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第两百零九章 双王之争

    唐宁被任命的翰林修撰是从六品,官阶不高,不用上朝,事实上翰林院都是些清贵官,平时事情不多,上下班打卡,正好是唐宁向往的生活。

    他虽然已经被授官,但距离最晚上任之期,还有足足三个月的时间。

    虽说可以提前入职,但这三个月里,他还有些事情要做。

    首先自然是赚钱。

    他现在还没有入职,连俸禄都没有,自然得想办法养家。

    凭借翰林院那一点儿微薄的供奉,也仅仅是能维持生活而已,银子自然是越多越好,除了养家之外,大部分事情都能自力更生的丐帮,也有需要花钱的地方。

    他又不是唐夭夭,随便赌赌就能赌出来一个百万身家,又有一个身家不止百万的爹,他的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

    唐夭夭用一根木棍在他身上轻轻抽了一下,说道:手臂再抬高一点。

    这段时间,唐宁虽然忙了些,但却也没有落下练功。

    他问过唐夭夭,也问过老乞丐,江湖上对于武学修为,并没有明显的划分,仔细想想,这东西似乎也不可能有一个具体的度量方法。

    不过,虽然没有具体的划分,但模糊的界限还是有的。

    三流高手已经可以称之为入流的高手了,这种事情老乞丐最有发言权,据他所说,彭琛和唐夭夭都是在这个境界,唐夭夭要厉害一点,大概已经处于三流的顶端,距离二流,却还有一段距离。

    能归入二流的,已经算是强者,突破境界的李天澜算一个,皇帝身边那位侍卫凌云也算一个,唐宁也只认识这两位年轻高手。

    至于一流高手,那就了不得了,虽然不至于说是凤毛麟角,但每一位,都是江湖上的一方巨擘,具有开宗立派的本事。

    唐宁觉得郑屠户应该算一个,至于老乞丐,可能在一流高手里面也算厉害。

    当然,这些距离他都太遥远了,以如今江湖上对于习武之人实力的划分,他应该属于不入流,距离三流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不过,虽然实力算不上强,但翻个墙爬个窗还是很轻松的,唐宁习武不久,对他如今的进境十分满意。

    他走到墙角,蹲下身,看着老乞丐问道:苏姑娘的武功到了什么境界?

    你说那只小狐狸啊?老乞丐打了一个酒嗝,说道:勉强算是二流,但要是真动起手来,你的那两位小相好的加起来都不是她的对手。

    哪两位?

    老乞丐瞅了瞅刚刚走进来的李天澜,又看了看剑速越发快了的唐夭夭,说道:天生媚骨很难得啊,你要把她变成小相好的就尽快,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老不正经的,什么小相好的,叫的多难听

    至于天生媚骨,苏媚除了名字里带个媚,和媚这个字没有一文钱关系,和她躺在同一张床上都没有感觉到她到底媚在哪里。

    他站起身走过去,看着坐在院子里发呆的小小,对李天澜介绍道:这是小小,现在是我妹妹。

    他又看向小小,这是李姐姐。

    小小抬头看着她,小声说道:李姐姐。

    到现在,小小对于唐宁介绍给她认识的人,已经没有了那种警惕和防备。

    唐宁帮她倒了杯茶,问道:你们应该要走了吧?

    李天澜点点头,说道:最多数月,等到和朝廷商量好所有的细节,就要启程回楚国了。

    唐宁算了算,她们在陈国已经停留了近一年时间,也该回去了。

    他想了想,问道:明年还来吗?

    楚国每年都要向陈国朝贡,一批使臣离开的时候,另一批使臣就到来了。

    李天澜抿了口茶,说道:朝贡变成了三年一次,以后,我可能就不会来了。

    唐宁早就知道,她的身份应该不是使臣,但她具体是什么身份,他却并不知道。

    他看着李天澜,打量了她一番,问道:你是楚国公主吗?

    楚国皇室便是李姓,所有的使臣都对她毕恭毕敬的,她是女儿身,却能考取状元,在楚国的背景必定通天,这是唐宁的一个猜测。

    李天澜摇了摇头,说道:不是。

    可你也不是使臣。唐宁看着她,问道:你到底是什么身份?

    李天澜看着他,神秘的一笑,说道:等你来楚国的时候就知道了。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那应该是没有什么机会了。

    李天澜回楚国之后,如无意外,以后怕是没有什么机会再见,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他们好歹是同生共死过的兄弟,于是他便留她多喝了两杯茶。

    李天澜走后,唐夭夭便不练功了,坐在他的对面,掩饰住脸色的喜色,问道:她要回家了?

    是啊。唐宁叹了口气,说道: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走了。

    唐夭夭看着他,问道:你很舍不得她?

    朋友一场,自然有些舍不得。唐宁说了一句,忽然看着她问道:你什么时候回灵州?

    唐夭夭瞪了他一眼,说道:我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你管得着吗?

    唐宁看着她,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着急回去,我有点事情要找你商量。

    他准备在京师开一家书坊,已经有过《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成功案例,开书坊几乎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不过,他的钱不够,需要找一个天使投资人,唐夭夭长得就挺像天使的。

    开书坊,我们合作?唐夭夭想了想,说道:好啊。

    唐财主的女儿还是有一双慧眼的,没有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她想了想,说道:书坊要叫什么名字呢,要不叫夭夭斋?

    太难听了。唐宁摇了摇头,说道:还是叫唐宁斋吧,比夭夭斋好听多了。

    唐夭夭眯起眼睛看着他。

    要不这样吧,我还有个折中的办法。唐宁想了想,说道:将我们两个的名字结合起来取名,可以让你在前面,你觉得怎么样?

    夭夭宁?

    唐夭夭摇了摇头,难听死了。

    唐宁摇头道:一人取一个字。

    夭宁斋?唐夭夭想了想,说道:也不好听。

    唐宁看着她,问道:要不,取你的唐,取我的宁?

    京师百姓近两日在密切的关注一件案子。

    黑虎帮拐卖人口,将唐家也牵扯其中,陛下令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会审,势要将此案查一个水落石出。

    往年一年之中,也没有几次三司会审,一旦惊动这三司,砍头便是最轻的结果,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判处凌迟。

    那黑虎帮帮主听闻此事之后,当夜就在狱中撞墙自尽,虽然还是丢了性命,却也落得了一个全尸。

    黑虎帮帮主畏罪自尽,而经过三司的审查,未查到唐家和黑虎帮贩卖人口的直接关系,倒是那唐家二少,借着唐家的声势,屡次包庇黑虎帮欺压百姓,被查到了实据。

    此案民怨甚大,念在唐昭受伤的份上,陛下虽然没有对他做出太重的处罚,却也下了永不录用的旨意,经此一事,唐昭的仕途之路,便彻底了断。

    而与此同时,户部一位属于唐家派系的侍郎,莫名其妙的被调出了京,虽然官阶未变,但从此,唐家和端王在户部,便几乎没了人手。

    这些,也被看成是陛下对于唐家的处罚之一。

    总之,这一场双王之争,以康王完胜而告终。

    端王府。

    暴怒的端王已经摔碎了数个茶盏,大骂道:蠢货,全都是蠢货!

    与之相反,康王府,康王满面笑容,怀中搂着两名女子,抿了一口酒,笑道:来人啊,备上两份厚礼,一份送到萧府,另一份送到状元郎那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