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岁月印吴钩》三十五 湖口镇 母子喜相逢

    第二天,史一氓依旧来到客栈门前,盘旋不忍离去,直停留了足有一个时辰,这才无可奈何,满腹失落地打马出城,心游神离,也不分方向,胡乱地奔跑了半日。

    忽然一个波光粼粼、烟波浩渺的大湖橫在面前,湖面波光敛滟,湖光山色,湖水清泠澄澈,潋滟碧波,放眼望去,但见悠悠烟水、群鸿翔集,大湖南面突兀一座高山,千峰万仞,连绵起伏,巍峨壮丽挺拔峻秀,犹如一幅山水画卷,高山平湖,相得益彰,实是巧夺天工,自然天成。

    史一氓并不知道这个大湖就是名闻遐迩的鄱阳湖,那座高山即是庐山了,但见景色优美,怡人心境,正茫然不知所往,遂下马坐在湖岸。

    但见湖面一片碧绿荷叶当中荡漾着三五只菱形小舟,每只舟上坐着两名身着彩衣、头戴斗笠的少女,一边采菱一边嬉戏,唱着江西地方小调,歌声悠扬悦耳,婉转动听,急时如鸟翔幽林,慢时如溪水潺潺,粉黛碧波,相映成趣。

    史一氓不知道她们在干什么,只觉看得有趣,不由大声问到:“几位姑娘在干什么”

    湖面上的歌声戛然而止,十名少女一齐扭头看向史一氓,其中一个少女一脸怒容,气哼哼道:“做啥子要你管我们愿意做啥子就做啥子,走。”说罢轻摇小舟,五只小舟瞬间划向了远远的湖心,舟上的十位少女唧唧呱呱的笑声隐隐传来,史一氓顿时脸红及颈,暗骂自己轻率莽撞,遂起身牵马顺湖岸慢行。

    不觉来到湖口县城,只见一座大山呈南北走向,橫在县城西侧,此山有名石钟山,石钟山的南端直垂入鄱阳湖,北端直临长江的交汇口,扼江控湖,地势险要,是“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苏东坡曾写《石钟山记》,使石钟山名扬天下。

    史一氓并不知道到了何处,只见石钟山深入湖水一端的山顶有一座凉亭,凉亭三面环水,是沐风观景的好去处,遂把马拴在山脚一棵柳树上,顺着石阶来到凉亭,见凉亭匾额上写着“揽风亭”三个大字,也没细想,负手进入凉亭。

    此时午时刚过,暖阳高照,湖面上拂过来的风似乎满含着一股暖意,吹面不寒,温温融融,史一氓站在亭中,遥望湖面,衣袂飘飘,俊朗潇洒,却是一脸愁容,闷闷不乐。

    史一氓观望良久,面向码头坐于亭中,眼望湖面,越发思念起祁心怡,连日的奔波找寻,祁心怡却始终是音信皆无,这让史一氓愁肠百结,难以释怀。

    自从认识了祁心怡,史一氓似乎忘记了妈妈对他的影响,不再认为女人不好,反倒觉得有了祁心怡,他的心不再漂泊和孤单,有了祁心怡的陪伴,生活已经在他的面前展开了美丽的画卷,可是,这幅画卷仅仅展开了一个开头,这让史一氓终是耿耿于怀,神思难舍。

    恰在此时,山后忽然转出一艘二层高巨大龙舫,但见龙头高昂,龙尾高悬,两层画阁金碧辉煌,丝竹悦耳,软语欢歌,煞是动听。

    巨大龙舫缓慢停靠在石钟山脚下的钟山码头,从船上走下几个人,为首一位,头戴纶巾,手摇折扇,浓眉大眼,顾盼风流,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西湖渔叟孟清平。

    此时,五辆马车驶进了钟山码头,一顺水停在岸边。孟清平下得船来,立于码头,背负双手,昂首挺胸,看着随从把一个个大箱子从船上搬到马车上,然后飞身骑上一匹雪白大马抢先奔出码头。

    史一氓顿觉好奇,西湖渔叟不在杭州享受风花雪月,怎么会来到这里他到底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史一氓满腹疑窦,目光不由自主随着孟清平直转入一片巨大的庄院。

    庄院离码头二里多地,院外四周成行的高大垂柳遮蔽了院墙,院内是四进式四合院,远远可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甚是气派华丽。

    史一氓见满载箱子的几辆大车也先后驶向那座庄院,顿起疑心,难道孟清平是道貌岸然、徒有虚名、贪财好色之徒侠义之心顿起,心中暗想,倘若是不义之财,必要物归原主,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