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阙剑寒光》大风起时 第三十三章 赤轮火蟒,我自有定心

    感受到眼前这股浩大的气机,苏晓寒心中似有山河起伏。

    他在感知半空里功法的特性时,功法也在感应看他,冥冥中有种奇妙的感知,要他放出自身气机,于是他闭眼照做,下一刻,耀火化赤蟒顶赤轮从半空而来。

    苏晓寒睁开了眼,那赤蟒竟有灵性一般,作欢畅忸怩态,绕着他转了一圈,一尾巴竟把苏晓寒周身所有一流功法扫荡到了一边,随后在他面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四座皆惊。

    许多才俊心中有无与伦比的挫败感,自己用尽了一身所学,几乎累到虚脱,才得侥幸获得一部一流功法,还有许多凭着自己这点的微末本事,连一部顶尖二流功法都求不到,可是回头一看,已有人将自己视若心尖物,引以为傲的东西弃之若敝帚,甚至连手都不用动,已有大乘功法自从半空而降,低头择主,此两者差别,几乎已不可同日而语。

    这场上,厉害的角色自有自的能耐,李朝元身负佛门大乘功法,不需其余内功心法锦上添花,他手中已拿住了半空那七部大乘武学秘笈中的一部!

    暗棕色的大封上写着“混元真罡”,竟是一部护体御身的武学,正与他所习“摘星青罡气”相得益彰,若是修习所成,不可说如虎添翼,应是如虎披铠,自当所向披靡。

    其余人也自有自的机缘,但当下阁中才俊无一不看向苏晓寒,这个能让大乘功法都主动择主的年轻人。

    一些才俊仔细瞧了瞧苏晓寒的形貌,轻声感叹:是真的年纪轻啊。

    苏晓寒看着眼前的赤蟒,也觉得心中亲切极了,他的身体各位自有感应,此功法恐怕与他契合度极高,若能练之必然是事半功倍。

    观之气焰,威势,恐怕在大乘武功中也是功伐无匹的强横功法。

    他心灵福至,就要将这本紫红典册抓在手里,但是,思绪突然像潮水灌涌,他猝然想到,三阳玄脉可还是如古井一样,无波无浪,这本大乘功法是不是真正的荒王传承!

    一念之下,他头上竟冒出细密的冷汗,他蓦然缩回了手,往后退了两步,那赤蟒见他动作,双眼迷蒙竟一声长嘶,说不尽的苦悲。

    苏晓寒心中对它生出几分愧疚,毕竟在武参阁内,每本武学都可演化万千成相,稍带灵智,便是一流功法也是清高自傲,更何提是更上乘的功法,阁中那十二部上乘武功,苏晓寒一点也不怀疑,在悠长岁月里,它们能看上眼的,绝对寥寥无几。

    而自己能得在上乘武功中都算前流的赤蟒青眼相加,已是天大气运,一般的人遇之,恐怕早就谢天谢地,喜不自胜。自己的动作,已是武途中最不诚心之举。

    但是苏晓寒很快稳固心神,尽管他心中有再不忍,对这本功法再喜欢,他依旧要坚持本心,他心有天高,自己三阳玄脉,与荒王的六阳天脉,是同根问源,他既已决心追寻练武之人的无上大道,追寻荒王的王者之路,便绝对不会拘执于当下,他的目光不会被当下的一切牵绊,荒王的传承就是荒王的传承,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到荒天府的目标与意义。

    赤蟒又急切的唤了几声,苏晓寒只能报以歉意,他深深的在赤蟒前揖了一躬,他心中已经确定,这并不是荒王的传承,但是他心中却对这部功法心生敬意。

    无论是人是物,它赤诚相待相重,苏晓寒无以报亦只有相待相重且相敬。

    赤蟒仿佛知道了什么,不再急躁,他定定的看了苏晓寒几刻,而后散作耀火,一颗赤轮重回半空。

    是看重,但不成亦不纠缠,这是武参阁内一本大乘武功的风骨。

    所以这天地间无论是人是兽是物,卓绝自有卓绝的道理。

    苏

    晓寒看着半空中的那轮明耀,两相望,他心里还是有些空落,这样一份现成的泼天机缘在眼前,他却生生放过,任谁心里都有怅然若失,更何况荒王的传承,飘渺的八字还都没一撇。

    他摇了摇头,选择了便没有回头的道理,即已经确定荒王的绝学并不在这方天地,他自可以静心找一找其他自己感兴趣的武功了,苏晓寒身上的气机,从低到升而后趋于平稳,他负手,孑然在这方世界找寻起来。

    这一幕大戏落下,此间的青年才俊已经哑口无言,不了解苏晓寒的人都要以为这人失心疯,皆不知他意何为,简直是暴餮天物,有人轻声感叹道:这狠人不光把一流武功视若敝帚,连大乘武学都不看在眼里……。

    在郑重而又卖力的做一件事时,时间不知觉间便跑的快了。

    一直到了昏瞑,武参阁大门依旧敞开着,期间有些才俊得到想要的东西后,便在阁中席地而坐,兀自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捧书自证起来,而有些才俊以己推人,觉得在这阁中人多眼杂,自己的宝物仍有落入他人手的可能,拿起得到的东西便走出了阁门,这其中又以不是凭自己真本事得到的一批人居多。

    武参阁今日百无禁忌,十长老的承诺重过万金。

    桐青的一队人马,除了李朝元手握大乘武学,其余人也自有收获,林云湘得了一部兽灵通鉴实录,恐怕是为她的异象做了选择,林云豪拼得一部顶尖一流功法,苏森得了一部大开大合的极实用身法,配合他的“莽牛荒劲诀”可谓一绝,苏天清在最后获得了一套介于一二流之间的掌法,叫“碧天游身掌”,轻灵动秀,仿若为她定身创出的一样。

    苏晓寒靠在墙边,正在翻着一本纸面皆暗白的薄册,竟不断有锐利的剑气四溢,大封上有骨正瘦奇的笔力,写就《九十年问剑注疏》。

    苏晓寒读的津津有味,时不时抬头沉思,间隙,会心一笑,像是书中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引人发笑。

    苏晓寒选了一本剑注,并不是因为他想学剑了,而是简单的他想起了一个人。

    那人每日剑不离手,视剑如命。

    他想,读完回去手录下,待得往后相逢,领教了他的“冬河长”再送给他,他一定很开心。

    书中有剑气纵横,苏晓寒唯恐手录不下来,所以领悟的更专注了,他隐隐发现,在武参阁内领悟秘籍,似乎有神相助般,武参阁的演化,可以将原本晦涩难明白的东西分解在人眼前摆开,就算悟力不高,但仍能对书中精要了然通吃。

    苏晓寒练武也有十余个年头,可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用剑门外汉,他这番读此剑注,本应句句不顺,段段参详,但当真领悟起来,却觉得自己心中沟壑万千,剑注所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