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第三百六十九章 异样

    信王府的别致小院,唐宁坐在院内的桌旁,问道:这是什么羹,味道还不错。

    李天澜坐在他的对面,用一方洁白的手帕擦拭着染了尘土的长剑,说道:百合燕窝羹。

    长剑归鞘,她才抬头看着唐宁,问道:你怎么来楚国了?

    唐宁喝完了百合燕窝羹,说道:我说了有机会就来看你啊,正好这次护送公主出使,我就过来了。

    李天澜看了看院墙,问道:为什么不走正门?

    唐宁解释道:我昨天就过来了,可你们王府的人说你出了远门,我只好爬墙进来看看。

    李天澜挑了挑眉,问道:我一直在府里,什么时候出远门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唐宁摇了摇头,说道:你要问门口的守卫。

    李天澜想了想,没有再追问这件事情,说道:出去走走吧。

    虽然说许久未见,但面对面的坐着,单纯的聊天不做点什么,总觉得哪里奇怪,一边散步一边说话倒还好点。

    唐宁点了点头,说道:我出去等你。

    他放下碗,用李天澜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嘴,然后将之揣在怀里,再次飞过院墙。

    一道人影从院外走进来,问道:澜澜,你在和谁说话呢?

    李天澜道:没有谁,就我自己。

    奇怪了,我刚才明明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信王妃诧异了一句,看了看桌上的空碗,又问道:今天的百合燕窝羹还可以吧?

    李天澜点了点头,说道:还不错。

    她看了看信王妃,说道:母妃,我要出去一下。

    去吧。信王妃点点头,说道:我和你一起出去。

    母妃先去,我,我还要换件衣服。她有些犹豫的说了一句,然后便走进房间。

    片刻后,信王妃看着换了一身长裙的她从房内走出来,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因为习武的关系,她平日里穿的最多的,是束身的劲装,女儿家的衣服反倒穿的少一些。

    李天澜走出院门的时候,又回头道:母妃下次去普救寺的时候,记得帮我捐一千两的香火钱。

    她说完便快步离开,信王妃怔在原地,她向来不信神佛,这是捐的什么香火钱?

    许久,信王妃才转过身,望着身后的一名丫鬟,问道:郡主最近有没有见什么人,或是遇到什么事?

    那丫鬟摇了摇头,茫然道:奴婢不知

    唐宁站在信王府的某处院墙外,等着她从墙里面飞出来,等了好一会儿,正诧异她干什么要这么久时,一道声音才从身后传来。

    走了。

    李天澜站在他身后几步远的地方,说道:带你去个地方。

    唐宁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稍久,看惯了她中性的打扮,冷不防的穿上女装,还真有些不太习惯。

    夜色已经开始弥漫,两人走在街道上,身前身后皆是灯火通明。

    李天澜抬起头,望着夜幕下稀稀落落的人群,忽而问道: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的?

    唐宁道:这有什么好猜的,李天澜或许可以有许多个,但文武双全的长宁郡主只有一位,郡主就郡主,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之前还藏着掖着的

    李天澜摇了摇头,说道:那时候我以为,我们以后应该不会再见了。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唐宁左右看了看,问道:你要带我去哪里?

    到了。

    李天澜走进街边的一处小店,唐宁跟着她走进去,发现这里是一处面馆,虽然地方狭小,只有几张桌椅,但却收拾的整齐干净,此刻小店里并没有客人。

    李天澜在一处桌旁坐下,说道:婆婆,来两碗面。

    郡主来了呀。小店被分隔成两部分,里面是厨房,外面是店面,一位老妪从里面走出来,用诧异的眼神看了唐宁一眼,才道:郡主先坐一会儿,面马上就好。

    李天澜道:婆婆的面馆开了二十年了,我小时候就常在这里吃面。

    她看着唐宁,解释道:婆婆的面是这京都一绝,只是知道的人不多,你尝尝就知道了。

    一年不见,再见时她做的第一件事居然请他吃面,难道这在楚国,有什么特殊的寓意?

    不一会儿,那名老婆婆就端了两碗热腾腾的面出来,笑着说道:郡主可是有好些日子没来了。

    这时,几道人影从门外走进来,大咧咧在门口坐下,说道:婆婆,来三碗青菜面,多放青菜多放面,葱花也多放点。

    老婆婆走过去,说道:走走走,今天关门了,想吃明天再来。

    那人惊诧道:今天这么早就关门,不还有一个多时辰吗

    老婆婆将他们从椅子上拽起来,不耐烦地说道:老婆子说打烊就打烊了,少废话,快走快走

    赶走了几名客人,她才坐在门口,笑呵呵的说道:郡主慢点吃,我在这里看着,不让他们吵到你们。

    想不到在这卖面的老婆婆这里,郡主还有清场的特殊待遇,唐宁先用勺子喝了一口汤,满口都是鲜味,面条软硬适中,极有弹性,能做出这种口感的面条,对于和面的手法和火候的掌握都有极高的要求,难怪她从小到大都对于这家小店念念不忘。

    李天澜慢悠悠的吃着面,问道:还不错吧?

    唐宁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素面了。

    李天澜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抬头看着他,问道:你们这次来,除了送亲,还有提亲吧,你来是替康王提亲的,还是替端王?

    咳!

    唐宁捂着嘴,险些被一口汤呛到。

    他取出手帕擦了擦嘴,说道:这件事情,其实我是不赞成的。

    李天澜看着他,问道:两国联姻,是有益于稳固邦交的大事,你为什么不赞成?

    康王和端王是什么德行,你还不知道?唐宁看着她,诚恳的说道:以我们的关系,我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跳进火坑吗?

    李天澜放下筷子,看着他问道:我们是什么关系?

    唐宁想了想,看着她问道:好歹我们也同生共死过,算得上是生死之交吧?

    李天澜看着他,重新拿起筷子,说道:看来自我离开之后,在你身上又发生了许多事情,说说吧,你是怎么成为礼部郎中,又是怎么变成送婚使的

    她离开的这一年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说来就话长了。

    京都宵禁严格,唐宁才只说了不到一半,净街鼓便响了,两人走出面馆,唐宁看着她道:今天不早了,改日再说。

    李天澜抬头问道:改哪日?

    唐宁想了想,问道:明日如何?

    李天澜点了点头:好。

    信王府。

    李天澜走进一处堂中,信王抬头看了看她,问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过来吃饭吧。

    李天澜走上前,说道:父王和母妃吃吧,我在外面吃过了。

    她想了想,又道:对了,后天的迎亲宴,我陪父王一起去吧。

    信王神色一动,立刻摇头道:不用了,你不想去就不要勉强。

    我在身边,也能保证父王的安全。李天澜看着他,说道:若是又像今日这样,父王独自一人时遇到刺客,便不好了。

    信王妃面色一变,问道:什么,王爷今天又遇到刺客了,护卫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会是王爷一个人?

    信王隐晦的看了李天澜一眼,才急忙解释道:几个小蟊贼而已,不碍事

    信王妃看着他,说道:以后要想去什么地方,就算是不带护卫,也要让澜澜跟着

    信王看着她,无奈道:知道了

    安抚了王妃片刻,他的目光才望向外面,问道:你有没有觉得,澜澜今天有些不太一样?

    信王妃诧异道:王爷也这么觉得?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