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八柱》第四十三章 佛不渡我,如来就我

    佛,真正教会人的是智慧,而不是修行。所以,当初中皇选择做天台寺的弟子。不是为了修行,而是为了自度。

    天台寺有造化,等得都快过期了,终于等来了白逸峰。

    一条苦积山脉,强行把宁州和宁城分为两部分,也把东夷洲分为两部分,宁城单独遗世独立。

    来接白逸峰的是,曽经在小西天秘境被他惊艳到的林木子。现在,因为渡过三小天灾,正式法号叫做木子。颠、火、痴、木辈份中木子辈弟子。

    天台寺收弟子很严格,是九大宗门收弟子最严最挑剔也最少的宗门。

    小拖油瓶,白临也一路相随。

    孤单已成性,到那他都不感到寂寞。

    天台寺和道宫为邻,一座悬空山,如金鸡独立,雄奇甲天下。天台寺居于山顶,称此山为无畏山。道宫居于山腰,称此山为鸡足山。两大宗门有糁径想通,却不来往。想必是,道不同,就绝了来往的心情。

    云鹤长鸣,顶寺钟响。

    火藏大师和痴远大师,都在天台寺的窥月台等候。两位大师,赤着双脚,气象顶天立地。

    俗家弟子,除了不受戒,其实没啥分别。佛门渡人,修的是一颗善心。最是能容,只要与佛有缘,就能度。

    “诸法空相,小施主,空为何物”

    白逸峰没想到火藏大师见到他们一行,第一句话居然是对着白临说的。有点意思,空,为佛家至高境界。别说白临,就是现场的所有人也达不到空的境界。

    谁承想,白临浑不在意,随口就来了一句。

    “小鸟虽小,它玩的是整个天空。”

    这句话一出,火藏大师呆立当场,一种圣灵悠远的气息,自他身体内觉醒。天台寺讲究,照见自我,方得始终。佛在我心,心外无佛。放下自我,立地成佛。

    童言无忌,真言馈耳。

    皇帝的新衣,只是个童话。

    火藏大师,已经顿悟。

    本来第八天灾境的修为,立即渡劫。九灾八难最后三灾第七灾为人灾、第八灾为地灾,第九灾天灾。人灾是问心灾,地灾是梦魇灾,天灾是劫。

    九灾八难,只有渡最后一灾,才会是生死劫难,天降劫材选人才。

    许多人不敢渡第八灾,就是怕一旦入梦,终生入梦。

    人生最大的灾难,不是死亡,而是进入梦魇醒不过来。

    糊里糊涂的入梦,清清楚楚的醒来,佛不来就我,如来就我。

    无畏山,传说是不空三藏的道场。大乘佛教的发祥地,这里的无畏山,只是个名字。真正的无畏山,在每个信奉者的心里,都是每个人的圣地。

    “哥,大师不会傻了吧。”

    白逸峰只好哭笑不得,这一刀补的好啊!虽说童言无忌,可是童真无价。一旦火藏大师渡过第八天灾,自梦中醒来。总不能白白得了好处吧。

    说话是一个人的自由,谁还怪一个四岁儿童多说话了。

    何况,这个儿童,一言点醒一位大师。当然,前提是,火藏大师醒过来。

    “白临,大师睡觉呢,等大师醒来,我们再揭见。痴远大师,可有何安排”

    渡劫,最怕打扰。

    “木子,你安排他们先退下,等着听见钟声,再来相见。”

    暮鼓晨钟,闻道多寡,自有深意。

    山幽鸟静,天高云淡,正是修行好去处。

    一宿无话,月明时分,晨钟响起九下。

    “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白逸峰默念了一句诗,一跃而起,白临反而睡得更香,九声钟响,都没惊醒,平常也没这么多瞌睡。

    他不知道,这九声晨钟,堪称醒钟,。

    不仅白临睡得安稳,就是他自己,也是一夜无梦,牛头人也没来找他讲故事。

    天台寺般若殿,十二个薄团,每个都坐有人。颠字辈一人、火字辈三人、痴子辈四人、木子辈四人,就是天台寺的全部僧人。

    火藏大师渡过地灾,成为第九灾境界大师,天台寺晨钟鸣九下以贺。

    要知道,颠字辈的颠济大师,已经行将就木,大限快要来临,如果不渡第九天灾,最多活不过三年。但是,第九天灾是真正的天灾,度不过,灰飞烟灭,尸骨无存。不像前面的八大灾,度不过,只是修为停滞,终生无望至道而已。

    渡最后的天灾,是真正以生命为赌注的灾难。

    向死求生,向死而活。

    所以,他天台寺似喜实悲。颠济是火藏地授业恩师,辈分最高。

    “师父,此子名叫白逸峰,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