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身之身》第六十三章 多林对少林 针尖对麦芒

    此时,二殿楚江王问道:“乌云大张旗鼓的出现在江湖上,那这乌云难道已经承认了灭少林僧人,假少林之名为恶都是他们干的了”

    阎罗王答道:“不错,乌云不仅承认了这些恶行都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且并不以此为惧,反而以此为荣。因为当时江湖,敢和少林去斗的,也只有乌云这么一家。”

    秦广王接着阎罗王的话道:“而且乌云立旗表态之后,江湖之中竟然有不少帮派云集响应,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组织,叫做多林。也就是和少林相对,取以多胜少之意。”

    一个德望深,弟子多,实力强的帮派,本来就极易引起他人的嫉妒和疏离。少林在江湖当中为首多年,尽管少林极少去插足江湖中事,平时低调性空,但是仍然避免不了这种命运。

    因为嫉妒和疏离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以被嫉妒和被疏离者的好与坏作为分界线的。只要你够强,就会风光,但是同样,也会被质疑、被嫉妒、被疏离。

    秦广王又说到:“其实当时江湖当中多数门派对少林会产生不满和嫉妒,就是因为这些嫉妒的门派的实力本来就已经很强。因而如果没有少林,那么这些门派都有机会去争一下江湖霸主的地位,执天下之牛耳。”

    阎罗王接着道:“因而这个多林当时的实力,其实和少林相比,不仅不差分毫,而且甚至会略胜一筹。”

    这时,二殿楚江王道:“实力相当,又有江湖霸主这样的地位作为诱饵,的确可以聚齐一帮乌合之众了。”

    阎罗王道:“实际上这样的动机驱使,还并不足以让那些有野心的门派动摇。因为当时多林虽然实力强,人数多,但却是临时组建起来的,门派与门派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并没有足够的信任。所以单单是这样的话,想要打败少林,将少林取而代之,还是万万不能的。”

    楚江王问道:“那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将这些人吸引到一起,并且让他们有勇气和少林去分庭抗礼呢”

    “是一本书。”回答这个问题的是秦广王,秦广王道:“其实当时江湖上几乎所有的门派,都接到了乌云的邀请,但是真正加入乌云这个组织的,只有其中的一部分人。”

    阎罗王纠正道:“确切的说,是一类人。”

    在这个世界上,给人来做出分类的法子,有好多种。有人按照肤色划分,分为黄种人、白种人还有黑人;也有人按照地域划分,分为中国人、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等等;还有人用更简单更原始的法子将人用性别划分,分为男人和女人。

    我们今天要讲的分类依据,并不是上面所讲的任何一种。

    我们今天所讲的分类,一类人是知恩图报的人,他们不害怕挑战,不害怕战争,也不害怕失败,但是他们知善恶,明事理,唯有德者马首是瞻。

    而另一类人,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望,胜过了一切。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才不会去管什么善与恶,是与非,只要对自身有利,他们就义无反顾。

    阎罗王接着道:“加入乌云这个组织的人,就是另一类人。就是这些自私至极的人。这些人有的是一整个帮派全部加入乌云,也有些悄悄逃离帮派的野心勃勃者,或者是江湖一些个臭名昭著的独行盗。”

    秦广王补充道:“这些人虽然来历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他们的做人准则当中,只要有利于自己,就不会顾忌他人,不会在乎道义。”

    楚江王问到:“那这本书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够让这些人迈出这一步呢”

    秦广王答道:“因为这本书,和少林的十二怪经一样,也是一部史上稀有的秘法。”

    这时,三殿宋帝王忽然问道:“那这么说,这部密法是乌云带入江湖的了。”

    秦广王答道:“嗯,是的。”

    宋帝王问道:“既然是一部秘法,那乌云有怎么舍得将之分享给他人呢而且,既然是秘法,想必也和十二怪经差不多,即便是有了那秘法,又怎么能够轻而易举的练成呢”

    听到这里,秦广王笑着摇头道:“老三,这你就想错了。首先,这部秘法的名字叫做十三大阳法,和那十二怪经一样,这十三大阳法分为十三卷。在乌云发出的邀请函当中,就已经附赠了这十三大阳法的前十二卷经书。”

    “其次,这十三大阳法与那十二怪经不同,修炼起来走火入魔的概率极低,而且只要你有一定的武学根基,就能够很快的将这前十二卷大阳法修炼完成,并且自己的武功也能够获得相当大程度的提升。”

    秦广王讲到这里,阎罗王不由感叹道:“这样的一部经书,其实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诱惑。因而当一些人修炼完这前十二卷经书之后,就自然而然的对那最后一卷经书趋之若鹜了。”

    楚江王道:“这最后一部经书,想必就没有那么容易得到了。”

    秦广王点头道:“当时很多人觉得自己差一步就可以登峰造极,当然舍不得错过这么好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