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第两百四十六章 弹劾

    唐昭走进堂内,看到全家人包括他的父亲,大伯三叔在内,所有人的视线都望着他,即便是唐昭并没有做什么亏心事,此刻也觉得心中一阵发虚。

    唐淮看了他一眼,目光便移了回去,说道:坐下吃饭吧。

    唐昭心中惴惴不安的坐下。

    唐琦看了看他,目光又望向唐淮,说道:昭儿这两天一直在家中休养,也没有接触外人,不可能是他。

    唐昭怔了怔,问道:我,我怎么了?

    唐琦淡淡的说道:唐人斋昨夜被人烧了。

    什么,唐人斋被人烧了?唐昭闻言大喜,说道:烧的好,烧的好啊,不知道是哪位英雄做的,简直大快人心!

    唐琦看着他,问道:你觉得会是谁做的?

    这我哪里知道,刘俊他们得罪的人多了,像刘里啊,徐寿啊,还有他说着说着,忽然一怔,问道:你们不会怀疑是我让人干的吧?

    我们不怀疑,但是有人怀疑。唐琦目光望向门外,喃喃道:好计策,这步棋下的妙啊,就是不知下棋的是康王,还是另有其人

    唐人斋被烧的当天,便立刻开展了修缮工作,并向广大读者保证,三日之内,唐人斋必定重新开张。

    为表歉意,三日之后,除会将剩余几卷同时推出之外,另一本唐凝凝的新作,,也将开始第一轮预售。

    从摆在门口的书籍简介便可看出,这,是比背景更加宏大的另一个玄奇世界,唐凝凝区别于李清的地方,便是她不仅能写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极具想象力,能凭空虚构出一个背景宏大的虚幻世界,老少男女咸宜。

    每日都有不少年轻才子走进唐人斋,除买书之外,还要打听打听那唐凝凝的身份,怎奈何,那唐人斋上到管事,下到伙计,对此皆是一问三不知,让不知多少人败兴而归。

    赵圆对于不太喜欢,但却非常喜欢。

    少年人总是喜欢热血故事,唐宁的这一版不同于以前的动画版,也不同于央视版,而是考虑到这个时代人们的认知和三观,对多个版本进行了杂糅。

    赵圆读到一处,忍不住问道:先生,齐天大圣孙悟空是谁?

    这是另一个故事了,以后有时间再告诉你。

    讲的是佛道之争,写出来可能会惹麻烦,唐宁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

    虽说出版这一块是康王在管,但有些事情,康王也兜不住。

    比如唐宁之前想写的杨戬桃山救母,但这样一来,影射的不仅是唐家,还会将皇家也影射进去,出了事情,连康王都罩不住,也就被他取消了。

    从他决定写开始,近乎每一步,他都做了好几手打算,自然不会在关键时刻犯这种低级错误。

    京师一家小小的书坊被烧,看似没有溅起多少水花,暗中却不知有多少波流涌动。

    康王已经安排了不少御史,被唐家接连两次骑在头上,刘家黄家等也不会坐视不管,明天的早朝一定会很热闹。萧珏的消息比他灵通的多,下午的时候,就带来了一些有意思的情报。

    你还是不够狠。萧珏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要是再咬咬牙,一把火将唐人斋分铺和总铺全烧了,旁边的店铺再烧几家,如果还能闹出几条人命,别说唐家了,就是端王都兜不住这件事,唐家就算不死,也要脱层皮下来。

    做人总得有底线,他要是真的那么做了,和唐家还有什么区别?

    他转头看着萧珏,疑惑道:你在说什么,我一点儿都听不懂。

    老乞丐作为绝顶高手,要是放把小火也会被人看到,唐宁就要考虑以后要不要让他再教小小了。

    萧珏还是有些不解:没有你放火的证据,也就没有唐家放火的证据,真不知道你做这些事情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只是毁掉唐家的名声?

    唐宁看着他,问道:你的病好了吗?

    萧珏摇了摇头:还没有。

    你知道为什么你的病还没好吗?

    难道你藏私了?

    因为你话多!

    唐宁瞥了他一眼,挥手道:病都没好你还不回去吃药,在这里瞎转悠什么?

    一件没有损失多少财物,也没有人员伤亡的纵火案,在这天天都有大事发生的京师,算不得什么重要的事情。

    但唐人斋不同,只要唐人斋一天不开张,京师便有无数人都惦记着这件事情。

    街头的行人路过唐人斋门口时,也会在心里暗骂一声该死的唐家。

    百姓心知肚明,这件事情背后,一定是唐家在捣鬼,但唐家在京师积威已久,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暗骂而已。

    百姓们不知道的是,今日之朝堂,因为这件事情,已经引得数位御史联名弹劾,向来不参与朝事的几位勋贵,也纷纷上奏,矛头直指礼部尚书唐淮。

    为此,端王与康王在朝堂上激辩不已,就差大打出手。

    御史们言辞激烈,杀人放火乃是重罪,更何况是在天子脚下,即便是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也应该重罚严惩,以儆效尤。

    行了。陈皇揉了揉眉心,有些头疼的挥了挥手,说道:此事交由刑部和大理寺严查,退朝!

    淑秀宫,陈皇躺在榻上,淑妃帮他揉着脑袋,问道:是不是朝堂上又有什么大事,烦着陛下了?

    大事没有,破事倒是一箩筐。陈皇闭着眼睛,喃喃道:朕现在可算是明白了,这读书人的一支笔有多厉害,唐家经营苦心经营多年,才有了如今的名声,这才几个月,他只写了两本书,就将唐家的名声糟蹋的一点儿都不剩了。

    淑妃笑了笑,说道:臣妾倒是知道这件事情,不过,臣妾觉得,这倒也不能怪状元郎,不管二十年前的那件事情谁对谁错,为人子者,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母亲受苦,这也是人之常情。

    常情倒是常情。陈皇点了点头,睁开眼睛,说道:只是这又是状元救母,又是亲舅舅囚禁母亲,劈山救母的,简直是字字诛心啊,唐家将唐妤困在家中十数年,便是不想唐家名声受损,这如今哪是受损,简直是声名狼藉。

    淑妃疑惑的问道:臣妾知道状元救母是,这亲舅舅囚禁母亲,劈山救母,又是哪一出?

    陈皇笑了笑,说道:这是唐人斋还未开售的新作,你要是有兴趣,朕让他送到宫里来。

    淑妃点了头,说道:那陛下记得让他将的最后几卷也一起送来,这状元郎也真是的,为什么不一次出完,这一天只出一卷,让人心痒痒

    他不提早去翰林院就职,也不教圆儿读书,整天在家里写什么书影射别人陈皇叹了口气,说道:可惜了唐家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名声,心思全都白费了

    淑妃看了看他,说道:陛下可惜便可惜,笑什么呢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