掌柜想了想,说道:户部的一个员外郎,好像姓唐,京师最大的布商,东家好像也姓唐

    赵掌柜又回忆了一会,才说道:我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唐宁对他拱了拱手,说道:谢谢赵掌柜了。

    赵掌柜笑了笑,摆手道:举手之劳,公子不用谢。

    走出商铺的时候,唐夭夭看着他,诧异道:你问京师唐家干什么?

    唐宁想了想,问道:你说,京师唐家十七年前,有没有可能丢失过一个孩子?

    唐夭夭想了想,问道:你不会是想说,那个孩子就是你,唐家现在在等着你回去继承百年基业?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做梦吧你!唐夭夭瞥了瞥他,说道:现在还是大白天呢

    被新来的楚刺史训斥了半个早上,钟明礼满心烦闷,走回县衙的时候,彭琛从里面走出来,递给他一张纸。

    钟明礼看了看他,问道:这是什么?

    彭琛道:这是前几天抓回来那几名泼皮的供词,姑爷审问他们的时候,有些意外收获。

    钟明礼随意的瞥了一眼,正要走进去,脚步一顿,目光又移回去。

    他怔怔的看着这供词许久,嘴巴微张,喃喃道:真是巧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